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自媒体在古代

自媒体在古代

2023-05-10 14:56:27


有时候会纳闷一个问题:古代没杂志,没收音机没电视,但消息传播怎么一点不受影响?

不管哪儿哪儿出来个牛人,谁谁谁干了啥大事,都传播的贼快。有个成语叫不胫而走,就用来形容消息虽然没长腿,但是滋溜一下就跑远了。而且信息辐射范围也广,属于全地图AOE,古代雪乡要是宰个客,三亚农家乐都可能受影响。

例如三国时期,张辽率领大军跟江东孙权部队爆发正面团,张辽方部队大获全胜,险些ACE敌军,史称合淝之战。自此,江东父老畏张辽如虎,小孩半夜哭闹不止,提一下张辽的名字,立马就止住了。

所以古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媒体渠道,但自媒体力量比现在强大的不是一点半点。厉害起来能唬得住不睡觉的小孩,镇得住想碰瓷的老人。

古代信息传播还有个好处是吹牛逼不用上税。

在《三国演义》里,水镜先生就摸着胡子,一脸深邃地对刘备说:卧龙凤雏,你只要招来一个,天下就是你的了。

后来的事实我们大家也都看到了,刘备是HR里的战斗机,把俩指点江山的能人都招来了,苦心经营的蜀地最后却被老曹家给攻破了。

在我们后人看吹牛逼是没跑了,不过这个牛逼坚持的够长,甚至把当事人都给熬死了。而且你得承认,古代人吹牛逼的文案真有两下子。

首先solgan朗朗上口,颇具洗脑艺术,念上半句下半句就直接从脑子里蹦出来,配上音乐都能跟着跳舞,还不觉得low;

再者抓住了刘备想匡扶汉室的心里,有的放矢,属于精准营销;

还下猛药,灌迷魂汤——你现在没枪没地盘没多少人不要紧,只要把诸葛亮和庞统招来一个,天下就是你的了~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说刘备,搁谁不是分分钟上钩。

有了成功案例,再经过人们口口相传,名人立马成为全民偶像,时尚教主,写篇文章分分钟十万赞。


而且古代人跟他们的作品死死相连,形成了名号或者象征。

比方说一提诗仙,立马想到李白;一提起易安居士,就能想到李清照,想起“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提菊花——虽然现在世道变了,但还是能记起陶渊明来的,对吧?

现在有这种影响力的人寥若晨星,影响力跟古代一比也明显不是一个段位。现在一提周星驰接班人随便数数也能找出十来个来,再好好数数就牛逼了,一个也找不出来。而苍老师的课件虽然影响不小,一来非我族类,二来圈子受众还是小了太多。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1. 古代媒体渠道太少,娱乐项目也不多。故事以传奇的方式传播的土壤够肥沃,毕竟现在人们能玩的东西这么多,八卦起来也不含糊;

  2. 文人雅士确实有真功夫,创作技能娴熟,不止能穿越地域限制进行燎原式传播,还能顺着时间安然无恙的流淌,渗进民族文化的骨子里。

  3. 虽然有过焚书坑儒,文字狱的形式,但一来文人基本不靠文字吃饭,二来官方机关枪也有视野盲区。所以很多文章都有骨头,能站起来,能跑。能跑的会更有生命力些。


当然,古代自媒体影响大,传播广,但也并非全都是好的。

首先,文化名人虽然很能带流量。不过,他们变现是个麻烦事。

给楼盘宝马站站台收个代言费不难,但名人骚客拉不下这个脸来;名儒大牛带货能力也不差,但卖土鸡蛋对他们来说太没有腔调。

这样一来,既不能做广告,又没法带货。所以,我们经常了解到文化名人往往才华横溢,却过得一贫如洗。

也不是全没好处,一块馒头吃三顿,牙缝里塞块肉丝能留着当夜宵,还坚持自己的骨气,不息创作的,他们的感悟应该会更深些,作品的寿命也会更长些。

还有就是传播渠道单一,主要靠人们口口相传。一不小心就演了义,成了野史。

所以,庞太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了一辈子,临末了倒成了奸臣的指挥官;和珅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是大臣里的颜值担当,后来竟成了方面大耳,脑满肠肥的傻蛋。

也是冤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