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医生大 V 淼哥:不是自媒体不行,是你的自媒体不行了!

医生大 V 淼哥:不是自媒体不行,是你的自媒体不行了!

2023-05-10 14:56:27

在11月18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医院宣传年会之平行论坛一“医疗自媒体的内容创新和迭代”中,医疗自媒体大 V 刘淼哥说道:“当前自媒体生态环境逐渐恶劣,运营举步维艰,但对于我们医务人员而言,这是一个逆袭的好机会。”


作者 | 大鹏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近年来,随着医疗自媒体队伍的不断壮大,医疗自媒体在维护行业形象、普及医学知识、促进医改进程发挥了积极贡献,并且成为传播科学知识、传递卫生政策、发出医者心声、架构医患桥梁的重要生力军。


但是,医疗自媒体如何常做常新,出现公共危机时,医疗自媒体又该如何应对?在日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医院宣传年会上,大会平行论坛一“医疗自媒体的内容创新和迭代”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新闻学院教授郎劲松、"淼哥故事会"运营者、北大深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淼、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编张弛和澎湃新闻记者吴跃伟等4位嘉宾分别就医疗新闻如何报道、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以及增强传播力等问题“传经送宝”,让与会者们深受启发。



郎劲松:医院一直是新闻的富矿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新闻学院教授郎劲松,在分论坛上做了题为“媒体视角下的新闻事件传播与对策”的演讲在她看来,“国外记者必须蹲点的地方就是警局和医院,因为这两个地方一直是新闻的富矿。”


“医疗卫生事关生死,而且矛盾焦点特别多。因此医院里突发事件的关注度也特别高。”郎劲松表示,正是因为如此,医疗新闻的报道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个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出突然,而此时我们能提供的信息又特别有限,这时候往往流言四起。一旦产生虚假事实,就会对我们的舆情应对产生不利影响。”


在郎劲松看来,医疗领域的突发事件,往往引起信任危机。“信任危机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信任危机,要想再缓和甚至重建信任,就比较难了。因此,要及时做好舆情的应对。”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部新闻学院教授郎劲松


诚如郎劲松教授所言,目前很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传播十分活跃。而对于医院的宣传者来说,医疗自媒体如何常做常新?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刘淼:不是自媒体不行了,是你的自媒体不行


“自媒体到底还行吗?”对于这个话题,淼哥故事会主笔、北大深圳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刘淼显然是很有心得。


“自媒体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但这不一定就是坏事,也有好的地方。虽然不好的地方是,随着用户的关注度转移,公众号的价值会没落;但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变少,蓝海之中,大家鱼龙混杂;退潮之后,只留下贝壳。”在刘淼看来,这是一个遴选的过程。


“当前自媒体生态环境逐渐恶劣,运营举步维艰,但对于我们医务人员而言,这是一个逆袭的好机会。”刘淼认为,“自媒体的写作,要形成自己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首先,你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其次,坚持自内容优质,态度认真;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


淼哥故事会主笔刘淼


张弛:让人性成为医学传播最闪亮的星


在医疗界,诸如《人间世》这样的医疗视频往往能引起巨大的传播力,彰显医疗界真善美。如何做好有传播力的医疗短视频,也是医疗自媒体的必修课。


“2016年,作为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战略之一,我们团队开始尝试做一个叫做医聊家的短视频产品。为了做这个产品,我们详细调研了好几家三甲医院,策划了300个拍摄选题,覆盖了大量常见疾病,流量也比较快冲到了1500万。”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编张弛在论坛上表示,但那以后我们开始产生了一个困惑,在一个流量爆炸的时代,我们作为一个媒体,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医学传播?


“单位同事制作的大型新闻纪录片《人间世》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人性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标杆之一。”张弛坦言,“有时候我们也会讨论,为什么中医看起来医患矛盾没有西医那么多?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门具有古老历史的医学系统,在面对人性时真的很有一套。不过,从另外一方面讲,人性的弱点有时也会成为传播的黑洞,比如疾病会经常具有社会学的意义,而让患者背上包袱,反而效果不好。”


“综合这些新的考量,我们在接下来的内容生产中,尝试关注疾病科普中的人性故事,让人性成为我们医学传播中最闪亮的星。这颗星终有一天会照亮我们前行,不至于让从业者在流量时代中迷失方向。”张弛如是说。



上海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编张弛


吴跃伟:医疗事件发生时要及早发声


谈及医疗新闻,不能不提到澎湃。在当天的分论坛上,澎湃新闻记者吴跃伟就“澎湃”如何报道医疗新闻进行了演讲。


据吴跃伟介绍,2014年7月,澎湃新闻正式上线。沿袭《东方早报》的犀利风格,澎湃新闻刊发了一系列重磅稿件。医学新闻在澎湃新闻被归入大健康领域,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事件(如H7N9)、医患关系、医疗事件、医学研究进展、医院医生工作等。


澎湃新闻非常关注频发的伤医事件,希望通过及时地报道,促成卫计、宣传等多部门的重视。从读者的角度思考,感人至深、极具传播力的医学报道兼具可读性和信息量。捕捉医院工作日常中的点滴,通过细节呈现更多医疗工作的场景;医院宣传部门可以及早建立媒体记者微信群,在医疗事件发生时,及早发声,传递真实的信息,避免恶性事件的发酵。


澎湃新闻记者吴跃伟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zhikutougao@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