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徐晨华:用产品思维做新媒体平台

徐晨华:用产品思维做新媒体平台

2023-05-10 14:56:27

国馆文化情怀定制


徐晨华:用产品思维做新媒体平台

“有车以后”创始人、前媒体人徐晨华,他曾在第一财经日报、新快报等媒体工作,27岁就做到了周刊部主任。2014年他创办“有车以后”汽车新媒体,至今已经获得4轮融资,聚集近5000万汽车垂直用户,目前在广告和电商等领域年营收已超两亿。

 

他说自己可能是做内容的团队中最重视产品的,“我非常喜欢丰田的一句话,‘销售的本质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做互联网产品也是一样”,他说,“要用产品的思维来做媒体,越是垂直的内容用户越活跃,刚需的东西永远有市场。”

 

采访过程中,他给人一种“活得明白”的感觉。他好像总是能抓住并利用新技术,对于如何发现高频刚需的用户痛点很有个人心得,对于“有车以后”的未来发展,他也有清晰长远的规划,“未来我们将去自媒体化,希望有车以后成为一家内容+数据+电商的公司。”



“销售的本质是提高客户满意度,

做互联网产品也一样”

Q

您选择创业的最大动因是什么?


徐晨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所处的传统媒体行业日渐式微,传统媒体人需要思考和转型。二是我当时判断在移动新媒体汽车平台领域里,做得好的寥寥无几,这意味着机会很大,如果全身心投入这个领域,很有可能改变传统汽车行业的销售模式。毕竟还年轻,还是希望折腾折腾,做点事。


Q

明明叫“有车以后”却干着 “有车以前”的事情,有什么故事分享?


徐晨华:说起来还挺有趣的,最早我们的商业计划是做一个汽车版的“春雨医生”APP,希望将全国4S店的修车师傅整合到一个平台中,解决用户在买车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个1.0版本的APP在2015年4月的时候就开发完成了,但在开发期间,我们做了“有车以后”微信公众号,组织了一群4S店的师傅和新媒体编辑,通过微信的多客服系统给粉丝提供问答服务,当时微信问答还是比较新颖的服务,于是快速吸引了大批粉丝。出乎意料的是,80%的粉丝来问买什么车,只有不到20%是有车以后的困扰。

 

互联网产品讲究的是高频刚需,用户对汽车资讯的高频刚需就集中在买车以前和买车后的半年之内。于是我们在15年6月做了一个坚定的转身,将已完成的1.0版APP废掉,重新开发2.0版本的“有车以后”,也就是决定做“有车以前”的导购资讯了。

 

Q

有车以后团队成立4年,目前平台用户(公众号、小程序、APP)数量近5000万,您认为发展得这么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徐晨华:虽然我是传统媒体出身,但我清楚地认知到不可能用做报纸和杂志的方法来做新媒体,甚至不可以用做网站的思维来运作。我认为好的编辑需要下赛道PK,所以公司在内容数据化上做得很详细,我们的内容团队实行“赛道制”,每个编辑都很重视转发数、阅读数和评论数,团队在研究用户和内容创新上花费了大量心血。有车以后推送的内容全部是车主在行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比如高速公路上刹车失灵怎么办,还使用了视频和漫画等新颖的形式,非常接地气,一下子就能抓住用户的心理和眼球。所以在创办不久就获得了十万加。

 

起步早,又有好内容,所以在早期的粉丝积累上,我们的速度确实比较快。


Q

有车以后小程序的用户来源主要有哪些?


徐晨华:我们小程序用户来源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微信聊天过程中的对话分享,这也是很多千万级小程序的用户主要来源。其次就是公众号导流,文章底部的小程序卡片等形式都是我们常见的,我把公众号当做小程序的一个PUSH渠道,也会根据用户兴趣进行推送。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很多运营者把小程序的流量转移到公众号上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们其实还是没想明白,自媒体很快将步入瓶颈期,一定是要做平台型公司,要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小程序用户的最后一个来源就是线下地推,像外卖这样开展了线下业务的公司可以通过线下推广吸引流量。


当大家都在钻研小程序电商的时候,

“有车以后”却搞出一个新玩法


Q

有车以后的主要盈利渠道是什么?


徐晨华:目前主要是来自广告和内容电商,广告是当前第一大盈利渠道,17年达到将近1亿的营业额。在内容电商上,我们主要做汽车周边产品,在京东、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都有开店铺,这方面的营收与广告基本一致,今年会推出自有品牌产品,希望能打造出汽车圈的“小米”。

 

另外我们还在开拓整车电商业务,也就是我们说的平台化。目前我们在为全国的4S店开发小程序,在陕西、广东和四川试点。这一小程序可以实现4S店的所有功能,还能通过一对一服务的形式加强进店顾客与服务人员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能加强我们与经销商之间的联系。目前我们只收取基础的开发费用,暂时没打算盈利,但我很看好这方面的发展。


Q

最近“有车以后”公布了公众号+小程序的MCN媒体矩阵平台“有车号”,以后会all in小程序,从内容向平台转型,您这么重视小程序的原因是什么?


徐晨华:我认为自媒体的高潮已经过去了,要成为百亿级的公司,一定要做成平台型公司,要有属于自己的产品。

 

同时,发展小程序也是基于用户思维做出的决定,用户想买车,单看几篇文章肯定不够,还需要了解车的口碑、优缺点、查找附近的经销商等等,他们需要大量的购车工具,单靠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而小程序则是很好的工具。

 

小程序在用户抓取、传播和效果反馈三方面有着公众号难以企及的优势。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小程序领域投入很多精力,把内容、用户运营、流量运营以及产品开发团队都转到了小程序上,相当于整个公司都在做小程序。未来我们将去自媒体化,向内容+数据+电商方向转型。


Q

有车号的初建最初考虑了哪几方面,到底怎么玩?


徐晨华:主要是解决内容不足的问题。我们自己再怎么做,每天产出三四十条就了不起了,就算能做到,内容也较单一,大家买车的时候,希望所有内容都能一网打尽。基于此,我们推出“有车号”这个平台,但“有车号”不能跟某些土豪公司比,有车以后给不了补贴,只能在流量和技术上给予支持。

 

合作模式非常有趣,我们给他们免费开发小程序,大部分自媒体、KOL其实不做产品,比如,发稿子有些要抢新闻性的时候,公众号只能发一次,所以没有渠道发布内容。我们不仅提供技术支持,还有流量,对他来说,这个小程序是属于他的,内容同步到“有车以后”小程序,两边的阅读和评论会同步呈现,我觉得对双方来说都是有益的。


Q

创业以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徐晨华:创业肯定有得有失。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有车以后这个团队,我们的团队非常年轻,也一直相信年轻人的力量,当年进来的一帮小伙伴(很多是90后)都慢慢成长起来,成为可以独挑大梁的角色。

 

最大的失去是在陪伴和教育孩子上。创业的时候儿子刚好出生,我没有太多时间去陪伴和教育他。我是个典型的客家男人,有点大男子主义,一开始觉得教育孩子是妻子的事。当我发现我儿子胆量很小,连放鞭炮都害怕的时候,我觉得是妻子没教育好,后来才意识到其实是我自己的问题,有些事情比如教育儿子要坚强要勇敢,必须由父亲来做。直到他四五岁的时候我才开始做这些,好在还不算太晚。

 

每个人都应该参加一次马拉松

Q

创业之后您的个人形象和气质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还经常参加马拉松,您是个有运动细胞的人吗?跑步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徐晨华:我和运动细胞完全不沾边。在报社的时候唯一的运动是打高尔夫,还是应酬性质。当时在报社做周刊部主任,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天天穿衬衫、西服、皮鞋,还觉得胖一点无所谓,看起来也比较有“吨位”。一度胖到了160多斤。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公司有个90后和我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他们选老板的时候也会看老板的身材,如果老板比较胖,说明这个公司可能比较偏传统,这句话一下子戳到我的痛点,我必须要尽快摆脱中年油腻,哈哈。

 

人过了30岁会发现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不比年轻时候,而跑步这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运动,能提升人的精神状态,记忆力、反应速度,工作效率也能大大提高。而且我觉得人很多时候需要一段独处的时间和自己对话,跑步就是非常自我的行为,在跑步时我会先放空自己,再聚焦在一件事上,去思考或者反思自我。

 

最开始我每天跑5公里,后来发现不够,就开始更长距离的跑步,去年正儿八经地开始跑全马,一年大概会跑三到四个。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去跑一次马拉松,不必追求成绩,去感受一下全部体能被榨干的感觉,其实人比想象的要能跑更多。

文字:余越寒

排版:余越寒

供图:徐晨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