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从传统媒体人转行做互联网分享经济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从传统媒体人转行做互联网分享经济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2023-05-10 14:56:27


我对友好的、人文的分享经济满怀期待,并预言它会在未来中国的田野上遍地开放。


作者|潘采夫




我是一只地道的互联网菜鸟,对传统媒体恋恋不舍的媒体人,却阴差阳错赶上了中国的分享经济浪潮,至今想来仍觉得不可思议。


2012年,我随妻子去苏格兰陪读,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那时一种叫Airbnb的住宿方式开始风靡欧洲,旅客不再住酒店,而是住在普通人家里,和房东同一个屋檐下。完全出于省钱的考虑,我们每次旅行都住进当地居民家里。


也怪了,那些我选中的房东,多是和我一样的闲人,有剧院经理、作家、DJ、大提琴手,还有精通港片的法国奶爸,他老婆是个演员。奶爸见我就大喊一声“CHOW YUN FAT!”(编者注:周润发),跟我手舞足蹈地聊港片。受那些房东们鼓舞,我回到苏格兰后,辟出次卧的上下铺,接待去爱丁堡的文艺青年和艺术家,所以订单不愁,房客中很多艺术家和艺术青年。那两年的时间,我一个旅居异国的专栏作家,为房客们洗洗涮涮乐此不疲,两年挣了8000多镑。


后来才知道,我干的就是分享经济啊。回国后去中国的“Airbnb”小猪短租工作,向人宣讲分享经济,回想起来匪夷所思,却又水到渠成。


在分享经济的海里扎了个猛子,尝到了甜头,也呛了几海口,再读程维、柳青写的《滴滴:分享经济改变中国》,尤其读到书中对“分享经济是什么”的思考,不由得感慨,原来无意中闯入的行业,是这么大的一盘棋局,这分享经济的魔力,不仅在经济层面,在社会层面,将引发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


这本书以滴滴为主要案例,讲述了中国分享经济的来龙去脉,短短几年,已然硝烟四起,遍地英雄。尤其滴滴和快的,滴滴与Uber的血战,将分享经济在中国的进程大大加快,也对中国老百姓进行了强力启蒙。我用软件打车时,看到十公里只收1元钱,也不得不感慨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令人敬畏的资本力量,互联网人的热血与“狼性”,令人瞠目的补贴,把困扰多年的打车难困境一举破解,把惰性僵化的行业管理体制冲垮,硬生生打出一块舞台,让分享经济之花遍地开放,这是专车领域对分享经济的一大贡献。


案例总是精彩纷呈,人物故事也令人澎湃,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看到了更深远的场景。书中归纳的分享经济五大驱动、三大基石、四低四高、四大效应,以及对分享经济2.0的透视,成为中国分享经济理论的收成。而对分享经济概念的正本清源,对真正的分享经济公司的鼓励,也体现了此书为推进分享经济这一新经济业态在中国良性发展做出的努力。


由于媒体人出身,我对分享经济的社会价值兴趣更浓,它作为一种“善”的经济方式,它推动社会信任的贡献,也是吸引我“下海”的原因。


我对社会转型的过程持悲观态度,但互联网在中国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我的观念。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伴随着实名制、金融信用体系的搭建,使中国的社会交往结构,出现了良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实名制的功劳,但着力更多、贡献更著的,是以互联网公司为核心的民间社会。互联网的技术和公司的力量,正用经济的手段改造着中国,使社会交往变得可信任起来,具有了向善的趋势。素昧平生的人们正在一个个平台上形成熟人社会。放心地陌生人分享自己的车子、房子,这在几年前可以想象吗?


技术真正驱动社会进步,它的奇妙在于,当你遵纪守法信用良好,你会得到应有的奖励,来鼓励人们做好人。智能手机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在偏远的乡村也能买到书籍和商品,城乡的鸿沟有了拉近的可能,互不相识也能够同居一室,而不必担心互相加害。曾有人预言,互联网技术会让人们变得空前冷漠,成为一个个孤立的原子个体,成为无法交流的怪物,分享经济却用一套完整的体系,推动着人们进行互信、友好的交往,这就是进步的、美好的价值观。


近年来有一个趋势,苹果、谷歌、facebook等公司受到人们的喜爱,挣昧心钱的公司会受到唾弃。“伟大的公司会自带价值观”,《创业维艰》中的这句话越来越被认同。在中国,原始积累的增长方式无以为继,后工业社会正在到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价值观将被抛弃,提倡正向的、美好的价值观公司,会赢得人们的尊重和喜爱。


因此,我对友好的、人文的分享经济满怀期待,并预言它会在未来中国的田野上遍地开放。


《滴滴:分享经济改变中国》

程维 柳青等著;张晓峰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


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权请邮件:smwnewmedia@163.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