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在每个人都能发光的自媒体时代,黑暗仍在负隅顽抗

在每个人都能发光的自媒体时代,黑暗仍在负隅顽抗

2023-05-10 14:56:27

最近大家应该都关注到了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当事人3月26日在学校跳楼。他的姐姐随后公开资料,认为陶崇园的导师对陶的长期压迫是悲剧发生的关键。


但是武汉理工大学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调查结果。我们看到的就是不断有新的文章和讨论出来,短时间阅读量暴涨,但很又快被删除。


4月8日给出的调查结果也显得差强人意,只认为导师王攀和陶崇园之间存在与科研无关的认义父子关系的情况。调查对其他指认都没有认可,即使有详细的聊天记录曝光的情况下。


反倒是陶崇园的姐姐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1


作为权益受到损害的个体,陶崇园事件并不是个例。


仅仅在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就有如下几例:


六六投诉京东售假

乘客投诉滴滴司机性骚扰

用户投诉携程高价退票

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

北大原教授被指控


相信大家的朋友圈近期常被这些文章刷屏。


案例也包括我写的关于蓝色光标的文章。作为蓝标事件的当事人和上述这几个例子的旁观者,我很少能从这些个体的对立面——大的企业和机构第一时间的反应中,感受到真诚和善意。


仔细看看这些案例都有一些共同点:


除了六六外,其他发声的自媒体都是素人;

对立方基本都是某种权威,如大的机构和有优势地位的个体;

当事人基本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诉诸自媒体的形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新的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方式正在形成,关注这些事件的每一个个体,我们既是条件,也是结果。


,往往会促使事件的合理解决。上述这些案例中,虽然过程多有曲折,但京东、滴滴和携程都已经致歉,并表示会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2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样一种传播的合理性,认为大多数事情可以在私下进行解决,。


但我认为这个观点有几个地方站不住脚。


一是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基本都是走投无路的情况,比如我第二次写文章控诉蓝色光标,也是在屡次和对方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才艰难做出的决定;第三点是公众的关注,往往有利于事件的解决,更能够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有很好的外部性。


3


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其中,我看到了一个趋势和一种结果。


趋势是去中心化。


最近在学习一些区块链的内容,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去中心化。


这里先说明一下什么叫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如下图。

(从左至右分别是中心化,去中心化和分布式)


中心化,可以理解为所有信息来自于特定中心;而在去中心化的状态下,信息来自多个个体,每个个体都有可能传播信息。


自媒体其实也是一种去中心化,每个个体都可以发出声音。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中心化的,这种传播方式逐渐被新媒体、自媒体为主的新的传播方式所取代。


这种趋势,势不可挡。


但是大部分企业和机构还在中心化的思维之中。


。在这种观点下,事实和真相往往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的利益,相应地,个体的利益、真诚的态度和事实真相就被抛之脑后了。


但事实我们也能察觉到,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如某校采取的大范围投诉删帖的方式来处理舆情危机,得到的结果却是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且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非常令人反感。


4


结果是对社会问题更广泛的关注和解决,让阳光照进各个角落。


媒体的一个重要的职责在与暴露社会问题,促使问题得到解决。比如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在社会的关注下,一步一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只不过是,这种优化的方式,在从媒体向新媒体和自媒体转移。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关注的内容更加广泛,公众监督会更加完善,对相应社会问题的关注也会更加全面。


最近把黑客帝国又看了一遍,很有启发。


之前看的时候,看到的都是男主如何战胜反派,拯救了人类。


这一次有不同的体会。电影中母体(Marix)是一个程序,这个程序中存在一些变量和漏洞,以男主角尼奥为代表。


我们潜意识会觉得这些变量和漏洞会对母体产生伤害,但却忽视了他们也是母体升级的基本动力。


尼奥这样的救世主在母体中出现了6次,但前几次都被母体给同化了,只有在第六次,拯救了人类,实现了人类和机器文明的共存。


每一个站出来愿意面对这些不公正现象的个体,对于母体,对于权威来说,就是一个类似于尼奥的bug,大部分时候我们难以撼动些什么。


但正是因为这类声音的存在,能够让母体进行升级,减少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


自媒体传播极大地帮助了这些个体,让他们的声音有机会被更多人听到,让大家对具体事件形成关注。


5


最后,我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危机公关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在我看来,上述提到的大部分事件,从危机公关的角度来说,都比较失败。


面对个体的声音,相关组织首先要真诚,客观地给出一个说法,能积极反思自己的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尽量不要摆出傲慢的姿态,去激化矛盾。


这里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京东的例子。


这次京东售假事件,首先是六六发文控诉。京东方面立即给予了回应,做到了及时。但是对于六六的指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并指出六六是恶意诋毁,表示要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的权益。


,更多的证据被披露出来。京东方面的态度也来了个大反转,向六六道歉。结结实实地打了自己的脸。


另一个是顺丰的例子。


17年6月,一篇名为《致王卫先生:顺丰偷走了我的客户》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作者控诉顺丰在给他提供服务时,通过在快递包装上贴顺丰生鲜二维码的方式,偷走了他的客户。作者经营的业务受此影响,低谷期发货量只有之前的10%。


很快,顺丰方面对此事做了回复,CEO王卫态度诚恳,积极认错,表明已经销毁所有的纸贴,并愿意协商赔偿商家的损失。同时表示,这是由于顺丰内部管理不严,向社会致歉。


两个事情,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面对危机,两个企业给公众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售假卖假并拒不认错;另一个则是敢于担当,成功专“危”为“机”。


,除了事情本身,更重要的就是涉事组织的姿态。想通过简单掩盖事实,阻断传播,构建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来处理危机,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显然是行不通了。


阳光照进去的地方,有很多双眼睛在关注。


-------------------分界线-------------------


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每个公司,每个机构都可能面对这类危机。企业即媒体,企业以何种姿态面对危机,面对公众,很很值思考。


说给蓝色光标的话,一样说给其他朋友:真诚而非算计,实事求是而非强词夺理,正面回应而非顾左右而言他,解决问题重塑信任而不是简单掩盖问题。


京东也好,蓝标也罢,北大也好,武汉理工也罢,面对公众,首先应该需要的是给出真诚的态度,给公众一个说法。


持续对上述事件保持关注,相信我们的关注是有力量的。大家有什么观点,可以留言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