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观

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观

2023-05-10 14:56:27

内容提要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状态发生了极大改变,摄影由“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了数字复制时代。数字技术给摄影插上了翅膀,摄影人在为摄影的前景广阔、前途无量备感自豪、兴奋的同时,也因摄影的越来越不独立、不自在而感到无所适从的迷惘和被淹没、被边缘的沮丧。因此,在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角色定位、摄影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摄影行为的尺度、技术节制及摄影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迫在眉睫。摄影的世界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总有一些东西必须坚持,在数字复制时代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须在呈现物理性精致纯粹的同时焕发人文关照的辉光。

关键词:数字技术 数字复制时代 新传播环境 摄影 技术节制


The Perspective of Photography In the Era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Abstract:The state of photography has been greatly changed in the new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dominat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media, and photography entered the era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from the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 The digital technology plugs the wings to photography, and photographers feel very proud and excited for the broad prospects of photography ,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feel confused and fall into a depression for the photography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ependent and uncomfortabl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rientation of photography and grasp its direction with the new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hanged rapidly, and it is a matter of great urgency that we know the scale of the photography behavior and technology control and photographers’ culture origin. Though the world of photography has changed a lot, there are some merits we should carry on. Especially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photography should represent not only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delicacy but also the nature of human empathy.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the era of digital reproduction; new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photography; technology control


一、数字技术改变生活也改变了传播方式

数字技术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科学技术成果,它使摄影从“机械复制时代”①进入了数字复制时代。从古至今,科学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社会组织模式,科技在证实自然能量存在和可用的同时,也证实了单个人力的卑微。但在所知的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时代像我们正在面临和迎向的这个时代一样,在技术发现和物质生产上如此狂飙而颠覆——“远景及幻景一下子嵌入到了近景里”②,能想到的不如正经历的震撼。光怪陆离的现象冲击虔心保留的精神空间,丰富芜杂的外在物质挤压纠结无着的内心,目迷五色、心神恍惚成为现代人普遍的状态和焦虑之一,摄影人也不例外。

2016年11月3日,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开发者大会上,大名鼎鼎的Adobe公司展示了一项叫做 Project VoCo的“黑科技”,只要获得说话人约 20 分钟的语音就能通过算法编出你从来没有说过的话,而且音色音调就像本人说的一样。在现场的演示中,一位嘉宾听到一句自己完全没说过的话大惊失色,惊叹:“Adobe 简直是个巫师!” 如果把令人惊奇的科技都谑称为“巫术”的话,那么Adobe只不过是一个小小巫师。早在2014年,腾讯WE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国内外的“大大巫师”——12位顶尖科学家演示了生物感知及交互技术:意念可以改变桌子的形状,甚至可以改变房间的格局;眼睛看到视频中的亲吻,脸颊上会有真实被吻的触感;“不排除有人虚拟结婚生子过一辈子”③……这就是当下及正在成为当下的生活,现实比想象更奇异。其实更早在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通过脑电波由特制的电脑表达思想,当表达意思的话语不是通过唇舌的运动而是经由计算机合成并“说出”,当IP地址、QQ号、手机号、微信号、电子邮箱、纳米制品、可穿戴设备、转基因食物、按照基因链双螺旋制造出的生物、各种人工智能……当它们如此亲密、如此普遍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且如此密切地参与和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的时候,我们无法用现有的语言按照从前的规则把这个急速增殖变化中的社会景象表现出来——我们失语了。

失语的结果是图像的盛行,因为重新开发语言或者重组语言的规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等不及又没耐心,于是就用拍摄的方式一股脑儿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慢慢消化。“从印刷人(Typographic Man)时代走向图像人(Graphic Man)时代的这一步,是由于照相术的发明而迈出的。”④自然物靠曝光自我成像,我们记下眼前的景物,照片中的内容和意义有的我们当时就意识到了,有的正在被认识,有的大约需要我们的子孙辈才会发现和明白。这里无意贬损语言(文字),那是更明晰的去伪存真的记录和表达。而图像、特别是摄影所得的图像,往往是芜杂原状、生硬切片的,并也因此含混而丰富。图像既是内容也是媒介,既是时下最为普遍、最受欢迎的媒介,又是在现在和未来意义丰盈的内容。

McLuhan)认为“技术变革不只是改变生活习惯,而且要改变思维模式和评价模式。”⑤这一点在新的传播环境,尤其在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的数字技术中体现得十分明显。数字技术创造了全新的“议程设置”环境,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被模糊了,人人都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并同时具有媒介和内容的双重身份。有相同诉求、利益和兴趣的人,可以跨越地域、行业、年龄等现实障碍通过网络聚集并探讨争论,只要主观愿意,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近两年方兴未艾的“弹幕电影”也许是将这种表达诉求的及时性、无障碍性,作为传播媒介的即时性、畅通性和作为内容的个体性、差异性,都表现得格外极致的例子,观众一边欣赏视频一边看其他观众的“即时吐槽”或干脆直接加入吐槽——行为及其反应几乎同时发生。当然,必须明白,表达是一回事而理解是另一回事。

我们的所见所感所知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数字技术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传播环境及方式,也许更符合先后时序的说法该是:现代数字技术改变了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传播环境中,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电子杂志、微电影、各种圈各种群等新媒体及新媒介形式层出不穷,蓬勃葳蕤,此呼彼应,此起彼兴。我们意识到,我们已经不可否认地依赖它们,想到对它们的依赖正在不断加深,在享受它们所提供的便捷和舒适时,我们的内心其实是恐惧的。我们制造了它们,而它们正在改变着我们。它们越来越强大,而我们却越来越不能自主了,我们对它们似乎很熟悉,对自己却陌生了。在太快太多的改变和催促中,我们必须对被数字技术改变的生活、对被改变的传播方式和对我们熟知的摄影的状态进行一次审视。也许囿于个人的偏狭并不能得出客观并且保证正确的结论,但审视这个行动本身代表了积极的诉求、清醒的意识和向正确方向靠近的愿望。


二、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现状

数字技术传播环境或者说新传播环境是相较于机械复制时代的机械技术传播环境而言的,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数字复制时代摄影媒介的社会状况。

(一)摄影现状之一

首先,不能不说影像是幸运的。与文字相比,摄影的影像很自然很快速地数字化了,而文字就比较艰难。能数字化的都是经得起拆分的,文字的输入可以数字化,作为符号的文字本身却很难数字化,一个字就是这样一个字,符号的魔力基于它的完整性,一旦加减,这种魔力便不复存在,字本身就消失或隐退,文字是有内核的。而影像的物理规则使它具有与生俱来的数字特性,数字本来就是人们从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它没有内核,也正因其没有内核所以它能映象变换出无数面相。“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本来你就无法判断有内核和无内核哪个更上乘。不过,就目前来看,数字化了的摄影影像肯定是更现实、更好使、易用的,因为数字化是当今最普遍也是最前沿的科技,几乎是现代科技的代名词,与现代科技有了技术上的血脉同一性的摄影影像必然搭上科技发展的高速机车,一同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的具有更高画质更人性化智能化操控功能的数码相机、更安全更高速的存储设备、更强大更细腻逼真的各种数码滤镜及各种图片后期软件,以及视网膜屏、可穿戴的摄影眼镜等等,它们使影像加速产制、复制并急速增殖。对于数字化了的摄影影像来说,现代科技的前沿性就是它的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开阔性就是它的开阔性,现代科技给摄影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

(二)摄影现状之二

人类的传播史源远流长,书籍曾经是最强大经久的传播媒介,与书籍相比,摄影曾经是个“弄潮儿”。这个1839年在西方绘画艺术的高峰时期诞生的、被传“会摄去人魂魄”的新媒介,到现在也已经170余年了,面对当下的新传播环境,这个现在虽然在技术上被插上飞翔翅膀的曾经的“弄潮儿”也同样有点儿out,有点儿颓丧了。看上去,它似乎重新成为了绘画的附庸,支离破碎地被镶嵌在一幅仿古山水作品中;被作为某个装置一连串反应中的一个细节;被作为行为艺术的行为而不是艺术……摄影几乎在所有作品中出演清一色的龙套角色,甚至在权威的摄影报刊上刊登的也是将装置或摆布作品拍下来的照片,这些作者往往谦虚地说“我只是将它们拍了下来”。其实并非谦虚,人家只是很客观地叙述了自己的行为——他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就在摄影类报刊上“被显著了”呢?有一些被称为“观念摄影”的,作者也说了“我只是在陈述一种观念”,可见,摄影是作为思想的附庸或表现形式的,而非摄影自身形式的表现。作为表达思想的媒介,甚至被完全作为过河即可拆之桥梁、建筑成功之前的脚手架、纯粹的媒介,摄影似乎并不具有自己的独立与特点,并且这种做法也被不少人所接受、默认。

如果在广阔的传播空间中说摄影,摄影当然可以被简单视为一种作为通路的媒介,这也正是摄影能与多种其他媒介相融合的素质之一;尤其如果认为“观念摄影”是观念,那么此说更是简单恳切,入情入理。但是,如果在摄影中谈“观念摄影”就应当有摄影的尺度和底线。看来,问题不在作者而在将之在摄影中显著化的选择者。而尤其令人神伤的是,与此类作品连篇累牍地被刊登相对的,是那些优秀的、极富价值和摄影特点的作品空落尘埃。在这样的生活环绕之中,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之下,敏感的摄影人感到,摄影越来越不独立、不自在了。虽然这种认知有失偏颇,其中不乏部分摄影人对摄影、对自己的轻贱,但这种失落及对“剑走偏锋”的困惑确实也是摄影现状之一种。

(三)摄影现状之三

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图像被前所未有地大量复制、使用与消费。其中,作为图像之重要一翼的摄影图片被最多地关注和最多使用。自诞生以来历经百七十年,摄影在走向成熟之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全速发展,尤其在这二三十年中摄影成了众星所捧之“月”,科技前沿的精密摄影、人文情怀的记录摄影、独立特行的风格摄影、乃至几乎人人手中一只照相机——譬如十八世纪人人手中都有笔并会写字那样普及而自然。也许,就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接受到的,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图像的时代;就我们自己的活动和习惯性动作及惯常采用的表达形式,我们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数字复制的时代。摄影因其诞生之初的物理、化学过程的精确性、规定性和机械性,其产品——照片天然被赋予了真实、忠实、可信、可靠的属性,因此它曾经可以作为法庭上极具分量的呈堂证供。然而,时至今日,就在这样一个摄影普及化、热潮化的时代,照片的崇拜仪式价值被抑制了,展演价值被放大了。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复制技术强大后期功能的广泛使用和不负责任的滥用,已经使数字复制技术生产出的照片的信用备受质疑,照片作为证据的身份越来越不被认可。它自身的身份就极为可疑,充其量,它只是一种可疑的佐证而已。“(对于照片的)那种不假思索的信任、宁静和健康,在自然行为和礼仪活动中,越来越走向消失。”⑦

缘上述之现状,现状之一让摄影人感到前景广阔的自豪、前途无量的兴奋;现状之二又让摄影人感到无所适从的迷惘和被淹没、被边缘的沮丧;而现状之三,则将摄影人抛至似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任性的、满足的高度后又迅速掷入断崖式的低谷,陷入无以自拔的打击和失落之中。在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数字技术支撑的传播环境中,摄影的角色如何定位,摄影的方向如何把握?


三、数字复制时代摄影的角色与方向

不同的技术生命形态会呈现出不同的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扮演或说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这也就确定了它应该努力的方向。

(一)摄影的角色

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最具意义和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在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机制。”⑧对于传播而言,摄影显然曾经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技术,处于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被赋予了不同于以往的记录、纪实作用和抒情、寄情性,摄影本身又与其他新技术一同造成了新的传播环境,开创了数字复制传播方式极其广阔应用的可能性。

如果说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曾经延伸了我们的静观的“看”,那么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特别是其与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的联盟,将这种纯视觉的静观的“看”延伸成了体验的、穿越的看。“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肌肤还是手脚的延伸,对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都产生了影响。”⑨数字化的生存,网络虚拟的传播环境正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改变着我们所处的社会,这种改变正在继续。数字技术的使用者通过终端自发对媒体上的言论、新闻事件进行筛选、过滤,,数字化的照片在其中如鱼得水。可是与之同时,网络媒介的匿名性也使许多不负责任的照片及言论无过滤地直接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随着虚拟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如果有主观的积极意愿,那么以不同的面貌、化身在虚拟世界出现、表现必然变得更为自由。

随意在两个世界里来回穿梭,可以令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而有趣,但,并不存在不负责任的匿名。如果执意带着不负责任的照片来去,如果自由超出了边界和底线,那么所有的数据痕迹也可以在分分钟内将你锁定,在虚拟世界中犯的错将在现实的世界受到惩罚。先进的数字科学支持给予了人们在技术上更大的空间和自由,而这种空间和自由要求人们更自觉地负责任,更有创意地负责任及更负责地创意。“新局面必会使一切艺术技术改头换面,从而推动发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变艺术本身的观念。”⑩现在的摄影家早已不是摄影术发明初期立存此照的照相师傅,而是在数字技术传播环境中通过种种先进快捷的传播路径,了解最新的数字摄影发展动向,有着犀利洞察力和敏锐感知力的人。尽管网络上有成套路的格式、修饰模板可用,但是摄影家不应是生产线上按部就班重复劳动的机械手,不是被动消费影像制作生成软件的无意识消费者,而是影像的主动生产者,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主体性,拍出有时代特点、个人特色的作品的记录者、表达者、传播者。

(二)摄影的方向

数字摄影的普及性、照片的易得性直接改变了人们对摄影的观念、需求,并由此间接改变了摄影的内容和形式。“如果把握不住照片与其他新旧媒介的关系,要弄懂照片这一媒介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媒介作为我们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延伸,构成了一个生物化学性的、相互作用的世界;因为新的延伸在不断发生,这个世界必然要永不停息地谋求新的平衡。”⑪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颠覆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心理和习惯行为。人们不再以语言文字为信息的唯一中心,甚至对纸媒权威产生了逆反,质疑权威们的分析评判倒成了惯例。相对于纸媒时代文字的霸主地位,网络时代是一个图像的时代,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视觉化的、直观的信息。图像传递的信息精确,具有形象性,并且能同时传递多个信息,与抽象的文字相比,显然更有优势。

在媒体传播的所有图像中,照片应该说是最重要的图像。当然,现在读者最乐意接受的传播形式是图像、声音、文字的立体组合。影像的神态、声音的质感、文字的抽象,多种媒体的复合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亲切充实,又因为对多媒体中任一种媒体的注目而产生好奇和探究的兴趣,这相当于几何倍率地增加了单一媒体令人驻足的可能性。,包括贫富、文化和情感。观看时的流畅性、舒适性、交互性等构成的观看愉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凸显和重视过,它甚至对大众评判照片的优劣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好的照片陶冶心灵,在多媒体时代营造出“悦”读的氛围是一种必然。这里的“悦”当然不是狭义的“愉悦”,也有震撼、也有启发、也有因之产生的不安、甚至气愤,这种“悦”也许可以概括为一种敞亮的态度或至少是较为明朗的向度。既然其他艺术可以为了表现自己而借用摄影来衬托,那摄影为何不借它们来更完全地释放自己呢?比如,气氛与照片内容相当的展出场所;比如,装置铺排渲染最后出现的主角——摄影;等等


四、数字复制时代摄影的尺度与摄影者的素养

尺度和素养,这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但又是一个不得不谈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屡屡犯错的不是技术、不是媒介,屡屡犯错的是使用技术的人。

(一)摄影行为的尺度及技术节制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类传播史就是一种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的历史。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媒不仅造成了一个全新的传播环境,同时也生成了一个无形而强大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投射着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行为、观念,它往往显得振振有辞、有理有据、无所不知又有情有义,却又不时不可控制的带着它与生俱来的数字冷漠和机械呆滞,泄露不该泄露的、隐匿不应隐匿的,将现实和虚拟都弄得思维混乱、疑窦重生。新的传播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机遇和可能,风险和暗算,虚实互通相间的复杂环境,并且现实和虚拟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彼此难分。

从有文字到发明印刷到电子媒介,这些体外化信息系统标志着人类传播能力和效率的不断扩展和提高。这个过程中,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不同的媒介功能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现在,原来分散执行不同功能的媒介系统已经超越了高度分化发展的阶段,迎来了多元融合的时代。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系统的相对自立性不断加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和制约作用也不断增大。我们面对着一个完全不同于从前的新传播环境,而且,这个新环境现在只短短二三十年间,就以惊人的速度颠覆传统、花样百出,并且,它仍然在急速地成长。新传播环境、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要求摄影人具备清晰的行为意识,要把控好运用新技术的尺度。“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⑫处于这个进程中的人必须有足够的思想、智慧、定力和能力,才能不被异化为机械或边缘为信息及数字财富的附庸。

在新的传播方式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图像的创作者、发布者、接受者,图像的传播有了频率无限的复制、流变可能性。新的传播环境活力四射、精力无限,给图像的传播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优秀的摄影作品得以普世流传,同时,制作和发表一帧不负责任的照片也非常容易,但其负面影响即使在耗费巨大社会成本后也无法化解。数码相机对拍摄技术的傻瓜化、越来越强大的PS类技术的诞生——原本以为这些能够让摄影的空间和前景更为阔大和灿烂的技术,却始料不及地令曾经可以作为呈堂证供的摄影被质疑了。有图未必就有真相了,被质疑的不是摄影,是摄影的精神,是摄影人的道德操守。、刘羚羊、张鸽子还历历在目,又有了以讹传讹的假新闻“深圳最美90后女孩”⑬、完全是精心策划表演的假新闻“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⑭,歪曲事实的北京“老外街头扶摔倒大妈遭讹”⑮等,以及实行了公示制以后的几乎每届全国摄影展的记录类都会有那么几幅在公示以后被取消资格的案例。可以确认,摄影机的方位和图片的剪裁编辑选择影响了事实的呈现,那么,谁、凭什么来决定拍摄的角度和编辑的方式?“被移交到群体社会中的技术的人,总体上只有通过对他的计划和行动的一种与技术相应的聚集和安排,才还能够达到一种可靠的持存状态,在这种地方,就必须对伦理学的约束投以充分的忧切了。” ⑯不断发展的技术必须与相对恒定的人际伦理相傍依才不会误入歧途。淡泊名利可堪追随,乐名爱利也无可厚非,但务必记得四个字:取之有道。道就是尺度。那种为名或逐利不惜伪造和篡改者逾越的就是尺度,是对别人的戏弄和对自己的极端不尊重。

在传播活动中,人会受到感染、暗示,或自觉不自觉地模仿、遵从,社会环境中的一些特殊因素很容易让人在某些心理状态下敏锐地感觉到,并随之迅速自我夸张的扩散、蔓延。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连锁反应模式,会很快将某种情绪推向峰巅。作假的、不负责任的照片就像一锅高汤里的一粒鼠粪,其质虽微,祸害却大。对此种行径,不能敷衍了事,必须让作俑者受到惩戒,毕竟防微杜渐要比泰山崩于前的强作镇定要高明得多。仅仅依赖网络不断更新的频繁、推呈新热点新话题的注意力转移以及靠时光流逝来淡忘是不够的,需要的不是淡忘,而是要警醒,要以此为鉴、为戒。

无论最终效果是积极的、正面的,还是消极的、负面的,传播环境本身并无意图,而我们却应知道营造怎样的环境将有利于提高我们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只有当整个身体事先已经取得了相应的立足点时,眼睛才能够恰当地向各处看。”⑰反躬自省,摄影当以摄影独特的自身规定性及对技术的节制赢得信任和尊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对环境的影响加以鉴别、选择、转化,甚至抵制,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积极地有选择地与一定的主体进行能量交换。

(二)摄影人要提升自己对本民族多种文化艺术的修养

摄影作为新的传播环境中的要素和主要出镜者必须有自己的明晰定位。定位的坐标是环境,环境的指标是氛围,氛围的核心是文化。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孤立、封闭的传播活动,传播必然要以某种形式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文化是共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氛围,是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摄影既然是一种文化活动,也必然体现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摄影既然是一种媒介,那么照片就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一个出色的摄影家与其他一切艺术家一样都带有深厚的家国文化特征和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原味的或更接近原味的本地域文化,是传播者应当、希望并且最能充分表达传递的信息,也是观看者最乐于接受和最期待的。

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只有置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下,照片表达的文化含义才能被完整解读。如对色彩的不同理解必然导致拍摄和观看的不同取舍和观感。具体到个人,他的作品和他本身都不自觉地客观呈现着他的家国形象,是家国的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内在和外在、物质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外国人写的中国摄影史或可一看,甚至正因“局外”的身份而更加客观、明了,但终究缺少切肤之痛、深挚之爱,与中国人写的中国摄影史必然有取舍、轻重的不同。最好是都拿来一看,这“拿来”的便利也正是便捷高速的互联互通的新传播环境给予我们的。文化的特异性也正通过这样广阔的、开放的传播模式,得以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被展现、交流和肯定。在当今这个新传播环境下愈来愈趋于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对于什么是“民族的”、什么是“世界的”更要思路清晰,“存异求同”,这是领悟也是警醒。因此,除了提高数字时代的摄影技术操控能力,更要提升摄影者对本民族其他文化艺术的修养,触类旁通、功夫在诗外,并且只有这样的提升和追寻才是有特点有重点有趣味有方向和无止境的。

(三)掌握数字复制时代摄影的传播特点

不同表达方式述说同一主题是多媒体、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之一。长期以来,除了人际传播,大多数传播都被限定在沉默稳定的一维环境中,人们接受单一的传达,不能与对象进行及时的表达和互动,观众被定义为接受者,只能在略带强制的单一语境中单向度的被传播。新传播环境中多媒体、多元化观阅的高自主性、高选择性破坏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由微弱的强制性形成的平衡,给传统的“传播——接受”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传统传播中最费时费力的部分是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而现在则是信息的甄别和选取。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很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信息质量与数量的背离,使有价值的信息与适当的需要者之间形成了传达的障碍。

摄影人必须学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审慎地、巧妙地梳理, 使芜杂的信息变为有用的文本。如果缺乏甄别的眼力和取舍的定力,海量的信息将是比信息贫乏凶险一万倍的毒药,它可以将个体的迷失放大成集体的无意识,将个案的颓丧放大成批量的死亡。“对技艺人而言,现代思想强调的从‘什么’转向了‘如何’,从事物本身转向了它的制作过程,绝非单纯幸事,因为这一转向从作为制造者和建造者的人那里剥夺了他们固定、永恒的标准和尺度,而在现在以前,这些标准和尺度总是为他提供了衡量行为的指针和判断的指南。”⑱发现与甄别信息需要眼光,用好信息需要思想和技巧,而眼光、思想和技巧又都回到摄影家自身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修养上,回到尺度和标准。新传播环境下,最费时费力的环节不再是对于信息的获取,但判断一个摄影家是不是一个好的摄影家的标准并没有变,那就是眼光、思路和技术的准、新、精,这无论对于信息的获取还是甄别都同样必要和有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是尺度也是气魄。

渗透、边缘、跨界、混搭是表象,多元融合才是这个新传播环境的本质,它不经意间就颠覆了无数规矩,以数字化的冷面,无往者无畏的神气跨越了无数藩篱和禁忌。“媒介杂交释放出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⑲我们面对的是这样一个比以往丰富、芜杂无数倍的世界,它饱满多彩、不断膨胀、混乱不安,它改变了经济也改变了文化,摄影正在其中。越是在多元中越要有自己的特色,摄影不是越来越不独立、不自在了,而是——并且必须是——更加独立、更加自在了。

所有的融合都不是消匿而是重生,如何使一种媒介去利用或释放出另一种媒介的威力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并置身于其中的课题与问题,而坚持“我在”才能发展和长存,这个道理亘古不变。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观念”了,那个“新锐”了,人声鼎沸、甚嚣尘上,仿佛不观念一下新锐一下,不弄得人满腹疑云、一头雾水就不带叫摄影了。其实,摄影photography,其希腊词源的本义就是“光绘”或“绘光”,就是这么单纯和清澈。一切的融合都建立在清晰的分工上,一切合作愉快的融合都必须是各专所长并知己知彼。当两种及两种以上媒介杂交或交会就可能产生新的媒介形式,这种交会引领我们发现不同媒介的边界,在此边界上的展望使我们得以从素日身处的自恋和麻木状态中获得清醒和解放,重新认识,重新出发,唯此,才是新媒体环境下摄影的方向,融合不是迷失,是在知它基础上的知我,并做更好的我。

数字复制时代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与之同乘的摄影必须眼界开阔,善于学习,必须保持相当的速度和耐力,在这样一个新生者不断萌发、成熟者不断强大、衰败者不断自灭的新陈代谢极其旺盛的数字复制时代,不进则退是基本法则。从本国文化、异域文化,从其他艺术门类,甚至是从非艺术的日常生活的犄角旮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摄其精华,归于摄影,才能在多元化的传播中、在多媒体的融合中占据主导,在多样化中争取主体,在分众化中求得共识,摄影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开阔。


五、结语

科技的发展因其全面的、俯视的、总而言之的、种属的眼光,通常面对的总是“人们”、“人类”,而人通常面对的却是单个的“人”。面向“人们”的数字化影像,与虚拟、可复制、多变、速朽、痕迹这些技术性、分析性的词汇有更多的联系,而对与单个具体的“人”更密切的真实、独一无二、永恒、情怀、记忆这些感性的、柔软的词表现出敬而远之的不屑。在这样的生活与传播环境下,“人们必须用自己的温暖来补偿它们的冷漠,以便不被冻僵,而且还必须无比灵巧地去触摸它们避免被它们刺破流血而死。”⑳积极的传播会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趣味,而消极的传播容易使人逐渐丧失责任心、进取心和使命感,同时会瓦解、摧毁媒介,甚至更多。数字复制时代,摄影作为传播者必须对自己在传播活动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清醒认识。如果说“我们的社会是神话意指作用展现的特权领域”㉑,那么这个以虚拟、可复制、多变、速朽为突出特点的传播环境既是意指的一部分也是意指的意指,它的败坏折射着社会的败坏;同时社会的败坏导致了作为意指的传播环境的伪善,两者相互作用。摄影者要在方便易得的资讯信息中知道自己所要的那一箪一瓢;在轻易可达的、选择多元的技术面前不目迷五色、欲念丛生。作为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精神化生产的摄影者不要为一时的名利贪念找一堆冠冕堂皇的借口,在选择中应闪烁着精神的光泽,远离那些充斥着私欲或铜臭、徒增心灵的不安的偷窥与篡改。

既然数字复制时代的技术已经格外偏爱地给摄影插上了可以飞翔的翅膀,那么就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自觉地凸显摄影的精神与摄影的特征和优势,设计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良环境。技术作为工具的领域,既可以增长人的力量,又可以加快人的衰弱。在这个技术急速发展,财富迅速累积,物质相对富足,思维不断焕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丰富芜杂、饱满多彩、不断膨胀、混乱不安的传播环境中,摄影这样一个以呈现、展现的外向形式表达内在思维与心灵的文化活动,回归到不被功利扭曲的记录,以人为本,以本为本,回到初衷,回归自己的本性,这不是倒退而是一种突出重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像改进技术那样经常改变我们的目标,是没有好处的”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的未来及精神生活是否安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传播技术和个人的回应能力之间是否能维持平衡。”㉓与机械复制时代的摄影相比,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有了全新的发展可能,而坚守内心的尺度、保有清澈的眼光、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是这两个时代一脉相承的摄影精神。任何复制技术都是人的创造,都应为人所用,物理纯粹和人文关照的并呈是摄影的方向,是摄影在数字技术支持下更稳健、更有想象力地前行的保证。


注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多卷本《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14ZDB129)阶段性研究成果。

①华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1935年根据当时的摄影状况,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对这种因为机械技术的发展而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摄影影像本质进行讨论,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质进行讨论。现在,数字技术已经取代了机械技术,摄影影像已经进入了一个数字复制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对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本质变化的社会形态进行讨论了,对数字复制时代的摄影媒介进行一番观察和体认。摄影观,其实就是观摄影。

②华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许绮玲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③韩飞、徐晓风:《意念控物真的可以了》,《扬子晚报》2014年11月8日A1版、A3版。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19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83页。

⑥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页。

⑦华特·本雅明:《摄影小史》,《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许绮玲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4页。

⑩保罗·瓦雷里(Paul Valéry):《遍在的征服》,《艺术文件》,转引自《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迎向灵光消失的年代》,许绮玲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6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31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⑬2013年3月26日,网络蹿红的“深圳最美90后女孩”,画面显示内容为女孩文芳在路边给一位流浪老人喂饭。这幅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也被多家媒体转载。后被目击者揭穿,女孩给老人喂饭仅仅是为了摆造型拍照而己。

⑭2013年8月1日,一幅“小女孩为中暑清洁工撑伞”的照片在某报以新闻照片形式发表,多家网站转发,媒体广泛关注。后经调查得知,整个事件均为某策划公司所为,情节为设计导演,用金钱雇用环卫工人“中暑”倒地、邀请小女孩充当“演员”撑伞。在街头“表演”的一幅广告照片竟然配上新闻照片说明,欺骗了广大新闻受众。

⑮2013年12月2日,北京街头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现场有人发照片称“老外扶大妈遭讹诈”。这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关注,网评一边倒,中国大妈一时备受责难,“千夫所指”。12月11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微博发布消息称,北京撞倒大妈的“老外”系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载人逆行,被拘7日,非法就业被拘5日,处罚后将被遣送出境。事后,尽管拍摄者发贴道歉,但网上评论依然持续发酵。其中新浪微博的一个新闻发布类账户转发标题为《又见摔倒讹人?外国小伙中招》,此条微博被转发11134次,评论8381条。而无辜的当事人“大妈”及其家属身心俱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Heidegger):《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16页。

:《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49页。

Arendt):《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67页。

⑳华特·本雅明:《单行道》,王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25页。

㉑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神话修辞术》,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9页。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5页。

㉓教皇庇护十二世(Pope Pius),:《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2页。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