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那些拿到钱的自媒体,看他们怎么变现

那些拿到钱的自媒体,看他们怎么变现

2023-05-10 14:56:27


文/B12团队 仇蝶


挥舞着钞票大喊“买买买”的财经大叔吴晓波,自己先被人买了。今天中午,他创办的传媒公司“蓝狮子”,获准挂牌新三板。


这只以传媒为概念的公司,被打包上市的资产,最受关注的,无疑是创建刚满一年的财经自媒体“吴晓波频道”。2014年“吴晓波频道” 诞生,不到一年快速实现盈利,强势扭转了蓝狮子的盈利结构,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也给蓝狮子贴上了新媒体的资本标签。


这无疑将给新媒体从业者又打上一针鸡血。今年以来,吴晓波大叔发起的狮享家新媒体投资基金,已经投资了一大波主打内容的新媒体项目。


现在大叔有了钱,一大波自媒体从业者或许又将翘首以盼:下一个,大叔,你还买吗?


那些被资本彩蛋砸中的自媒体们


之前在电脑前码字的自媒体从业者,或许不用再躲在幕后唏嘘内容不值钱了,向来嗅觉灵敏的资本已经找上门。最近几个月,过去冷清清的自媒体早已变成了香饽饽,投资人频频抛(投)媚(钱)眼(去)。


仅十月份就又有两家自媒体创业项目拿到融资了。最新的一个是在10月28号,一个叫“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公号拿到了300万投资,这个只有两位畅销书作家李筱懿和搭档陶妍妍运营的自媒体估值3000万。据悉,除了文字,李筱懿和她的团队将涉足于音频和视频产品的开发,其中音频方面已经与喜马拉雅FM签订合作协议;而视频方面,它将加盟吴晓波投资自媒体矩阵,还会参与到爱奇艺合作的“大头频道”。如此看来,一个自媒体IP已经呼之欲出了。


而吴晓波牵头成立的狮享家新媒体投资基金要属这波投资潮里最活跃的一个,频频出手:


餐饮老板内参:2000万

酒业家:1000万

十点读书:300万

12缸汽车:数千万


另一个是在微信公号里坚持每天60秒、把社群经济玩出新高度的罗辑思维,10月20日宣布完成了B轮融资,虽然具体金额未透露,但13.2亿人民币的估值着实震惊了不少人。要知道,一年前,它的品牌估值才1亿左右,一年时间翻了13倍。


正是这几笔集中的投资,把自媒体投资的潮头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主打纯内容生产的大象公会也拿到了A轮融资,具体金额黄章晋没有透露。


新榜,一个移动端新媒体全平台数据机构,也在9月份拿到了2020万A轮融资,目前估值2.2亿人民币。这也是众多媒体人出来创业,唯一个做产品而不是切内容的项目。



如果你以为这些偶然的投资个案,那就大错特错了。国外的谷歌和Facebook早就开始行动了。谷歌想利用自己的搜索技术,以改变新闻生产方式的形式去渗透到内容生产环节中去。


Facebook也没闲着,先是在2014年2月创建了一个叫Paper的APP内容聚合平台,雇佣了一批编辑专职负责组织内容,。VICE先后拿到了传媒集团WPP和时代华纳集团的投资,现在估值已经超过20亿美元了。


向来擅长向国外学习的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国内的BAT之一的阿里更是动作不停,就是资本寒冬也无法阻挡其继续投资的步伐。10月28日,阿里与四川日报集团正式宣布成立“封面传媒”,携手打造“个性化定制”的移动媒体平台。从2013年收购新浪到后来成为文化传媒中国,从入股华数到收购优酷土豆,再到最近的子公司蚂蚁战略投资创业投资媒体36氪,以及最新的封面传媒。两年多时间,阿里不断通过并购、合作、投资等方式向传媒行业渗透。


说是疯狂也好,野心也罢,其强势布局正在慢慢浮出水面,打造传媒帝国的想法已昭然若揭。这股内容投资热是不是意味着重估内容价值的时代来就此来了?


资本不是无缘无故向自媒体示爱的


众多以内容起家的自媒体在2013年的增长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疯狂。罗辑思维在年底一亿多的估值给2014年定下了一个基调:自媒体全面商业化时代开始了。意气风发的自媒体人们,俨然一副“枪已经上了膛,给我一颗资本的子弹,就可以翻江倒海!”的豪情。


资本天性是逐利的,对于内容,终于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了。自媒体联盟WeMedia的天使投资人、金种子基金合伙人雷中辉直言:高估值的直接原因是其变现模式清晰“媒体+社群+电商”。从酒业家、到餐饮老板内参、到十二缸汽车,这些都是垂直领域下的细分行业,而依靠内容圈住的用户可以在后续的产业布局中发挥持久的消费力。


狮享家基金之所以这么集中地投资新媒体就是看到了其背后的人群价值。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内容找到精准用户,建立起“直连”的关系。看我们内容的人不再是读者,而是跟我们有关系的人。忠诚度显然要比热闹度值钱,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用户显然要比影响十万不相干的用户有价值。这也是罗辑思维被资本看好的原因所在,背后有足够多有关联、有粘性的死忠粉。


在跟投资人聊他们会愿意投哪些类型的自媒体时,他们一致认为光有微(内)信(容)不行,得有立体式的布局,数据、盈利模式、发展前景都要看,要能够实现公司化运作。酒业家的微信公号只有十几万粉丝,估值5000万;餐饮老板内参,30多万粉丝,估值1亿。虽然资本市场泡沫多,向来理性的投资人还不至于这么任性撒钱。


对投资人而言,粉丝数多少只是其中的一个衡量标准,影响力才是那个更重要的参数。而且如果在酒业、餐饮业能影响到供应链,那就不再是内容的生意了。毕竟,内容只是让用户产生黏性的一个基础,内容之外的东西才是更有价值的。当然这个前提就是你得先把内容的牌子做大,当你的内容能够影响相应细分领域有影响力的那拨人时,你离变现也就不远了。


在这波拿钱的自媒体中,新榜是一个例外。因为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选择在微信、微博和其他第三方平台上发展,而不是马上开始开发App,这种模式下就必然需要一个中立权威的数据平台。新榜创始人徐达内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直接做起了全平台数据监测。新榜目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盈利:首先,增值服务,比如成立子公司博选优采,做媒介执行;其次,通过渠道评估,排除有造假前科的公众号;最后,通过为媒体主创造更多的变现模式。


吴晓波本人便在公开的媒体采访中多次表示,他只投垂直门类的第一第二名。“对于一个公众号来说,要在自己的垂直领域有很强的渗透能力,能打通产业链,聚拢各个环节的人,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投资是要追求回报的,不可能一直烧钱。如果只是粉丝量很大,但变现模型不清晰,我也不会考虑。”


经纬创投合伙人曹国熊(也是狮享家新媒体基金的合伙人之一)认为面向未来的媒体组织将是基于专业、融于社交,多媒交融。“拿巴九灵新媒体来说吧,它抓住“时间窗口”,聚焦于泛财经领域,以名人战略和专业化重度垂直为模式,形成“公号+视频+O2O”的融媒体矩阵。”


那些拿到钱的自媒体,起步之初就想好了商业变现之路


细数这些拿到钱活得相对滋润的自媒体创业项目,还是能从中看到一些相似点的。


首先,几乎清一色的前媒体人属性。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是前《外滩画报》执行总编辑(此杂志广告年收入1.5亿)。罗振宇曾担任《对话》等电视节目主持人,08年从央视辞职,2012年和申音一起创办了罗辑思维。2007年徐达内从东方早报副总编的离职后,做起了EG365数据可视化项目,后来专注做“徐达内.COM”旗下系列的政经信息产品,期间在FT中文网还开设了媒体札记专栏。先后担任网易新闻中心副总监、《凤凰周刊》执行主编的等媒体职务的黄章晋,2013年蜜月回来后在北京创办了《大象公会》,说要做些有产品有气质的原创。这些自带光环的「前X媒体」PGC内容生产者们,在原先的生产模式下玩腻了,纷纷想借助移动互联网玩些新花样。


其次,都是基于之前已关注领域的垂直细分行业进行创业试水。2013年初,曾在搜狐汽车频道任职的李颖,在创业屡次失败的两年之后,决定重新回归汽车行业,“12缸汽车网”由此而生。在深谙时尚与文化品味的徐沪生的带领下,一条视频专注生活、潮流、文艺领域。徐达内团队抢先做“微信排行榜”这件事,并非偶然。虽然是媒体人出身,徐达内早在2007年就跑出来创业了,而且一做就是“数据可视化”的前瞻性技术项目,不仅实现了财务自由,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团队基础。这次新榜的创业可以说调用了他先前从工作到创业积累的所有资源。


最后,创业之初就开始规划商业出路。“与其说我是一个文化人,倒不如说我是个生意人。”徐达内这样的自我评价与罗振宇“赚钱不可耻”的理念其实是相通的。他们已经意识到内容本身是不足以支撑整个创业的,内容只是他们找到用户,打开市场的工具,必须找到可行的商业出路才能活下去。同样是做内容,专注于生活、潮流、文化领域的一条视频想要成为连接中国最好设计师和普通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未来“内容级别”的广告也许会成为“一条视频”的一个品牌标签。餐饮老板内参是以媒体为中心,打造餐饮及其产业链高价值用户的入口,同时搭建社交和服务平台。


不过,罗辑思维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首先罗振宇个人的品牌效应和商业运作能力便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他从一开始就把自媒体当成产品在做,他的用户很精准,商业化的途径是早就规划好的东西。罗振宇一直试图让公众了解自己买卖人的身份,为此他还专门录了一期视频节目:「认钱不认人」系统地为自己的行为「正名」。他跟一大帮内容创作者说,“挣钱不丢人,各位把自己的根系扎到真实的交易当中吧,去卖货。”事实上,吴晓波同样希望在卖货之路上走得更远一些。甚至,是否具备电商属性,是他投资一些微信公众号的重要考量。


自媒体创业,「扎准」垂直领域做到极致还是有机会的


如果说,以前自媒体人是靠“卖字吃饭”不知道用户在哪里,现在借助社交平台,他们不仅知道用户在哪里,还能聚集这群人做更多的事情。有了用户起家,再做产品或是另谋其他出路也就不那么难了。


目前来看,自媒体商业化无非两种方式:要么做to B的服务,要么做to C的服务。比如金错刀,他去给公司做培训,这是to B的服务,比如买书或是其他形式的产品给用户,就是to C的服务。


未来美食、旅游、时尚、综艺、体育、财经等细分领域,只要选择一个行业去切,做到细分领域极致,就能稳稳把握住这波人,形成人群效应,进而通过这群人去渗透到产业中去谋划其他的事情。“自媒体想要持续发展下去转型是必然趋势,内容本身有价值会吸附内容,但要想实现商业化发展必须与用户建立落地的强关系。”盈动资本创始合伙人项建标(大象)在被问及自媒体未来转型出路时这样说道。


在一片唱衰媒体的唏嘘声中,网易前总编辑陈峰,一个做了多年PGC内容的资深媒体人现在出来做了个社交内容媒体,他说单纯做内容太无聊,但一句“当下不一定是媒体的好时代,但一定是媒体人的新时代,尤其是之前做内容出身的媒体人,机会会越来越多。”足以证明他对内容生产者的看好。如果说陈峰说得比较含蓄,那魏武挥显然更直接:基于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


9月9号,曾经的央视一姐张泉灵也出来创业了,拉了一帮牛人(经纬的张颖、真格的徐小平、罗振宇、李学凌、姚劲波等人)成立了紫牛基金,这支基金与吴晓波的狮享家类似,都是专注于早期创投。目前已经出手的三个项目都是内容相关的。内容创业者们,好像又多了个有钱有势的金主。


风起了,资本也开始涌动了,你准备好了吗?


附近期融资自媒体盘点:





- 20151105 No.992 -

| 回复"目录"查看B12往期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