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自媒体时代著作权保护困境——以知乎诉微博用户侵权一案为例

自媒体时代著作权保护困境——以知乎诉微博用户侵权一案为例

2023-05-10 14:56:27

近年来,电子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以网络媒体、微博、微信和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自媒体。这不仅给报纸、杂志、广播、。网络的迅速与便捷导致社交网络环境下原创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件也在不断增多,文章以知乎诉微博用户侵权一案为例,对其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知乎平台中的知识问答作品具有传播迅速和复制容易等特点,不法分子侵权成本极低,。、,、,对推动网络文化建设事业具有现实意义。

定义

对于自媒体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出版的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 Media(自媒体)”进行了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我国学者目前也没有统一一个对于自媒体的定义,但是可以将大多数观点的核心概括为“所谓自媒体是指传播者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以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形式,将自主采集或把关过滤的内容传递给他人的个性化传播渠道,又称个人媒体或私媒体。”

在我国主要的自媒体平台有,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专栏,虎嗅网等。[1]

自媒体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显著特点就是平民化、自主化、准入门槛低,传播信息对称性较差、交互性强,传播快、复制快捷,自媒体表现形式多样化。[2]

案情梳理

自从2015年以来,一系列冒用知乎名义的微博营销账号,以文字、截图等形式,数以万篇计地转载知乎站内回答。大量内容未经授权。知乎在多次向微博投诉无效后,委托律师于2016年76日正式对侵权微博营销账号提起了诉讼。

这是互联网平台的第一案,该案经历了一年多的漫长取证后于201711214。法庭上被告大神说承认了自己的侵权行为,并向知乎及7名用户致歉,双方同意和解,但当庭还并未就和解方案达成一致。

分析

。虽然现在的知识问答行业中非法转载的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但是鲜有平台或者用户会提起诉讼。这是因为:

对于用户来说,

1.。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在知乎平台中做出的一些回答已经成为了一个《著作权》法上的客体,可以依据《著作权》法对此加以保护,。同样的甚至很多侵权的账户主体也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仅仅是盈利目的或是想要获得关注度。

2.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收集证据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去负担起诉

,。

3.诉讼也不能确保很高的胜诉率,。这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侵犯微博作品著作权的具体赔偿标准,这也与法律天然的滞后性有关。在目前的司法现状和诉讼实务中,。具体可概括为“损害赔偿三步走”计算法:首先,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数额;其次,若权利人实际损失难以确定时,可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计算具体金额;最后,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无法确定的,,在50万元以下金额内确定赔偿数额。也就是说,在前两种赔偿方式都无法计算出确切赔偿数额时,法律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的权力,这种法定赔偿方式为兜底赔偿方式。[3]

对于平台来说,

1.平台需要获得原作者的授权才能进行诉讼。按照知乎的用户协议,相关问答内容的版权属于用户,在没有获得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因此如何获得用户的授权就成为了平台起诉要面对的第一个门槛

2.要想赢得诉讼又要付出的极高的成本,一些公司不愿意付出这样的开支,一些公司还没有能力承担这样的开支,这就成为平台起诉要面对的第二个门槛,。

同样的,知乎的遭遇在知识问答行业并不罕见,百度知道、搜搜问问、新浪爱问、搜狗问答等知识问答平台上的很多优质内容都曾被转发到其他平台上,用来获取流量、粉丝甚至是谋取经济利益,涉嫌侵犯原作者的著作权,可能导致原作者潜在商业合作机会的流失。这对于平台和用户来说都是一种损失。用户收到了著作权的群反,而对于平台而言,也可能造成流量和用户的流失,甚至是经济损失等。,。

?这里我总结了以下五点原因。
  1.互联网取证困难。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和无形性,其取证相对于传统著作权侵权案件而言较为困难,而且容易被他人篡改。例如在本案中,首先要确定被告的真实身份,之后要进行侵权内容的公证,需要公证的侵权内容量巨大,如果全部打印可以填满一个10平米的房间,这就带来了极大的时间成本,虽然知乎放弃了传统的主页截屏取证方式,最后还是公证出了一个长达30小时56分钟的16秒的视频。

2.推进开庭艰难。互联网案件中网络属性导致的地区归属划分不清带来了一系列管辖权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本案中,两名被告长期多次的通过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方式将开庭时间一再延迟。导致整个案子在提起诉讼之后经历了1年多才第一次走上法庭。

3.原创问答是否构成作品难以判定。首先判断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内容是否构成一个《著作权法》上的作品是能否赢得诉讼的关键。一些法官和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方法,但是网络上言论形式复杂多样,如何建立一个公认的标准仍然是一个问题。本案中,知乎方面也表示此次代为提起诉讼的首批7位知乎用户,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发表在知乎上的内容都具有篇幅较长、有独创性、专业性强的特点。其次,传播权利扩大的导致著作权归属认定困难。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著作权人实现其著作权主体资格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发表作品和在作品上署名,也就是著作权主体所享有的两项人身权—发表权和署名权。而在自媒体时代这两项权利是最容易被侵犯的。在现实生活中转载自媒体作品却并不表明作品来源的并不罕见;有的转载者甚至在别人的作品里署上自己的名字,构成事实上的抄袭。这就给著作权主体的界定带来了很严重的困扰。[4]

4.侵权手段隐蔽,侵权主体不易认定。[5]

一般情况下,在提起诉讼时,侵权案件首先需要确定被告—侵权主体,但是在自媒体平台这个处于虚拟的网络社交环境里,并没有实行实名注册制,因此侵犯作品著作权的主体很难认定。在自媒体环境下,自媒体平台有着数以万计的用户,用户名千奇百怪并且可以随时注销,因此很难通过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查找到其真实的身份,收集到的侵权证据也无法确定侵权主体就是现实生活中对应的某个人,甚至无法分辨侵权主体是恶意侵权行为人,还是使用某款软件生成的僵尸用户,。本案中,知乎在起诉前也是通过多种方式才最终确定了“知乎大神”等账号背后的侵权主体,对此知乎法务团队花了近8个月时间

5.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没有典型案例

有关著作权保护的立法主要有基于传统媒体所制定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著作权法实施细则》《著作权法实施办法》《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行政处罚的实施办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另外是以《著作权法》为基础制定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基于网络传播媒体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法律位阶都比较低,有的法律规定甚至存在相互冲突,到目前为止自媒体相关的立法仍然是空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自媒体著作权难以得到完善的保护。[6]

在知识分享平台不断发展,自媒体正在形成潮流的当下,如何维护互联网上的原创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么知识问答平台和用户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认为一方面,在非常显著的位置标明该内容是否可以被转载,或者转载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另一方面,如果用户个人力量较为薄弱,,,又能引起业界的关注;再者,平台与用户加强合作,可通过技术手段筛选、排查网络上出现的内容被非法转载的情况,然后代用户与第三方交涉,。另外,国家也应加强自媒体著作权相关法律法规立法。[7]

参考文献

[1]申金霞.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探析[J]. 今传媒, 2012(9):94-96.

[2]李月红. 自媒体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 出版发行研究, 2015(10):71-73.

[3]任新宇. 社交网络环境下原创微博作品著作权保护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7(4).

[4]李月红. 自媒体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 出版发行研究, 2015(10):71-73.

[5]李月红. 自媒体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 出版发行研究, 2015(10):71-73.

[6]任晓阳. 微信公众号著作权保护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17(23).

[7]刘承涛. 微信公众平台著作侵权类型化分析及治理对策[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2):191-196.

图片来源  百    度

责任编辑  赵小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