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大数据“杀熟”又“欺生”!如何避免被网络平台“看人下菜”

大数据“杀熟”又“欺生”!如何避免被网络平台“看人下菜”

2023-05-10 14:56:27

近日,有网民测试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老用户比新用户的价格高:

这是真的吗?于是,很多人走上了验证的道路:


什么是“大数据杀熟”?

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


也就是说: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


滴滴出行:从未有“大数据杀熟”行为

随着“大数据杀熟”这一话题引起热议,3月23日,“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发出该公司CTO张博在内网发布的公开信截图,配文称“‘大数据杀熟’?其实大家想多了啦。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信中称:

“滴滴平台上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创造用户价值是公司的价值观,也是我们做事的基本底线。


‘预估价’和‘实付车费’是两个概念。‘预估价’是为用户提供行前车费参考,会实时波动。‘实付车费’是根据每个行程的真实状况标准计费得出支付价格。”


对于造成“预估价”波动的原因,张博给出三条解释:

● 第一,每个行程的预估价是根据乘客定位、实时路况、预估行驶里程、时长计算预估的。这些变量都会影响预估价。其中,路况是最复杂的变量,变化非常快。


第二,“滴滴显示的预估价金额=预估价-优惠券抵扣金额。有一些网上的案例对比忽略了优惠券抵扣金额,因此造成误解。


第三,乘客发单时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复杂的,这都会影响用户的定位信息。即使同名的起点和终点,也会受GPS精确度影响,最终经纬度坐标产生细小误差,从而影响预估价的估算。


网民对此仍有质疑

在“滴滴出行”的官微下,一些网民评论表示自己亲身经历过“杀熟”,对此番回应并不买账。并且,网民提出了“导航绕路”、“同时同地打车但两人的起步价格却不一致”等新问题。记者就“滴滴如何利用客户行程大数据”、“对‘大数据杀熟’的态度”以及网民新提出的问题等对“滴滴出行”的公关负责人李敏沟通采访,但截至发稿前,“滴滴出行”并未给出回应。


“杀熟”又“欺生”

网络平台被曝用大数据“看人下菜”

此前,媒体调查就曾发现,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

微博网友“廖师傅”爆料称,他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预订特定酒店的房间,价格一直保持在380元~400元。偶然一次,他了解到该房间淡季的价格仅为300元左右。

《工人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大数据不仅“杀熟”,而且“欺生”

在某在线旅游平台,当用新账号预订机票时,系统默认勾选了30元的航空意外险;而用老账号进行同样的操作,该系统却没有默认勾选。


据了解,打车、购票、订房等消费领域往往价格变动频率高,凭借大数据对用户的识别分析,商家可以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提供“针对性”的价格服务。


“精准杀熟”有啥手法?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了商家“杀熟”的手法:

● 遇到举棋不定的新用户或消费较保守的老用户:

商家会抛出一个相对有诱惑力的价位,诱导网友注册和消费,先成功获客再说。

● 而对已经稳定的老用户和心甘情愿的“回头客”,大数据就没那么“客气”了。

系统会开出一个相对较高,但又不至于高得离谱而吓跑顾客的价格。因为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已经料定该用户虽然感觉“肉疼”,但价格仍处于其心理预期范围,最终还是会掏钱买单。


专家:此行为有违商业道德

涉嫌价格欺诈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工人日报》记者: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不同消费者实现精准识别、归类,帮助大家做出“最优决策”,这本是好事。但技术不用来服务用户反而用来“宰”用户,这种行为是可耻的。”


企业利用掌握的消费者数据,进行差别化和个性化的营销或者服务,应以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为前提,然后才是追求企业自身的更多回报。



《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指出:

“从深层次上说,大数据使用引发的几次公众信任危机,与人们对于技术运用的期待,是一体两面的。当网约车踢出了黑车,当12306挤出了‘黄牛’,全社会已经倾向于相信:新技术的使用,不仅能让社会更有效率,更可以激发诚信透明的商业伦理和商业文明。这一份期待,也当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商业自觉与技术伦理共识。”

有关专家则提醒消费者,在网络平台上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切忌盲目冲动。如果对价格的真实性有所怀疑,应多方对比,避免花“冤枉钱”。



来源:人民网、工人日报

新媒体编辑:张经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