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那些盲目跟风进入新媒体领域的创业团队,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盲目跟风进入新媒体领域的创业团队,后来怎么样了?

2023-05-10 14:56:27

关注我,你就已经开始变得有思想了!

唠叨唠叨新媒体

大号的成功运营给了我们太多诱惑,

于是很多创业团队

纷纷涌入新媒体大潮之中,

臆想争夺最后的那么一点红利。



这些年新媒体一直经历着洗牌再洗牌,从符合大众阅读习惯的十点读书的兴起,到以咪蒙为代表的小众化品味公号的异军突起,新媒体逐渐从大众视角转入垂直、精深领域。


红利期,红利期,还是红利期。大号的成功运营给了我们太多诱惑,于是,很多创业团队纷纷涌入新媒体大潮之中,臆想争夺最后的那么一点红利。



01


2016年初,朋友3个人准备效仿十点读书做一档阅读类公号,为的不是转化,只是简单的成为流量大号。于是,2个编辑1个设计外加几个老总开始了新媒体创业旅程。


起初他们以原创为目标,每天发文,并在自己的朋友圈散布,效果还是不错,粉丝从50到500,再到5000也就是一个月的事儿。


可是,到了5000之后,推广明显有些乏力,因为是初创公司,那种热血情操让他们觉得推广一定是不用花钱的事儿,于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地转发,而效果并不理想。


2016年底,随着更多小号的异军突起,朋友的公号也走入了瓶颈期,有粉丝无流量无互动,于是,他们开始琢磨是不是向线下转化,毕竟线上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线下的真金白银才是王道。


于是,从大众化的情感阅读转为某个情感家庭服务类公号,并且提供一系列线下服务与售后。


这一转化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引来了投资,强势金融团队的入驻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因此,团队开始招募新人并不断衍生新的业务,一项一项的累积,最终拖垮了整个公司的资本运作。


2017年,他们经营的公号正式下线,公司继而宣布破产。


其实,单纯的做新媒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首先你效仿大号,并没有大号的运营资本与资源;其次最初定位不清楚,容易造成粉丝不忠诚甚至掉粉;第三,垂直、精深并没有错,只是你必须对你所精深的行业领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一将功成万骨枯,新媒体这几年的现状就是这样。



02


另一个例子也是一样。一个零售界的成功商人,我的朋友,2017年也踏入到新媒体创业领域。


最初,核心几个朋友与他商议的是搞一个零售领域垂直的公号,用新媒体带动粉丝流量,用体验式的文章来转化购买率。


整体策略是,首先用线下成功的资源引流线上,带动公号品牌推广,然后再用新媒体的资源建立社群运营体系,从而带动线上商城与线下商铺的转化,其实思路还是可以的。


于是,2017年5月份公号正是上线。起初平静如水,但问题是流量不够,半原创的软文以及产品式的文章并不能引起大众读者的共鸣,因而粉丝转化率低的可怜。


之后,核心团队又在策划用活动来吸粉,一场两场三场搞下来,产品转化率依旧很低。


运营3个月之后,主创要求改变公号风格,用原创来带动流量,文章类型不受限制,领域无限扩大,至此运营半年之后,公号正式倒闭。


其实,如果一开始就走垂直精深的路子,主打零售领域,将最初线下转化为线上,似乎也可以异军突起,但致命伤就是变来变去,太过重视吸粉,而吸到的粉丝又不够垂直,从而派生出太多的僵尸粉、无用粉,产品怎么能够卖的出去?



03


有人在新媒体创业过程中太过重视粉丝、流量,而忽视了专业性,于是文章涉及内容太多,最终不能坚持;有人相信以原创为核心,坚持内容为王,推广只是简单的转发,于是最后死在流量上;等等等等,等等。


其实,在笔者看来任何一个行业,之于经营而言都需要盈利,只有盈利了你才能活下去,所谓情操、文化、理念等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要么你就是为了搞一个公号抒发情感、发表见地,比如我这个深白浅黑,不盈利只玩玩;要么你是为了带动线上或者线下商品的输出,那就必须严肃、认真的搞下去,舍弃毫无用处的情操感,摒弃哗众取宠的价值观,购买率的转化才是王道!


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转化购买率呢?这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其实方式方法有很多,花钱的,不花钱的,费神的,或者不费神的,但至少你得有一颗做事业的初心,并且有一颗坚持不懈的恒心,还要有一颗能够随时承受掉粉危机的大心脏才好。


要知道,虽说变则通,但有时候太多变化反而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最初的理想目标!


文中故事部分虚构,

请勿对号入座!


深白浅黑

一个有态度的伪文青自媒体。

墨语墨言,

莫问世间,

片刻感动,

愿心安然。


by.深白浅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