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自媒体的“死亡笔记”:逝者如斯夫,不舍清明

自媒体的“死亡笔记”:逝者如斯夫,不舍清明

2023-05-10 14:56:27

认祖归宗,这是中国人割舍不断的情结,乡土中国,在清明这一天得以重新恢复亮色,,最后一次归故里多在清明。


祭祖扫墓,慎终追远,清明的温情敬意映衬的却依旧是死亡的讳莫如深。中国人热衷生命哲学,钟情爱情故事,常提衰老养生,却唯独对死亡三缄其口。


殡葬是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行业,据新榜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40个殡葬相关的公众号,没有宣传,没有广告,它们只是静静的诉说自己的故事。哪怕到了自媒体平台,也仍旧如此。社交媒体一片红海,内容创业者纷至沓来。而殡葬行业的运营者们,遭遇的则是更惨淡的现状:无人问津的推送页面、两位数的阅读、长期停更。


但是,也有极个别的例子,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 和公众号“苔原”就是极另类的例子。前者的运营者是一位只关注微博逝者ID的“网上入殓师”,后者是一群文艺青年,编写的“死亡”公号,每周整理发布“这一周有谁死了”。





 


没有运营,没有规划,殡葬公众号发展惨淡


多数殡葬行业公众号是从2014年年底,乃至2015年才开始运营,彼时微信公众号已然是一片红海。即便是较早开始运用公众号的“内地殡葬第一股”福寿园,也是2013年下半年才涉足其中,跟第一波自媒体人相比也是慢了半拍。


据福寿园国际集团企划中心总经理助理罗元元介绍,运营两年半,公司名下的订阅号“福寿园人文”有数千粉丝,服务号“福寿园”的粉丝数也大致相当。而这样的成绩,在行业公众号中,已经是不错的成绩。罗元元也表示,这样的成绩,已经达到了他们的预期。


据新榜统计,殡葬行业公众号阅读数为两位数的账号占到半数以上。同行“武汉墓地咨询中心”自2015年4月1日推送以来,到目前阅读数仍为两位数,惨淡都不足以形容其境况,到9月9日,已经是这个公众号的最后一次推送了。


漫无目的的公众号运营和杂乱无章的管理是惨淡的原因之一。如同“福寿园”这样,有自己的运营团队的在行业内近乎没有,然而福寿园的公众号团队也只有三个运营人员,分别为设计、文案、策划。而更多的,是如同公众号“91搜墓网”的情况,没有阅读数预期,没有运营规划,包括公众号的运营人员都相当不走心:“公众号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91搜墓网。”然而三位数的粉丝数,其中绝大部分关注者还是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91搜墓网”公众号的目的能达成几何?这是个问题。


公众号“贤恩生命机构”的总经理朱晨艳原本是从事婚庆的,即所谓红事,2007年,朱晨艳从红事转向白事,建立了国内第一支女子葬仪师团队。



“贤恩生命机构”总经理朱晨艳


 她曾在自白书中这样写道:“蓦然回首,匆匆那年,已做葬礼千百回。从当初只是不能接受传统的许多做法而踏进这个行业,到现在‘拼’得入迷,‘拼’得即使身边仍有许多人不能理解却还是几头牛都拉不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贤恩生命机构”是2015年2月才开始运营的公众号,这个标榜“share,用心多一点”的团队,希望用人文情怀与细腻情感,告慰每一段生命的远行。



 


“死亡”公众号:这一周有谁死了


4月4日晚9点47分,距离清明节还有几个钟头,公众号“苔原”本周的“这一周有谁死了”准时推送了。摘要是“太不幸了”,头图依然是漫漫长夜般的漆黑。从2015年8月30日推送第一期,“这一周有谁死了”一共推送了33期,记下近2000例死亡。



“苔原”每周日晚上9点多推送“这一周有谁死了”,风雨无阻


七个因相识于“人人网”的文艺青年,联手建起“苔原”,从2014年4月开始筹备,如今也快两年,积累了4万粉丝。他们用诺兰影片《追随》里的台词自我定义:“‘一个二十几岁,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往往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而一群这样的年轻人,往往会组成一个创作小组。”


“苔原”的运营者之一袁瞻告诉新榜,“我们就是一个小组。没规律,没要求,谁有空谁推送,甚至都不算‘运营’,也不在乎‘收入’,写着玩儿。”虽然现在“苔原”也因为“这一周有谁死了”这个栏目渐渐积累了一些粉丝,有了点名声,但是小组的成员们也不愿意去理会商业合作。


谈及开设“这一周有谁死了”这个栏目的初衷,袁瞻说“真的没有什么初衷”。刘书宇,是“苔原”的另一位小组成员,他是这个栏目的作者,也是他一开始提出的建议。2015年8月30日,刘书宇看到了一条12岁小男孩意外去世的新闻,也就在这一天,他向“苔原”其他成员提出,整理一个名单,罗列从上周日至本周六公开的死亡事件,每周日晚上推送。名为“这一周有谁死了”的栏目开始更新,反响不错,于是风雨无阻更新至今。如今每一期的阅读打开率都在百分之十五左右。



 


“网上入殓师”:每位逝者的微博都是一个世界


比起“苔原”的这群文艺青年,微博@逝者如斯夫dead 的运营者小林从2011年7月就开始了他“网上入殓师”的漫长征程。


在最初的微博中,他还加上了“本微博只关注灰暗的头像,阴气很重,施主自重”这样的惊人之语。现在,他已经把个人简介改成了“入殓,向死而生”,头像也由最开始的死神,换成了现在的日本电影《入殓师》中主人公在原野上拉大提琴的形象。



日本电影《入殓师》剧照


从2011年7月到现在,@逝者如斯夫dead 积累了19万微博粉丝,同时也开设了公众号“逝者如斯夫”。“当时只想做个不一样的东西”,小林说“想试试不宣传,不营销,不买粉,单独做个别人都没有的话题,能做到什么程度。”


在@逝者如斯夫dead 的微博里,哪怕再不起眼的逝者微博,都被小林平等地阅读,然后勾勒出一个“只属于他(她)”的样子。


开始的时候,小林在发布微博时只是简单的呈现逝者的年龄、职业、死因等客观信息,但后来,@逝者如斯夫dead 的微博中开始出现了博主的个人感慨。不过他不会做出任何道德评价。


每年4月1日,网友们都会纪念“哥哥”张国荣,@逝者如斯夫dead 也不例外,但是这一天,小林纪念了两个人,一半给张国荣,一半给了另一位也同样因为重度抑郁症而去世的小姑娘。“张先生,姑娘还小,就托您照顾了。她孤身一人,绝望太久,痛苦也太久了。愿你二人,重得往日欢声笑语,当我们见到星河灿烂时,也可默默微笑,怀念。”他在微博中“入殓”了这位小姑娘,也纪念了那么多人爱着的“哥哥”。




2012年去世的抑郁症患者@走饭 ,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是一条微博:“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四年过去了,还有人在这条留言下评论,或许从中可窥探到抑郁症患者们的苦楚,以及绝大多数人在想象死亡时的慌张无措。


小林曾经说每位逝者的微博都是一个世界,也许他当初走进这些个世界只是出于一份偶然,出于一份念头,一个念头或许并不足以改变整个世界,但是它正在慢慢的不知不觉之间的改变一部分网络生态。


也是当初不经意的一个念头,有了今天的@逝者如斯夫dead ,有了“网上入殓师”,没有那么多运营之道,也不会消费逝者,才能聚集这么多粉丝,一起悼念每一位有故事的逝者。


“苔原”的七位小组成员和@逝者如斯夫dead 的小林,他们并非从事殡葬行业,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选择在自媒体平台上平静得诉说死亡。


 殡葬行业不被关注,即便是到了自媒体时代,情况也并未迅速好转,对此,“贤恩生命机构”的总经理朱晨艳并不否认,因为不了解和害怕,所以有不客观的说辞以及想象,乃至于对殡葬行业有谬误,她甚至不敢堂堂正正告诉别人自己从事殡葬行业,当初运营公众号,是希望告诉外界,这个行业已经在发生改变。


一年下来,通过她和她的团队的努力,她觉得还是有了一点点成绩:“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同,包括业内业外,大家给我们很多反馈和鼓励、认同、尊重。”


- The End -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新榜热文


硅谷密探 | 正和岛 | 开始众筹 |

盗号骗局 papi酱 | 短视频风口 |

QQ百万粉丝 | 投资石榴婆 | 石榴婆说 |

特稿大电影 | 选题之源 | 视频自媒体 |

形势分析 | 阅读来源 | 政商参阅 |

 | 十万点赞 | 头条红利 |

本地号运营  |  爆文分析   |   投资观点  |

 |   经典案例   |  奇女咪蒙   |  迟宇宙  |

|  大数据   |  侵权投诉   |   鲁豫有约  |

  |   二次元IP   |   公号买卖   |   知乎  |

  展望2016 |  papi酱  | 局座”张召忠 |

白皮书 |  QQ公号 | 同名认证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