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媒体聚焦】我说,你对扶贫工作 ,可能有什么误解

【媒体聚焦】我说,你对扶贫工作 ,可能有什么误解

2023-05-10 14:56:27

“国家政策大大的好,,

最坏的就是几个村干部。”

这是乡里一位基层村书记,总结老百姓现在的心态时,

常说的一句话。

简直道出了村干部和老百姓共同的心声。

明明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样样都在努力改善,

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也在如火如荼发展

可为什么干群关系还是如此紧张? 

“国家有哪些惠民政策,我是不清楚呀”

“政策都是好,可是我就是一样都没享受到”

“凭什么张三那么好的条件都是贫困户,我却评不上”

“木房子都要垮了,村干部不闻不问”

“为什么别人修路不出钱,我这里修路还要老百姓集资”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可能是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些误解!

扶贫≠奔小康

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理想中的大中国,是条条大路通到家、卡卡guo guo都打得通电话、免费医疗和教育、老百姓们都有钱花……

理想很丰满,而现实有那么点骨感,

大家不要忘了,我们的祖亲还没有那么强大,

我们毕竟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你眼里只有自己家的通户路还没修,

自己家还没有自来水可以喝,

而我们面对的是全乡数万多人口,

和账户上有限的项目资金,

总得有个轻重缓急,不是吗?


前几天,一位宁波菇凉小伊

分享了自己在美国就医的经历

刷爆朋友圈

这位宁波菇凉在美国读书时,

突发胆囊结石,

去医院救治却被告知,

要等4个月才能做手术,

并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疼到崩溃的小伊,

选择了坐飞机回国,

结果半个小时就做好了手术,

而且医疗费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

所谓发达国家的免费医疗,

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腻害,

何况,

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请给我们一点时间。

“扶贫都是扶的几个关系户,

我什么政策都没享受到!”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进入贫困系统的六个流程:

第一步,农户申请。

农户向所在村委会提出申请。

第二步,。

村委会收到农户申请后,,逐户评议,以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

第三步,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

采取入户实地查看和走访周边农户的方式核实情况。

第四步,村公示。

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对初选名单进行核实,确认无“硬伤”后,在村里张榜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

第五步,乡镇审核公示。

乡对各村公示后上报的名单进行审核,反馈审核通过的名单到村进行第二次公示,并在乡网站或公示栏上公示。

第六步,市级审核。

再次公示无异议后,由市扶贫办复审认定,并在全市公告贫困户名单,在动态管理期纳入建档立卡系统。

要进入贫困系统的农户,

必须要通过对他知根知底的村民代表的同意,

现在各村还有驻村“尖刀班”,

都是州、市、乡各级单位派驻的骨干来进行层层把关,

一次又一次的公示,

就是要接受群众的监督,

排除“关系户”,

经过层层把关后,录入贫困系统,

你以为这就完了,

强大的大数据核查,

只要这户农户家中成员名下

有私家车、商品房、工商营业执照等,

或者家庭成员是国家公职人员,

都会一一反馈出来。


还有这期间,

各类市级、州级、省级和国家的督查组,

现在的督查组都流行暗访,

不需要带路、不需要陪同,

直接走访贫困户家和问及被帮扶的情况,

贫困户周边的农户也会进行走访。


再加上各类畅通的举报平台,

相信在反腐倡廉这么严厉的形势下,

也没有几个村干部还敢“扶自己的关系户”了吧!


还要强调一点的是,

就算贫困户已经脱贫奔小康,

但是他依然还在贫困系统中,

还是能够继续享受贫困政策。


接下来,小编还想说一件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就在上周,扶贫群里发来一条消息:

咱们乡党委书记张丽红在开群众会时,

他提出,我们老百姓要做“有志气、有德行、有良心”的

“三有”守法公民。

你们家饮用的水,可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它是干部们报项目、跑手续、做材料、搞协调……

熬灯守夜为大家争取来的;

你脚下走的路,

国道、省道、村级、组级,

也都是享受政策的一部分;

你拿着手机煲电话粥、看网络电视、忘我地刷抖音……

都是电力和通讯工人冒着生命危险

为我们建塔、拉线创造出来的,

这也是你享受到的政策。


请对干部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人心,都是肉长的!

“为什么别的地方修路都是国家出钱,

而我们这里修路,还要村民自己集资?”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小伙伴儿们心中的疑惑,以奖代补”这个政策,你需要了解一下:自然村的公路硬化,也就是3.5米的水泥路,补助标准是20万元 / 公里而实际平均每公里工程的造价是27万元左右,遇到路基不好的地方,可能接近30万元 / 公里的造价,也就是说,每公里,老百姓大概需要自己集资7—10万元对于通组入户泥结碎石路面公路补助标准是5万元 / 公里,而实际的工程造价大约是近10万元 / 公里,也就是说,要想公路修到你们家大门口,每公里大概需要自己筹集5万元

这项政策还有一个原则是:先建后补也就是等公路建成验收合格后,补助资金才会到账。所以,不要羡慕住在国道、省道边上的农户,也不要再抱怨为什么村里有的路,总是没有硬化,那可能是村民自己筹资不够,自己努力挣钱,出资出劳,改变家乡面貌,才是硬道理!

“为什么村里发展的产业,我不知道,

难道还要我们自己去村里问吗?”

是的,恭喜你,答对了。如果你还是抱着“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想法,那就真的out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来起作用。

在扶贫这个“大机器”中,贫困户自己才是“发动机”,扶贫干部顶多只是“催化剂”、“助推器”,在贫困户身上,用好、用足现有的惠民政策,为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和方案,才是我们的任务,具体的操作,是贫困户自己。

网上流传的这张图片,感觉特别形象,

一个不努力的人,别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如果都用“等靠要”的思想,等着干部把小康送进家门口,就不会出现像茅湖淌村刘绪友这种,从贫困户到致富能人、脱贫标兵的出现,自己到州内外学习、取经,挑着自己养的鸡,走街串巷跑销路;也不会出现像马林村王大银一样,哪怕只有一条腿,杵着拐棍,穿梭在山林间,自己挣来了房子、车子的励志故事。

脱贫,从来都是自己的事!

扶贫 ≠ 保姆式服务

这是小编经常在后台收到的留言,还收到几位有同感的小伙伴儿们的点赞

房屋漏水要干部管、窗户破了要干部管、甚至连家里灯泡坏了都要找扶贫干部,这些都是我们遇到过的问题,小编还亲眼见过,扶贫干部为一位五保户争取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因为程序需要,得先让他自己写一份申请,他说,我不会写。村干部说,那你找会写的人帮你写吧,我们村干部帮忙写,不合适。贫困户说,我请不动,我就只承认自己在最后签个名字,签个名字,名字,字,子,了……

扶贫,是“造血式”的扶贫,是为老百姓脱贫致富,谋出路、搞发展,而不是“保姆式”的服务,演变成“干部干,群众看”的怪相。扶贫干部的作用是真正激发贫困农民的内生动力,让他们全身心参与到脱贫工作中,为改变现状付出努力,这样才能真正彻底脱贫。

“扶贫是干部的事,关我们普通老百姓什么事?”

祖亲的繁荣昌盛,凝聚着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智慧与力量。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以上罗列的问题,

是在扶贫工作和微信后台留言,

小伙伴儿们常常问到的,

希望看完推文,

你能对扶贫工作多了一份了解,

同时,也能对干部,

多一份理解。

更希望,各位小伙伴儿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扶贫大业中,

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社会扶贫网

编辑:耿协金   李艳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