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小学生“怒怼”环保局 媒体:请倾听那些"小民声"

小学生“怒怼”环保局 媒体:请倾听那些"小民声"

2023-05-10 14:56:27

上海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梁夏福对学校的运动会期盼已久,然而就在她和小伙伴们换上篮球队服准备开赛前,学校突然宣布比赛取消了。原因是临时发布的空气重污染预警。

市环保局在调研中被该学生“怒怼”:空气污染预警你们不能提早一点发布吗?她希望“空气污染预警能够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测未来7天。”市环保局局长寿子琪向她承诺, 尽最大努力向这个方向迈进。

这名小学生的失落心情可以理解,主动“怒怼”环保局,也足可见其真诚直率,值得点赞。不过,从现实和专业角度来看这份“怒怼”,不免有些天真,有些夸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过度苛责”。

“怒怼”背后的关键,是空气污染预警的时间问题。其实,空气污染预警目前仍处在一个研究发展的阶段,预报预测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有多重因素需要兼顾和考量,具体的判断与取舍也非常考验预报专业人士的经验和水平。

现在一般采用的预测24小时空气质量的办法,能保持一定的准确性,已属难得,但也不排除存在很多变数和隐患。近日亮相的《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中,也只是明确今后重污染预警将提前至少一天发布。这是基于现实和科学的切实考虑,是科学严谨的态度,也是对24小时预测靠谱准确的一种要求和期许。?

虽然就现在技术条件来看,预测更长范围内的空气质量也可以实现,不过要认识到,预测时间一长,污染源和具体气象条件等因素的不确定性便会加大。如此,污染情况的变化和大气对污染扩散传输的影响都相对难以判断,最终预测的准确率也会降低。有专家表示,超长持续污染难以精准预测,提前100多个小时的预测预报,准确的概率很小,甚至还得看运气。这样的预测,其本身的质量和意义也会随之大打折扣,这也是需要认识到位的客观事实。

也因此,那位小学生的“怒怼”和建议便没有太多实质性意义——当然,我们也不能对其苛责,毕竟小学生对污染预报原理与机制认知有限。相反,其关注民生、敢于直言的勇气理应得到肯定。不过,此事也告诉我们,在提出自身诉求时,要考虑实际、兼顾科学。

另一方面,客观困难虽然有,实际努力也要跟上来,毕竟对空气污染预警的要求是公众的“刚需”。比如通过夯实技术基础,借助大数据算法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成果,将之与天气预报相结合,研究探索更精准的预测,满足公众期待。

另外,天气预报的服务性还可以做得更细致。比如对预警启动条件进行优化调整,降低空气质量污染预警启动门槛,进而实现提前部署应急减排,更大程度缓解空气污染的程度。这样一来,虽然预警次数可能更多,相关部门的工作量要加大,但公众的健康却能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实现服务效果最大化。

其实,强化空气污染预警,也是新版《预案》的重要内容与进步。比如,对特殊人群的健康提示,增加“如有不适症状,尽快就医”;对应急响应期间工地、道路、堆场等冲洗作业频次进行量化;对重点行业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管控企业名单及主要管控措施进行了更新等。这些细化和规范,也是力求精准的体现。

不妨把公众的苛责转化为一份期许。正视问题,也要去看到环保预测部门的实际努力。注重科学,也要追求精益求精。正常的希望与期待是对环保预测部门的反馈,也是激励,助力其在空气污染预警攻坚克难、做得更好,最终落实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标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