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当自媒体变成404,请把更多的幻想留给电影

当自媒体变成404,请把更多的幻想留给电影

2023-05-10 14:56:27


电影的奇诡就在于,它能让报纸犄角旮旯的社会新闻变成入围金马奖的作品。

 

把新闻镜头换成电影镜头,就像匕首裹上了丝绒布。伟大的艺术也许能让遭遇尴尬境遇的人和事都好过那么一点儿。

 

不过,电影不是障眼法,即使没有了“单刀直入”式的正面交锋,它依然是人们寻找同理心,达到共情的催化剂。


文|尾煲粥


相比前辈,这一代调查记者面对的集体困境更为恶劣和啼笑皆非


“高中读《看见》,大学进新传。”


这本半自传体半社会纪实的告白书不知道“渗透”了多少热血青年。在通往新闻世界“正门口”转悠徘徊窥探的人,最终走进了“围城”。

 

“总是急不可耐的试图借自己弱小的声音表达观点,以自认为老道的双眼洞察现实。”“他们愤怒又骄傲,甚至搞不清戾气与锐气的区别。”这是“围城”以外的人对他们的评价。

 

说来也奇妙。曾经深深沉迷这门学科的人,入行5年后的微博简介却换成了“没有新闻理想的新闻民工”;为了达到认知平衡,或者掩饰落差所带来的自卑感,有时不得不用自我嘲解来开脱。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社会调查类新闻让我开始接地气,我想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可当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真实,生活从天堂贯穿地狱,也越来越让人难受”。

 

“这件事都是真的,只是我们没有报道。”

 

接触新闻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愤怒和恐惧。见证了世界的荒谬且不可理喻,却越想试图改变它。

“你必须承认新闻媒介在宏大的国家机构中的位置”

 

愿望从来不可能单方面实现。


如果你被封锁言论,那么一定是因为有损某一群体的利益。这和咨询公司的方案被“枪毙”是一个道理。比如一个饼干产品的策划。如果你想降低蔗糖的用量,降低甜度,这符合中高档消费者的需求,但有损蔗糖供应商的利益。


2017年11月18日,大兴区西红门发生的火灾后续报道几乎全因内容违规无法查看。事件本身没问题,。


意识形态层面对于新闻的管制,伴随极其严苛的审查制度,让一切言论迅速消失。

 

新媒体遇上了404这个神奇的数字。渴望现实中思考;小领域发声的自媒体人更多的感慨反而来自被封的无奈。

 

的确,读故事爱关注开头和结尾的人,很难体会中间过程的迂回曲折。这包括力不从心的心理斗争,体无完肤的精神磨难。


在混沌中寻求井然,还要在规则中脱束缚。说白了就是拿新闻的底子给你讲故事。


如果不以记者的身份做新闻呢?如果不用一种批评、鞭笞、声讨揭露的态度发声呢?

 

第一时间想到了电影。这是最可以虚化数据、虚构人物、虚拟现实的媒介。观者可以无限放大感官认知,脑补电影背后那个无边无垠的真实世界。

 

我们认可电影是媒体,场景是体验。它形式感强烈;它比新闻沉默却掷地有声。如同水中涟漪,一圈圈越扩越大,你看见了,就自己去回味。

 

愿意关照中国社会现实的华语电影越来越多。


2017年4月27日凌晨3点,26岁的作家林奕含在松山区家中自缢身亡。。仿佛趁热打铁一般(其实是水到渠成,时候到了),同年11月24日《嘉年华》上映。儿童问题首次一以贯之地被搬上中国内地荧幕。整部电影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梦露雕像同样源于新闻:广州贵阳港建造的巨型梦露雕像,半年后因为裙摆过高被拆除。新闻里梦露雕像被搁置在卡车上等待运走的照片成为电影里结尾部分的重要元素。


当然,所谓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不一定都有能够追根溯源的雏形。但同类题材和体裁的电影一定反映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


比如近期上映的《暴裂无声》,围绕一个孩子的失踪,讲述了身为矿工的哑巴父亲在追寻孩子踪迹的过程中,卷入不同人群利益纷争的经历。影片一黑到底,呈现出一个充满绝望与阶级冷暖色差的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影片里,底层人民是不被祝福的群体;中产阶级被夹在中间自私胆怯又可怜;而最荒唐可憎的由暴发户升级成的权贵阶级,到底还是在灰色地带里闷声发大财。


我们还在试探性地拓宽媒体的边界,谁也不太敢做孤胆英雄执意越线。

《暴裂无声》是幸运儿,他的创作者——青年导演忻玉坤也是幸运的。就像新闻人一样,你的报道广受好评,影响深远。观众因为你的产出而获得思考与反省的源泉。


然而,安战军导演的《原祸》就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电影没能上映,只在小渠道点映过两次,就悄无声息地被挂到某指定网站上通过下载观看了。《原祸》抓住一个典型的案例,试图对中国农村某些角落长期愚昧、落后进行一次人格批判。


提到农村问题,70%的人关注点依然停留在留守儿童、完善基础教育、精准扶贫这些“形而下”问题上。这部影片已经“超前”到了农村人口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即使它是真实的,但冷门、边缘未必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马克.吕布似乎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引:我喜欢离家出走,摆脱一切束缚。尽可能近地去观察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生活的一些事件。但这种观察不仅仅是出于好奇,更是我看到了哪些启发我灵感的东西后迸发出的热情。我喜爱在混沌中寻求井然之时,那些视觉之上的惊喜和转瞬即逝的快乐。


每个群体,某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苦难深重和当务之急。所谓的同理心也是在不停的体验和磨砺之后才能获得的。


最后,不如像西西弗斯一样,大胆承认生活的荒诞,在徒劳无功中表达对生命的热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