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数字无限 | 浅议区块链技术在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中的应用

数字无限 | 浅议区块链技术在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中的应用

2023-05-10 14:56:27

  • 本文刊载于《科技与出版》2017年第6期P76-79

  • 如果您喜欢,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订购我刊,邮发代号:82-655

摘  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出版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图书著作权保护领域也出现不少发展契机和系列问题,区块链技术便是其一。文章对区块链技术特性进行了总结,将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时间戳和智能合约4 个技术特点与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探讨其在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中的应用,并对后续的应用、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区块链;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应用


对于出版行业,区块链或许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事实上,区块链技术已在许多行业风靡全球,2016 年即被称为“区块链”元年。面对这一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新技术,工信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各省市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发布文件(2016 年10 月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编写《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的白皮书》、2016 年底贵州省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提供政策支持、成立联盟(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研究机构(青岛区块链研究院)等方式大力推进其发展和应用。


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是图书出版发行的重要环节,但目前面临许多问题,例如,①未经原创作者许可,擅自将数字作品转化为非数字作品;未经作者许可,将非正式发表的作品公开发表等侵权问题;②数字作品本身固有易破坏、易篡改的特点[1],加之部分数字作品为匿名发表,大量作品完成后并未进行公证等版权确认工作,;③传统图书的发行渠道仍以出版社-批发商-零售店-读者的渠道为主,环节多,效率低,给著作权流通造成系列问题[2]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图书出版行业也已引入一些先进技术和方法,集中于数字化和新媒体技术。例如,对网络中传播的数字作品进行版权保护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为了减少图书发行环节,出版商积极借助电商平台进行图书销售,但它们均为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单一性解决或改善方案。


区块链技术则有可能一次性克服上述所有问题。目前,该技术应用已延伸到金融科技、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与互联网应用、供应链管理、政府公共管理与社会治理、能源管理及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3],而在出版领域研究尚未深入,仅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提出了一些研究理论[4-6],距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距离。一方面,出版行业并未认识到此技术可能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另一方面,在经营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未做相应准备。本文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图书著作权的保护和交易应用中,分析如何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时间戳和智能合约等特性与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相结合,对这一新技术的新应用作初步探讨。


1  区块链技术简介 


1.1 区块链的定义


区块链概念首次由中本聪(Nakamoto)在2008年发表的《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一文中提出[7]。在该文中,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构建比特币数据结构与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它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其应用已延伸到各类价值和商品的交易、传输中[3]


通俗地讲,区块链技术就是记账模式的转变,例如,目前个人资金的账是银行在记,淘宝的数据是阿里巴巴在记,而区块链正是将这种单一记账模式转变为全民参与记账的模式。任意接入区块链网络的设备都可以参与记账,并由系统定期进行评判,将这段时间内记得最好的设备记的内容添加到账本中,并发送给网络中其他的设备,这样每个设备都得到了一本完整的账本,即完整的数据库。简单来说,区块链克服了人们之间交易的信任问题,好比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一个安全可信的保险箱,可以让互不信任的人,在没有权威中间机构的参与下,放心地进行信息互换与价值互换。


1.2 区块链的主要特征


从区块链的定义可知,区块链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各种技术的应用综合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时间戳和智能合约等特点。


(1)去中心化。区块链为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的存储设备,每个节点都保存有完整的数据库拷贝,全网节点的权利和义务均等,系统中的数据由全网中的节点采用点对点传输,共同存储、更新和维护[8];因此,与传统中心化的网络相比,不存在单个中心被攻击,整个网络数据都被破坏的缺点。


(2)不可篡改。区块链系统中新生成的数据区块,均需要全网中其他节点的核对,并得到超过系统中多数节点的批准,才会添加到区块链,同时,数据一经添加,将永久保存,无法更改。因此,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0%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的修改是无效的[9]


(3)时间戳。区块链将一段时间内生成的数据打包成一个区块,盖上时间戳,与上一个区块通过加密算法链接在一起,下一个区块的页首又包含了上一个区块的索引数据,然后再在本页中写入新的信息,从而形成新的区块,首尾相连,最终形成了区块链[10]


(4)智能合约。密码学家尼克• 萨博在1995年首次提出了智能合约这一术语,并在1997 年的发文中对智能合约进行了详细阐述,即“智能合约是基于法律、经济的原则和可靠安全的协议,将合同和计算机结合起来,由计算机自动执行”[11]。这个概念可概括为:根据法律、金融、道德等社会准则,编写一段由计算机自动进行判断和执行的程序,可以替代现实中的合约,来执行例如支付款、房屋买卖等合约双方的交易行为。这段程序可以自动运行和维护。智能合约被广泛认为是区块链2.0 技术的基本特征[3]


2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中的应用 



伴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图书著作权的保护和交易环节中面临着著作权不易确认、著作权交易中间环节多等问题。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图书著作权的保护和交易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将结合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具体阐述。


2.1 加强著作权保护,实现版权的及时确认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也就是说著作权的产生是以作品完成之日起开始的。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著作权人往往需要对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确认著作权,才能明确对著作权的归属。然而,版权登记过程繁杂,成本高,耗时长,同时版权登记机构做形式审查,当出现版权纠纷时,版权登记提供法律支撑力度有限[6],所以存在大量未进行版权登记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未经著作权人允许而发表或出版,就会因著作权归属及相关利益的分配而产生一系列的法律纠纷和矛盾。


区块链因其去中心化、时间戳和不可篡改性特性,区块链系统成为一个高度安全、公证可信的证明系统,用于著作权登记,可替代传统的版权登记的著作权确认方式,对著作权进行公证;并且,区块链系统中的任何节点都可以完成著作权的上传和保存,实现版权的及时确认。相较于传统的公证方式,这一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著作权登记的难度,提高了著作权确认的效率;同时,传统的版权登记需登记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而用区块链进行登记的费用将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区块链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版权认证系统。


2.2 加快著作权流通,提高发行收益率


现阶段图书的发行渠道还是以出版社- 批发商- 零售店- 读者的渠道为主,这种渠道在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前提下,也存在着各个环节模式化,可供分配的价值空间小以及环节众多,导致运营效率下降等问题[2]。同时,不同出版和发行机构,都拥有自己的一套发行系统,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出版社发行渠道不同,图书的受众群体不同,覆盖面小的问题。


与传统的著作权交易相比,采用区块链系统的图书著作权交易系统,因采用点对点传输的方式,减少了出版发行的中间环节,加快了著作权的流通速度;同时,区块链节点向全网所有节点进行广播,提高了图书发行的覆盖面。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加快图书发行速度,提高发行覆盖广度,进而加快图书著作权的流通速度,提高收益率。


2.3 助力著作权精准交易,实现作者、著作权人共赢


目前图书的发行和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电子图书或纸质图书,都是以整本定价进行交易发行,这种形式存在一个问题:整本图书的定价高于特定文字、图片或图表的价格,因此购买整本图书提高了读者对特定文字、图片或图表需求的花费,降低图书购买意愿和图书销量,进而影响著作权人的实际收益。


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利用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跟踪的特性,在区块链的脚本上用编程的方式编写特定的交易规则。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将图书的著作权精确划分,使用者可针对图书的具体内容,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跟踪的特性,直接由使用者付费给相应的著作权人。这样既可以减少使用者在著作权使用上的费用,促进著作权的流通;又实现了著作权的精确付费,维护了著作权人的权益。


3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观念上积极转变,高度重视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数据存证等领域已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而在图书出版领域却相对滞后。可以说,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对现实世界进行了一次解构,尔后再进行重构。具体到出版行业,即,以出版机构为中心的单一中心结构极有可能被区块链技术这一去中心化的结构所取代,如果图书出版行业被动等待新技术革命,不对这一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将现有的出版、发行结构重新整合,寻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出版、发行新模式,很可能陷入被动局面。这一点涉及观念上的颠覆和转变,难度较大且非一日之功,但若能抓住先机,便能先破而立,开创发展新局面。自2016 年区块链技术在中国蓬勃发展以来,航空知识杂志社密切追踪,探索将此技术应用于版权保护、盈利渠道拓展、学术诚信建设、科研成果鉴定等方面的可行性,体现出对新技术的重视[12]


3.2 战略上加快部署,培养人才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图书出版行业要做好充分准备,着力培养能懂得新技术、运用新技术的复合型现代出版人才。一方面,需要对新技术保持敏感度,研究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冲击,寻求发展契机;另一方面,要吃透出版的方方面面,探讨新技术运用于出版行业的可行性。概括起来,现代出版从业人员既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又要“俯下身去,潜心钻研”,将出版专业知识和新技术应用提升到研究层面,系统挖掘,以点带面,全面发展。这一点也需要出版机构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谋划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的布局,将人才策略作为机构快速发展的“压舱石”,切实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导本单位出版人员将业务素养基础打好、打牢。


3.3 战术上深入探讨,加快实操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出版行业虽然具有诸多应用可能性,但目前为止,尚无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模型提出。就图书著作权的应用来说,出版人员应积极探讨在这方面的技术难题攻关,建立新的著作权交易方式、确权方式,尚且需要大量的人、财、力投入。


3.4 目标上需求导向,融合发展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著作权保护和交易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信息爆炸时代,读者的需求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的特征,这就要求出版从业人员深入分析、精准掌握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方能增强读者的黏性。然而,区块链技术目前尚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在后续的研究中,如能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技术体系应用到图书出版领域,则能加速该行业的发展。


4  结  语 


区块链技术已成为当今技术发展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各行各业在不断寻找与区块链的结合点,建立相关的应用模型,促进自身发展。本文结合区块链的某些技术特点,浅议了区块链在图书著作权确认、流通和精准交易3 个方面的应用,但其应用潜力显然不止于此。本研究仅为对此技术应用的初步探讨,在未来研究中还将进一步深入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图书出版乃至整个出版行业的应用,建立更多应用场景和模型,推动整个出版行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冯聪. 试论网络侵权案件的取证[J]. 信息网络安全,2008(12):65-67.

[2] 任飞. 中外图书发行渠道的比较与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7(12):164-165.

[3] 陈东敏. 世界因区块链而不同[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

[4] 吴健. 去中心化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初探[J]. 西部广播电视,2016(12):210-213.

[5] 李绍民,姚远. 区块链多媒体数据版权保护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2015,13(35):13.

[6] 吴健,高力,朱静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保护[J]. 广播电视信息,2016(7):60-62.

[7] Nakamoto S.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cash system[EB/OL]. [2017-05-29]. http://www.bitcoin.org/bitcoin.pdf.

[8] 李董,魏进武. 区块链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及挑战[J]. 电信科学,2016(12):20-25.

[9] 长铗,韩峰,杨涛,等. 区块链:从数字货币到信用社会[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4.

[10] 梅兰妮• 斯万. 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及导读[M]. 韩峰等,译. 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11] Szabo N. Formalizing and securing relationshipson public networks[J]. First Monday,1997,2(9).

[12] 刘德生,葛建平. 科技期刊与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J]. 科技与出版,2017(5):20-25.


作者单位

刘德生    葛建平    董宜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传媒集团,100083,北京


科技与出版

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投稿

请登陆我刊投稿平台http://www.kjycb.com

订阅&合作

订阅杂志:010-62770175转3411/3418

联络合作:010-62770175转3411-3415/3422


出版职业资格考试专刊改版啦!


2017年,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专刊全新改版——纸质专刊不再出版,而是推出出版职业资格考试在线评测课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也可以加入课程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