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媒体人加班致病最高补偿5万!中国记协给你撑腰

媒体人加班致病最高补偿5万!中国记协给你撑腰

2023-05-10 14:56:27

本文共 1293 字

烧脑指数:★★

阅读大约需 4 分钟


媒通研究员  丁鳗



新闻工作者过劳死、患职业病、因大病导致家庭困难的情况逐年增多,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某媒体人不幸离世或身患重病的消息,传媒甚至成为不少人心中的高危行业。

 

为了更有效地兜底,上个月,中国记协修订了《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实施办法》,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修订内容主要有四点:一是适当扩大援助范围;二是区分援助情形;三是删除一个“除外”条款;四是细分援助金等级。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因夜班、加班等罹患重病的新闻人纳入援助范围。”

 

某种意义上,传统的新闻媒体工作尚属于劳动密集型,其强度和压力来源于字字或帧帧都要亲力亲为的工作性质。“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活比驴累”,这一自嘲式画像,传递出几分凄凉的气息。


Manpower Group早前发布的一则报告称,为了挣钱养家,中国有18%的年轻人愿意工作到死。而即便在这样一个普遍强调“努力、奋斗”的社会,媒体人的辛劳程度依然是令人震惊的。美通社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477名中国媒体人中,有超过八成的人表示处于加班过度、应酬过多、三餐不定和作息不规律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具体讲,在新媒体机构,编辑轮番值夜班的现象已经很普遍;报社总编室的夜班编辑、美编和校对们,更是几乎每个月都要上超过20天的夜班。可以说,新闻人对于熬夜加班的恐惧已经超过熬夜加班本身。

 

更令人忧心的是,因夜班、加班等罹患重病乃至猝死的,不乏其例。熬夜加班时常与死亡捆绑在一起,构成了一道颇为悲怆的时代命题。仅媒通社记录就有多条案例,2018117日,新乡日报要闻编辑李云伟猝死;20171028日,苏州广电总台新媒体中心主任王干余心梗病逝;20171026日,南都晨报总编辑张鹏脑干出血离世……

 

这一背景之下,将因夜班、加班等罹患重病的新闻人纳入援助范围,简直是雪中送炭。

 

在修订前的援助办法中,明确规定援助条件为在新闻采访报道工作中因公殉职、身体伤残等。但近4年来情况有变,根据中国记协的调查,每年因采访报道伤亡的其实只有极少部分,而因为夜班、加班工作等情况罹患重病和病故等情况相对较多。

 

换言之,熬夜加班比采访报道更伤媒体人。现实案例和常识也都表明,夜班、加班确实更容易致病或致死,故此,将这一条件纳入成为援助范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于在物质和精神上为相关媒体人构筑了一道防线,契合当下新闻传播工作的基本状况——工作时间不固定,加班熬夜成常态。否则,许多标准不好把握的因公殉职案例,都得不到援助项目的补偿。

 

此次记协也扩大了援助对象范围,那些没有持证或没有合同聘用的广义新闻工作者也可能获得援助。更值得关注的一个变化是,修订后的援助金由三个等级增加为五个等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这便意味着,媒体人因熬夜、加班患上重大疾病,最高可获得补偿5万元;诸如过劳死这样的极端案例,应该也符合因公突发疾病去世这一情形,至少可获补偿10万元。如此细分援助标准、等级和金额,有利于加强针对性和操作性,扩大援助项目的覆盖人群,同时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议纠葛。

 

当然,援助项目终究只是事后补偿。如何有效降低因工作患病或猝死的风险?如果在制度安排上做出更人性化的调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弱化夜班对人体的危害?这些始终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与思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