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做好自媒体,天天都是315

做好自媒体,天天都是315

2023-05-10 14:56:27

六六与京东,王左中右与天能,甚至离职的蓝标员工和蓝标,才更像是315。



一直想说315,结果被带孩子的话题打乱了节奏。现在补回来。当然带孩子这事儿没完,明天继续杠到底。


朋友圈里有位记者说,现在的央视315晚会,震撼力大不如前,里头的故事基本都是老梗,感觉来自知乎或者丁香医生,只有售货员的演技给人些许印象,其它内容还不如新闻透视。什么水管材料反光标线,搁在三线城市的报纸都登不上第二版。


315曾经给我们留下过不可磨灭的记忆,但也在一次次消解着自己的震撼力。这种消解的原因很庞杂,比如说,有节目固有的生命周期因素;有猪队友不恰当的助攻(例如“8点20发”);还有选错了攻击对象(比方说麦当劳),等等。


其实这并不是核心原因。我觉得核心原因就是——作为一个中心化的平台,315的传播价值正在逐渐被分摊。


比如,让京东如临大敌的六六,:



让一家专门做危机公关的公司陷入危机公关的员工,:



最惨的是知名大V、字新闻的发明者王左中右,家里都给炸了,最终的解决路径也不是通过消保委:


虽然他@了315,但解决问题显然并没有依靠315;虽然315晚会里头也特地提到了电动自行车,但那句“不要放在家里充电”估计也能让他气得够呛。


其实“不能在家充电”这个概念有些奇怪。它的潜台词就是“可以在室外炸,但不能在家里炸”。就算不考虑失窃问题,难道在外面爆炸的危害不大吗?


既然我找不到传播,也找不到道理,那我就用自己来做传播,自己来讲道理。这些才是“315”概念逐渐弱化的核心。


因为,做好自媒体,天天都是属于自己的315



去年就和几位媒体老师聊过这个话题。有一位老师忧心忡忡,在他看来,、二情绪化,甚至有些内容可能涉嫌诽谤。“这是借助自身影响力煽动公众情绪。”他说,“大V怎么可以把自媒体平台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私器呢?”


我当时觉得这位老师可能把自媒体和体制内媒体弄混了。比方说,,然后自己写了篇稿子,用了报纸半个版,那确实是以权谋私;但如果是我自己注册的微信公众号,自己注册的微博,你要求我“不许满足个人利益”,这个逻辑就有点儿讲不通。现在自媒体发声已经很艰难了,你说给商家打个差评还要三审,这未免也苛刻了些。


至于可能涉及的诽谤和名誉权,也是按照现有法律规定能解决的问题。企业的法务不是供着养起来的,是要解决问题的。如果消费者占理,就派客服;如果自己占理,就派法务;如果一半一半,就两个组团去。


这并不是一件会败坏社会风气的事。


,第一反应是打热线、找消保委、瞄准315时间窗口,通过主管部门的干预,引起被投诉方的重视,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不通过电台、消保委,你的投诉可能就缺乏传播力,商家也不会重视。


简单说,就是“通过传播扩散的压力促成问题的解决”


但现在,“传播扩散”这件事情未必要通过315去解决。12315那么忙,网上还要登记填表,如果事情不具有普遍性、额度比较小、保存的单据不够完备,315同样兴致寥寥。它的核心资源终究有限:晚会只有一台,投诉节目每天只有一小时,一个话务员一天只能处理一百个电话,网上投诉数量也有限还得填表……


在自媒体尚未成形的时代,如果315不能帮人实现传播力,就会有人用激烈的方式自行创造传播力。比方说,砸车:


在自媒体成形之后,消费者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是传播力的载体,我逻辑性强文笔好图文并茂还有观点,同样可以促成问题的解决,更可以唤起公众的共鸣,那又何必麻烦12315。


如果确实有诽谤夸大,或者怀疑是竞争对手来抹黑,你来追责便是。


?。



说实话,我挺乐于看到这种变化的。


在一个中心化的时代,一家企业的公关,只需要摆平315晚会,只需要搞定投诉节目的制片,只需要投放电视台的广告,只需要伺候好做投诉报道的记者,只需要陪消保委的领导吃几顿饭,它所面临的舆情压力就会骤减。哪怕实在遇到了压不住的事儿,在各方的“关怀”下,也可以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但在自媒体时代,这种做法终于被击破。企业不能只去搞定平台,它必须去关注每一个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本身,就可能具有传播力。


这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315晚会的片花一直在放“2017,政府在行动”。政府行动当然很有意义。


但其实更有效的,是“每个人都在行动”




一个背景声


“人人都需要公众号”





您也许还想阅读

如果爸妈不帮我带孩子,我就可以不管老去的爸妈?!

是不是带孩子就一定得有人辞职?

你爸妈不肯帮你带孩子,那是他们的权利



“灰鸽超市”开张 可在菜单栏里选择二维码进入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的喜马拉雅FM专区

听听灰鸽叔叔的声音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