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热门排行 >你知道传统媒体记者,转战新媒体的两大优势和两大局限么

你知道传统媒体记者,转战新媒体的两大优势和两大局限么

2023-05-10 14:56:27

文丨席郁兰    来源丨南方传媒研究

原标题丨不同载体上的采访与写作


前言:我们知道,在期刊、杂志、报纸、网络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上写稿的方法和风格是不同的,一些传统媒体记者转战新媒体,在写作过程中会有很多不适应,明明很用心写的文章,读者反应却平平。


本文作者也是一名传统媒体记者,在给新媒体供稿的过程中,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她认为,要发挥自己的两大优势,同时敢于打破两个局限,具体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今年,我开始尝试给新媒体供稿,我的意思是纯粹为新媒体采访和写作。以往偶有发表在杂志稿件摘录于新媒体,不算在我所谓“供稿”的范围。


我第一次为新媒体供稿大约是在两年前的深圳制汇节,当时并没有媒介载体不同的意识,几乎是照搬了传统媒体的写作方法,不过是段落更短一些,图片更丰盛一些。收获不佳,阅读量1万不到。当时即有一种感叹,新媒体的迭代速度太快了,今天的稿子,明天就没了。杂志不一样,它一直在你的书房,只要你翻阅,它会一直在。


今年的这个选题是关于杂志视频部要做一个24h书店的微型纪录片,拍摄的是广州某24h书店,纪录片发上新媒体需要配一篇文字——且不能与纪录片中的内容重复——因为那是无意义的,于是让我去写一篇。关于这个题材,此前已有一篇阅读量10万+ 的《24h书店里的深夜弃儿》,这个书店自己也有微博、公众号、对顾客的采访挖掘等等。


很难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开辟一片新天地了。怎么办?我们列出了几种方案:找一个好玩的角度,写出一碟配菜,比如《24h书店里的24个秘密》,或者《24h书店里最出人意料的N个瞬间》等;找到一个读者,从头到尾讲他在这家书店里的成长。


鉴于第二种方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个人不能是书店的工作人员,因为他有书店的立场,那么该是谁?经过采访询问,与书店联系咨询,发现这里的读者是阶段性常来,可能过一段时间便再也不见踪影,所以第二种方案并不可行。


只剩下第一种方案了。Anyway,要找到N个有趣的小菜,就得去书店慢慢发现,这种需要找到一定数量论据的题目,更是如此——找到一两个有趣的素材,根本交不了差。


于是,我在一周时间里去这家书店刷了3个夜——周三、周五和周六(因为书店的白天都大差不差,24h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晚上)。我先从店长、店员、书店品牌部工作人员入手(因为他们的创始人那期间不在广州),了解他们知道的书店有趣的细节,关于顾客的,或者书店设计上的。然后请店员推荐店内顾客中有哪些熟面孔,再去打扰这些人。剩下的就是随机采访,坐在我身边、对面以及背后的客人通常最先“遭殃”……



随着采访的深入(采访了大约15个客人),我发现了比书店细节更有意思的方向,就是那些刷夜的顾客。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的属性,即处在某些关键的时刻,试图为一些重要的事情专注起来,比如准备考学、考试、学习创业、专注写一篇文章——只有黑夜,黑夜的书店提供那种专注的环境——这是与《24h书店里的深夜弃儿》不同角度的内容。


那篇内容采访了创始人,写了在书店里流浪、无处可去、无家可归的灵魂。而我见到的是更日常的景象,他们不是走投无路,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不同的黑夜,沉浸的黑夜,可以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关闭社交,关闭语言,关闭手机(书店不提供wifi),去做一件需要专注做的事情。


于是我调整了稿件的重点,我想描述这群刷夜的人的状态,这不是一种常见的状态(我们常见的黑夜状态是在酒吧或者什么吧里休闲,或者是白天的延续,依然忙着白天在忙的事),它值得被描述。


我写了一篇推送《我在24h书店刷了3夜,只为看清那些不睡觉的人在干嘛》,在正文中写了我采访到的几类人——准备考试的学生、给自己充电的创业者、无所适从只好来这里似乎是学习似乎是安慰的失业者,第一次为自己的决定做准备的少女、赶稿的媒体人(不是我,是另一位媒体人)……写了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遇到的问题,他们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在做这件事。


当然,之前的配菜方案也没有浪费,文末彩蛋,我仍列出了在书店发现的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厕所放的书《屎的历史》《格调》,白天客人的书单和晚上客人的书单等等。


这篇推送当天获得了3万+ 的阅读量,已经是我们公号当月最高,如今再打开有4万+。


我知道这比起随手一篇10万+ 还差得远,但考虑到自己是第一次尝试,我没有责备自己,我试图总结我们传统记者(我从业五年一直在纸质媒体)在为新媒体供稿时的一些优势和局限,供讨论。



优势之一,是我们采访的能力。


新媒体的采访方式是比较轻巧的,找到几个人,网络上,问几个关心的问题得到答案,立意成立、例子充足,成稿,配图,排版。


传统媒体的记者当面采访经验多,他不聊一两小时不好意思结束,比如今天采访的话题是在书店有趣的经历,顺便也会聊聊你哪里人,第一次去书店多大年纪、去的哪个书店、看了些什么书,特别喜欢谁的书等等,不敢说深度很深,至少维度会比较广。


我们习惯了抓到一个人就尽可能了解到多的关于他的信息,狭隘的想法是,看他身上有没有别的亮点,下次别的选题可以再采访他。鉴于这样的信息采集方式,我们很容易找到更多意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完成一篇预定好的题目。


优势之二,是我们没有时间的压迫。


我与新媒体的同事聊天,总感到他们的匆忙,他们被时间推着走,每天十二点要推送。这是比日报更恐怖的节奏,因为日报记者也不是天天交稿,而且记者只负责写稿不负责编辑。


我们新媒体的同事得自己选题自己写自己编,操作时间平均周期是2 天。2天意味着什么?今天定好的选题,后天中午就要推送。加上联系采访对象的时间,实际琢磨采访的时间非常有限,更别提写稿了。


我们传统记者有这个习惯,想好角度再切入采访,采访前准备,采访中调整角度等等,那因为我讲的是供稿的情况,而不是全职做新媒体记者的情况,所以我们没有时间的压迫。我们可以继续用传统的时间轴去打磨我们的东西。


局限之一,我们容易端着,容易以“客观描述”“不带感情”“隐藏观点”等经典的新闻原则要求自己。


我个人认为,这种原则在严肃的新闻里当然必须遵守,比如社会新闻、学术新闻、,但在新媒体的一些生活题材上,则可以放宽。


比如当你要写这个夏天的流行趋势,你写“某月某日,某资深时尚学者表示,这一季度……会是新的流行元素”——这太奇怪了,你肯定是细化地列出每一种流行元素,找出图片,找出电视剧或者明星的穿搭,配上点评,然后以顾问或者作者的形式给这位观点的提供者以署名。我想后者是更容易消化的、更友好的表达方式。


同样地,在书店这题目上,我一开始也相对严肃,一个个写书店里刷夜的人。但这存在一个问题,文章放在微信,放在手机里,很难进入。你是读者你也很难进入一篇开头是“凌晨,书店里还有30人,创业者XX 捧着一本《XXX》坐在窗边……”



为什么?因为读者感觉不到跟他自己的关联。所以在这篇推送里,我从标题到开头、结尾,都没有隐藏自己。我标题即说出了我自己也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疑问——那些彻夜不睡觉的人在干嘛?并且我以自己的疑问出发,描述了“我”对夜生活的想象,和看到真实景象后的震撼——以吸引读者跟着“我”一起去看那些人在干嘛。


一个个案例走过,最后“我”得出了我的结论,他们专注,他们迷茫,所以他们在沉浸地安静地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从书里寻找答案。这个“我”未必是真实的我,它是一个角色,像是维吉尔一样引领读者进入文章,仅此而已。


局限之二,我们传统记者受到的训练是不要作出结论,呈现多重观点,让读者自己下结论。这在新媒体行不通,或者说在很多话题上行不通。


比如我们说这一季度的时尚,A先生认为是ABCD元素,E先生认为是FGHI元素,你如果都列出来,会无穷尽,读者也会一头雾水。你到底在说什么?


如果我们看一些阅读量成绩很好的文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以自己的观点取胜的,当然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代表个人,而我们代表媒体。可是有的题目,就算是一些媒体上的文章,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谈电影,谈书籍,谈某个很火热综艺节目,如果你没有观点,那么这篇文章要说什么?要重复一遍剧情、节目内容?


就书店这个题目,如果你没有观点,就会变成15个非常平白的案例,创业者在看什么书,备考者在看什么书,媒体人在这里赶稿……so what? 手机读者不会去思考这些意味,他只会骂你——你在说什么鬼?浪费我的时间!


不过,说到底,还得看题目。如果下一个题目是某个人物报道,你说得天花乱坠(他是个幽默、笃定、对自己有清晰认知与规划的人blablabla)都不如一些事实、故事以及他自己的言语有效。这时候,又是传统的方法论有效了。否则读者又会骂——我们要看他自己说,谁要听你说?浪费我的时间!


(作者系城市画报记者)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有线电视用户不再续费背后的真实原因

十八大以来,近30位社长台长总编出事儿

为何当代女性形象如此贫瘠

把观众按在沙发上的都是什么套路

《我的前半生》50句扎心台词

被央视和无数明星点赞的“黑幕”片被禁

娶个在媒体工作的女生吧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有关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每天受到20万品质人士关注,年阅读量超过五千万人次。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沟通等活动。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圈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