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媒体人】了不得,记者中的暖男!

【媒体人】了不得,记者中的暖男!

2023-05-10 14:56:27



安徽省网络媒体协会官方微信


 长江日报记者  汪文汉


人到中年,你是否还有激情与梦想?汪文汉是长江日报的一名记者,人到中年,不仅仍活跃在采访一线,还试图改变自己,试图打破过去的采访报道方式。2017年,他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募集6万多元和和一些物资,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长江日报社给汪文汉颁发了一个年度采编作风表率奖,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攻坚克难,突破力强,他是职业新闻人中的硬汉。近十次深入乡村为扶贫工作鼓与呼,他又是记者中的暖男。

努力做一个有温度的记者

作者: 长江日报 汪文汉

“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记者”,这是南方日报社原社长范以锦说的,一个有情怀的记者,不会只盯着新闻事实,会更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做出来的报道不止有事实,同时还有人、有情、有心、有感,这样的新闻才会更加生动,更加打动人。

一个有温度的记者,不仅是事件的记录者,更是社会良知的守望者,心怀强烈的责任感,感受社会冷暖,伸出自己的双手,感受到温暖,传递着正能量,写出有温度的新闻。

我这样说,并非说我做的如何好,在过去2017年的采访报道中,我试图打破过去的采访报道方式,力求深入进去,走进那些比我更困难的人群,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对他们起到真正作用,成为他们的朋友。

让我欣慰的是,2017年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募集6万多元和和一些物资,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报社给了我很高的评价。2月11日,我被授予长江日报年度采编作风表率奖。我正通过自己的努力着“温度记者”方向前行。

萌发帮助贫困户的念头

真正产生帮助他人的念头是一次扶贫报道。

2015年国庆节刚过,全国开启精准扶贫攻坚,长江日报编委会研究抽选10名记者,用3年的时间来跟踪联系报道10名贫困户,跟踪3年,关注他们转变过程,实施精准报道。报社还专门强调,记者只做扶贫报道,不具体开展扶贫工作。

我当时觉得这个事情,挺有意思的,就主动报名了。

家住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同兴集村高家田2号李常学是我联系报道的对象,今年60岁了。同兴集村距离武汉100多公里,开车从市区出发,需要近2个小时。三年来,我先后去过10余次。

李常学,家有5口人,老婆和小儿身材弱小,干活使不上劲,大儿子生过一病,花了不少钱,家里只有两个劳力,他和二儿子,儿子都没有成家,家里欠有3万元债务。

村里有扶贫工作组,村里一共有38个贫困户,都是工作组关注的对象。

2015年底,快过年的时候,报社要求我们这个报道记者去采访一下这些贫困户。

我电话联系上李常学,得知他还没有钱办年货,心里很不是滋味。

原本想过去看看他,突然犹豫了,空着双手去看望?最初想自己拿点钱,但是当记者的钱也不是很多,拿个三五百意义也不大。我当时还想找同事募集一点,但是这样的事也多了,我也不想难为同事。

,,。

,希望他们给李常学送点年货。

、“小蓝鲸”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梁一听说这事,积极性很高,说会后马上安排工会主席和我一起去一趟,后来送去3000元现金和年货。

、艳阳天董事长余震彦,也安排送来一箱年货,委托我交给李常学。

我还联系上知名中医、、武汉立新中医院院长候立新,想邀请他一起下乡去能否为李常学家人做义诊断?,候立新很爽快地答应了

腊月二十四,农村小年,我们开着一个面包车,还有满载年货,浩浩荡荡来到李常学家,陪他过了丰盛的小年。

看着李常学眉头舒展,露出了快乐的笑容,那一瞬间,我感觉到自己的成就感满满的。

我在联络在这件事上,远远超过采访这件事,反而把采访变成顺带的“副业”。其实,帮扶工作做到位了,写文章就容易多。其他同事都是单纯的采访报道,事情没有我这么复杂,而我所做的都是自己的事,一气呵成就写成一千多字,是那次报社10个扶贫报道的亮点。

我认为,做这种帮扶的事,也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是个很顺手的事,报社虽然没有要求我们做,也没有反对,做这种事,是一种善事,是一种功德大大的好事,我为什么不主动作为?

这样一想,我后来就渐渐主动起来。

帮扶一定要深入下去,用心去做

对李常学的帮扶,后来渐渐融入我的生活去,我把他当成工作和生活中很重要的事。

由于我们对李常学的报道,引起了各级组织对李常学的广泛关注。在乡政府、村委员会和驻村工作组的关心下,李常学建成一个不小的养殖场,养殖场红红火火,养鸡、养鸭、养鱼,另外还养牛、养猪,一样不拉下,驻村工作组帮助吆喝销售,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7年7月6日,记者第8次来到李常学家,意外得知李常学5月被诊断出胃癌,切了大半个胃,住院费、手术费等先后花了6万多元,除合作医疗报销外,家里又负债5万元。

现场,我和同行摄影记者郭良朔各拿出300元给了李常学。当天从村里回到报社后,我再次把李常学患病的消息发在朋友圈,武汉尚福宴酒店发展有限公司向珍福立即微信给我转来500元,转交给了李常学。

不仅如此,雪上加霜,当年9月,喂养的两头猪也莫名死掉,损失1万多元,养的鱼也不肯长,一年是小样,两年还是那个小样。两头大猪死的那天,一向乐观的李常学掉了眼泪,郁闷了好几天。

2018年1月底,省“”快结束时,正赶上多年难遇的雪灾,报社要求记者再次去采访扶贫报道联系对象。

我知道,今年这个春节,对李常学是个难熬的春节。由于遇到这些不顺的事,加上负债不少,肯定连年货都舍不得办,更不用买新衣服了,将要过一个恓惶的春节。

我想通过社会的力量,来帮助李常学。

2017年年初的时候,我组建了一个企业家微信,里面主要是各类企业家,主要是我几年跑省、市结识的不少企业家,群里一共有200多名企业家,初衷是群里企业家互通信息,交流合作,顺带做点善事。作为一名记者,我的朋友圈人数也不少,有1000多人,被周围亲友取笑为“庞大的朋友圈”。

于是我李常学的境况发在我的朋友圈,同时在我的企业家群发了这个消息。同时希望愿意跟我一起去看望李常学相约而行。李常学的事再次引起众多企业家的关注。

、湖北信义兄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理事长孙东林,在省“”期间见到我,并说看了我的朋友圈,、一壶油,还有5000元现金。

武汉人天包装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浩给我的微信转来1000元,要求记者带去,表达“一点心意”。

湖北胜华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坤伦给我转来300元,并说“自己也做农业产品,以后可以帮助李常学销售农产品”。

湖北佐尔美服饰总经理付志琦给记者打来电话,安排人员送来价值3000多元的两件羽绒服到我的办公室,叮嘱送给李常学的老伴王幺梅。王幺梅穿上羽绒服,脸上乐开了花。

“小蓝鲸”董事长刘国梁这次安排小蓝鲸工会副主席冯万明带着两大提手提团年宴送到李常学家里,手提团年宴有肉圆、肉糕、鸡、鸭、鱼和牛肉。

这个事闹得风声水起,我每次乐此不彼,全身心投入到里面,连其他的采访都耽搁了,报社一位好心同事跟我说,“你做扶贫报道已经入迷了,超出了你的工作范围,有点多管闲事”。

但我不这样想,我认为,我遇到李常学,他不仅仅只是我报道的对象,我如果能帮他牵线搭桥,帮他一把,我为什么不做呢?尤其这些企业家都是自愿的,他们在从事的慈善的时候,也是非常有满足感的。

意外,总是有惊喜

有些时候,做一些善事,总是不经意发生的,生活中捕捉到的。这些善事,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事,产生的帮助和影响是非常大的。

武汉第二初级中学岱山校区七(2)学生张巧宇就是我意外帮我牵线搭桥帮助的对象。

2018年1月8日晚,在武汉第二初级中学广雅中学读初二的女儿回家跟我说,二初岱山校区初一的一名学生上学途中发生车祸,在医院抢救,二初本部、岱山校区以及广雅中学都发起捐款,并在学校公号上发布了《爱心倡议书》。

也许不关心这类事情,就错过这次帮扶的机会。但我就惦记上这个事了。

第二天到了办公室,我就关注了学校的公众号。但是情况很简单。我就通过渠道联系上车祸学生的班主任刘念老师,了解学生的状态,目前还在抢救中。父亲在武汉打工多年,母亲几年前发生过车祸,一直躺在床上。

也许内心使然,我每次遇到这种悲惨的事,就特别难过。并且这种事,也不好公开见报,因为需要帮助的人特别多。

我在朋友圈转发了学校的倡议书,并发出呼吁。

让我没有想到的事,过了3分钟,手机传来信息。

武汉卓尔控股集团董事长阎志给我微信发来信息:“我捐两万,直接转给你,请你匿名转交,谢谢”。微信立即转账2万元。还发来留言:“一定匿名,小事,一定不提”。

又过10多分钟,奥山集团董事长邬剑刚什么话也没有,先是通过微信转来2万元,然后才留言:“救那个孩子”。邬总随后在微信里说:“一点微薄之力,以后需要再告知”,“不用报道”。

收到钱后,我立即联系上女儿现在的班主任,将这4万元转交给班主任刘澧老师,刘老师很快把钱转给了学校党支部书记,随后到了孩子家长手里。

事情过后,我开始关注张巧宇。2月5i,我专门开车找到张巧宇家,他们家在城乡结合部搭建的临时棚居房居住,条件非常糟糕。张巧宇的父亲张锡兵,见面说的第一句话:“没有武汉第二初级中学老师和学生们,以及爱心人士的帮助,我女儿也许早就没命了,她是捡回的一条命”。

张锡兵告诉记者,女儿1月3日入院,1月30日出院,先后花费了11万多元,其中学校送来爱心捐款10万元,10万元中包括两名企业家捐款4万元。“自己家里没有存款,已经借了好几万元,还有后期检查和治疗费好几万元。”看上很乐观的张锡兵,眉头紧锁。

因为也没有收入了,手头也没有钱,到腊月二十了,家里都没有办任何年货。

离开张巧宇家,我把身上200元塞给了张锡兵,觉得挺不好意思,觉得拿不出手,心里十分难受。

公益事业需要大家一起援手

如果做公益,做慈善,需要全社会一起伸出援助之手,单纯个人的力量是很弱小的。

8月8日,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一对来自武汉的夫妇被巨石砸中,不幸遇难。父亲在临终前,砸碎了车窗,把女儿顶出窗外。这个小女孩就是牵动着全国网友们的“小心怡”。小心怡家住青山区仁和路青城华府小区,红钢城17小读6年级。

8月9日,长江日报报道“小心怡”的故事,并与市慈善总会联合发动成立“小心怡成长社会关爱基金”,倡议社会爱心人士捐款。

我每天都在关注“小心怡”的报道,也正在想为她做点什么。我就在我的企业家群发了为“小心怡”捐款倡议书。

一石激起千层浪。企业家群里的光谷咖啡总经理宣洁、奥山集团董事长邬剑刚、千里马公司董事长杨义华、悍路威董事长何钧、齐达康董事长唐广洲、卓尔集团副总裁方黎、人天包装董事长李浩、汉阳市政集团副总经理方紫微、武汉世宅置业总经理汪春燕、汉阳龙阳石油公司董事长王智明、加德科技总经理周桃红、老鬼渔具经销商陈春燕等等纷纷捐款,有的直接转给我的微信,有的转到群里,因为我的倡议书,先后募集1.3万元捐款。

8月11日下午,我和李春生律师把我们募集的31600元善款直接交到慈善总会账号上。

其实这是我在我的微信群初试牛刀,颇有成就感,真正感受到我所组建的企业家群正能量满满。

因为企业家的爱心和善举,我开始精心打理这个群,并把群列为“置顶聊天”。

其实,我都做是一些小事,其实都是微不足道,但这件报社给我了很高的评价。

2月11日下午,长江日报举办2017年度总结会,会上先后颁出年度十佳记者和采编作风表率奖等奖项。

采编作风表率奖是2016年度总结大会上第一次设立,这个奖项颁给不忘初心、作风扎实、永远奔跑在新闻采编一线的长江报人,每次表彰10位一线记者。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给汪文汉颁奖词为:“攻坚克难,突破力强,他是职业新闻人中的硬汉。近十次深入乡村为扶贫工作鼓与呼,他又是记者中的暖男。”

2018,我将不忘初心、作风扎实、为慈善帮扶事业继续奔跑在路上。

(注:此文已在《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上发表)




组稿:米舒处

编辑:李依宵

审稿:汪良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