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中信200亿挺海航 部分自媒体报道却陷罗生门

中信200亿挺海航 部分自媒体报道却陷罗生门

2023-05-10 14:56:27

2月9号,海航集团和中信银行签订了一项200亿元的战略合作授信协议。新闻发布会当天,超过100家媒体、自媒体转发新闻,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上财经圈的焦点话题就是“中信力挺海航”。

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中信银行副行长杨毓、中信银行风控总监姚明都出席了签约仪式。从出席签约仪式的中信银行领导名单不难看出,中信银行对于海航这个客户高度重视。


警报解除  接下来看海航的调整

从消息的基本面来看,银企合作在金融圈并不是什么大事。,信息量不小。一方面,这200亿元的授信额度能够直接填补此前外媒报道的海航集团在今年4月可能存在的资金缺口(此前外媒报道一季度海航的资金缺口大概为150亿),剩下还有50亿,甚至还有更多资金用以其项目投入,给海航足够的辗转腾挪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中信银行的地位和背景不言而喻,此事更大的意义在于又一次传递了高层强力支持海航的信号。有媒体爆料,中信是唯一用国徽当公章的企业,其政商地位和历史地位,恐无人能及。

去年12月,彭博环球财经发布文章,笼统地称中信旗下公司表示,海航一家子公司商业承兑汇票在该行遇到兑付困难,现在看来警报已经解除。


自媒体罗生门  谁在说谎?

200亿授信的新闻刚发出,尴尬的不是外媒,而是国内自媒体。

去年底有国内自媒体拿着造假手段低劣的“电脑屏显”表格称,中信银行不再和海航合作。而中信方面并未有此动作,金融圈一度盛传,有人想要“做空”海航,。从去年11月到现在将近100天,始终无人“认领”这条新闻,倒是中信银行和海航集团真正又坐实了合作,让自媒体陷入“罗生门”。


海航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历史渊源已久。查阅公开资料会发现,2013年,双方就曾签署过合作协议,承诺三年内,中信银行为海航集团提供不超过100亿元综合授信,用于海航集团及其下属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等。现今,中信银行对海航集团增加授信至200亿元,足见海航集团在中信银行的评估体系下,是可提供战略性支持的优质客户。

虽然,当前外界对海航集团的质疑言论仍不绝于耳,但金融机构对海航集团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持乐观支持态度。除了中信银行,就在去年12月,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八家国内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驻海南的主要负责人赴海航集团洽谈2018年授信合作事宜。知情人士透露称,上述各银行机构在2018年将继续保持与海航集团的合作,目前这八大银行的新增授信还在陆续到位。已经有传言国开行、建行、工行等银行力挺海航并有实质性进展。

想要续写传奇,光靠自身力量只是痴人说梦,对于任何一个体量如此巨大的企业来说,未来种种发展,都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尤其是金融机构的强力支持。海航其实有着一批“铁杆伙伴”,关键时刻未因谣言蛊惑而动摇合作决心,而这是海航集团在未来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


境外资产浮盈和调整  海航底气很足

此外,笔者了解到,近期海航在密集调整和处置资产,但这些资产整体浮盈,一直给海航带来不少的账面收益。截至1月24日,海航在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的浮盈总额高达4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7亿元。其中,海航收购希尔顿集团上市公司25%股权,不到10个月,实现浮盈超30亿美元。收购德意志银行9.9%的股权,平均浮盈比例9.22%。这反映的是海航集团所具有的强大资产变现能力。

近日,有外媒报道海航坚持德银股份至9.2%,仍保持单一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海航将继续作为德意志银行的重要投资者,”为海航管理这笔投资的C-Quadrat Asset Management的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海航对德意志银行的投票权可能由于直接持股和金融工具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截至目前,海航已多次对外强调自身生产经营良好,长期发展乐观,但自媒体“流量党”的煽风点火和各路不明目的势力的参与,。这200亿的意义似有“拨云见日”,传海航在境外正在整合和退出国家不提倡的部分资产,这部分资产加上目前的授信,已经足够海航吹散迷雾,调整步伐再出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