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中欧EMBA自媒体大赛丨那些感动我的互联网思维

中欧EMBA自媒体大赛丨那些感动我的互联网思维

2023-05-10 14:56:27


文/李熠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3级EMBA学生
我来自传统汽车产业。不仅如此,我还在传统产业里从事着一项几百年来以传统和保守著称的职业。我知道在公司里,你们绝大多数人不会喜欢我的存在,在很多人的眼里,我是传统和保守的象征,我是时不时的要在关键时刻说令你们扫兴的“NO”的人,否定你们异想天开的主意,拽着你们回到正轨。你们猜到我是谁了吗?是的,我是一家国际汽车品牌在中国区General Counsel(总法律顾问),简称GC。


我的每天的形象是这个样子的(见下图)。但传统和保守的象征,并不意味着我不接受新事物;事实上,我对新事物非常关注。和大多数人女性一样,我会网络购物;我对众筹有所了解,最近我又研究上了金融P2P业务;我还知道大家都在创业时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问题……恩,我是想说,我也乐于接受新观点,我讨厌的是哗众取宠式的营销噱头,我需要的是能说服我的、听上去合乎逻辑的观点,或者说新思维方式。那些能说服我的,我将悦而纳之。



在听过了中欧同窗们各式各样关于互联网思维说的神乎其神的说法后,我的结论是他们在意的是互联网的出现带来的商机,让他们感到兴奋的是似乎所有行业都可以用互联网来革命了。 “革命”!这个词显然比“颠覆”更容易表达出腥风血雨的气息,大家都显得格外兴奋。

但是“互联网思维=革命=颠覆”这个说法真的成立吗?如果成立,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呢?“去中介化”、“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降低成本”、“免费”,难道除了这些令人绚晕、呼吸困难的现象之外,就没有人能揭开现象告诉我们“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吗?

(一)关于精益创业

“DUANG”!伴随着中欧李善友教授的出场声,当“认知”、“连接”、“自组织”这三个核心词汇不停交替着高频率的出现时,用醍醐灌顶来形容当时的感受也不为过。

由于已经做到了法律业我能做到的最高职位,几年前我开始思考我的下一步,于是考虑到了自己转型创业的可能性。结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经过和同学们的不断头脑风暴,我的创业方案渐渐的清晰,定位在法务相关的管理咨询和法学院学生的职业发展咨询,希望最终通过王钢教授的双轮理论,在两个咨询模块之间建立起桥梁打通连接,形成一个新兴产业。

当我越想越兴奋,并试图把此方案用商业计划书的格式固定下来的过程中,我忽然发现我的方案的基础假设并不可靠。所有的关于市场、关于需求、关于未来都是假设的,商业模式也是基于假设;如果我的假设的出发点和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那么当我把自以为完美产品推给市场时,岂不是将以失败而告终?想到这儿我不仅出了一身冷汗。

冷静下来想想,我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我思考了下,直觉告诉我应该先放弃求大求全,成体系的做出一个方案来的想法。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把我的想法中的某一个推下市场,试下市场的反应,如果不好,可以及时调整方向。这样试错的方式也许不时最完美的,但至少可以用有限的咨询去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而且迅速的从市场检验中得到反馈,去验证想法并调整方向。我觉得保持灵活性和开放性是必要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变的,我计划中的商业模式、包括我,都需要根据市场的反应去调整,找到一条真是存在的生存之路来。我忽然觉得那个臆想中的宏伟创业计划很“假、大、空”,是多么的不接地气。

老李飞刀说“不要相信没有经过用户测试的市场调查。”更何况我连市场调查也没有做。老李的建议是:“一下子做出个大的出来,又没有用都不知道,还不如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这个建议也和我的直觉不谋而合。“Fail cheap, fail fast!”有了老师的精益创业的理论支撑,我觉得一下子又底气多了,又找到了方向感。

(二)关于连接和社群粉丝理论

课程过半时,老李飞刀就提到了以关系论位基础的互联网思维的另外一个特征:粉丝+社群。我脑子里自然而然的就冒出了十六年前在BBS把一个小组从无人问津没几张贴聚人气到有一万多张贴人气盎然的情形。我有自己的粉丝,铁粉,还有至今还在关注我的超级铁粉,一呼百应,一年多后为了专心考研,我带着“拓荒的Cinderella”称号卸任版主。这么想想,本姑娘当年也是纵横江湖许多年的人。但如果回想当时为什么能成功建立起以一个具有相当黏度的社群,我个人主要因为当时的出发点纯粹为了好玩,不求名利,倒轻松成功。但老李飞刀的社群和粉丝理论,如果像现在我们能见到的许多企业一样,为商业利益出发而建社群,靠送钱送东西拉拢人气,我个人倒觉得恐怕不易成功,“好玩”vs.“获利”?不同初心,自然结不同的果。

我做法务咨询,想成功除了有好产品外,营销上自然也是离不开造势和粉丝的。初步的想法是打算是通过写文章、培训课程分享、组织线下活动、出书等方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粉丝群。但我始终认为粉丝是因为共同的爱好或兴趣而形成的群体,用商业利益而非兴趣点把人群联系在一起,他(她)们真的回成为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粉丝群吗?由于老李飞刀的第一天课上并没有提到商业化的社群好不好的问题,晚上下课回酒店,我就把我的这条感想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做了分享,心里有疑问记了下来,准备找机会请教老李飞刀。

第二天上课,还没等我咨询,老李就提醒我们说,社群不要太功利化、太商业化,否则那只能叫“一丘之貉”和粉丝的概念还差十万八千里呢。粉丝是什么?是能为你打架、无条件支持你的类似家人的群体。家人怎么是能用钱收买的呢?他们喜欢你也许是因为你的某些特质,力挺你也许是在你的成长经历中见到了他们自己的身影,无论是什么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这种关系的建立是无法单纯用钱来收买的。老李更是进一步提到,如果你有铁粉、甚至脑残粉,这些弱关系带来的跨社群连接效应的战斗力和影响力是无穷的。听了老李一席话,除了验证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疑问,心里顿时也清澈了许多。

(三)关于梦想赞助商

老李飞刀上课放了一段小米手机为了它的前一百名铁粉做的纪念片,当“梦想赞助商”这几个字打出来的时候,我被touched得不由自主的在课上抹眼泪。我想起了我的考研往事,这曾是我无法企及的梦想。工作八年后大专身份跨专业考研,加上当时工作多金,前途也光明,10有9.5个不赞成我做这事。第一次考,当头一棒英语太差,第二年考差7分,直到第三年,当我都绝望了准备安心找工作时,我却发现我的分已过清华录取线了,居然成功了。中间工作辞过3次,放弃过200多人制造厂经营副总的任命,干过英语培训讲师工作,生活在为梦想而奋斗又见不到希望的挣扎状态中。但也有少数人支持我,帮我找安静的地方住,给我邮寄书和教材,定期不定期打长途电话给我最新考研信息,复习晚了拉我吃夜宵开解我鼓励我,尤其是考到第三年,我都几乎失去信心时依然坚定的支持我,难能可贵。今天这个影片让我想起了我当初的梦想赞助者们,这十六年法律梦,感谢你们最初情谊无价的帮助,千山万水也无法阻挡我感恩的心。

到如今混迹跨国公司担任高官,在外人看来也算功成名就。为梦想即将转身重头开始,多年潜心打造的事业天地又将归零,我需要坚持自己的初心,需要奋斗拼搏,我更想念我曾经的梦想赞助者们,这一次曾经的你们仍将与我同行吗?如今的你们又在哪里等陪伴我呢?

所幸的是,我有了中欧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们,有了像老李飞刀、龚焱这样关心创业者、热心创业教育的教授,有你们陪伴、鼓励、引领,创业路的路永远不会孤单,四十也可以重头再来。

中欧EMBA自媒体大赛

这是面向所有中欧2013级EMBA学生发起的自媒体评比活动,结合李善友教授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式创新课程,希望同学们带着理性和怀疑去思考教授的观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