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自媒体人如何正确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自媒体人如何正确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2023-05-10 14:56:27

我很小的时候,村里每年都会给贫困家庭发“救济款、救济粮、救济衣”。这些救济物质,多是城市居民无偿捐献给慈善机构。听说很多有心的捐献者,会在衣物内留下小字条,或写上一句美好的祝福,或是一句鼓励的话,或是一个收信地址,以便和被捐助者进行沟通联络,成就一段美好的故事。


我上四五年级时,家里给我领了一件很时尚的救济衣,那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衣服。平时我都不舍得穿,只有在走亲戚和拍小学毕业照时穿过。遗憾的是,在这件救济衣服口袋内,我没有找到捐助者的只言片语。在我的内心里,能收到只言片语的祝福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比衣服本身要重要的多。


这是我对公益、对援助最早的认识。


我对公益有进一步认知,是因为我的同学李伟标。李伟标字:孟仁,自称:土豆先生,我在公众文章中多次提到他。他曾经参加过汶川特大地震和雅安地震的救援工作,作为自愿者他也参与了灾后重建及义务支教工作。他曾经是爱心蚂蚁公益组织和小母牛公益基金组织的重要成员。、山区支教、公益事业方面,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经历最丰,故事最多的人。


后来,李伟标创建了《孟仁公益组织》,我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个公益组织还没有做过一件与公益有关的事,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公益活动的资金。于是这个组织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成了我们真正的理想。


关于公益,人们经常争论一个话题,是有了钱再做公益,还是没有钱一样可以做公益?


针对这个争论,我做一个延伸,或者说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没有钱该如何参与公益。


其实,在文章一开始就有了答案。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作为普通人我们可以把多余的衣物,通过各种组织捐献到尚且贫困的地方。现在很多小区的出入口,都有公益组织放置的旧衣物回收箱。我们可以轻松的将旧衣物放到回收箱。这样既可以节约自己有限的生存空间,也寄出去一份期待,一份希望。


那么作为自媒体人,我们该如何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做出一点贡献呢?


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全世界很多国家每年都向非洲地区捐献数量惊人的钱财、物质,但是,非洲人民却始终没能彻底摆脱贫困,其中主要缘由,一方面,那些捐献的财务被当地各级官员层层克扣,,真正到难民手中的财物,也是寥寥可数。另一方面,这些救济物质,只能勉强维持受灾人群的一时之需,却不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


因此,在中国,很多有捐献意愿的人,不愿意把要捐献的财物交给公益组织,他们更愿意亲临贫困地区或地震灾区,把钱财、物质亲自交予受灾人群。这样就大大加重了公益者的捐献难度。同样这些被捐献的钱财用完后,贫困依然存在,贫困者依然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公益者的使命,就是发现贫困的根源,发现并激发受捐献者内心隐含的能量。使其用自己的一个微笑、一幅涂鸦画、或者是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进而引起另一颗心的共鸣,从而产生传播价值。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的力量都不可小觑。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采用新的公益方式,就可以摆脱没有钱,如何做公益的质问。因为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图片,每一个视屏,甚至每一个涂鸦,每一个故事,都存在价值。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能影响到周边的人。


如果我们关注的对象是小学生,我们可以抓拍他们开心微笑的瞬间;如果我们关注的对象是中学生,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去写一篇关于爱的文章,或者是画一幅关于未来的画;如果我们关注的是年龄较大的老者,我们可以记录他们曾经的故事。我们可以把微笑的瞬间、把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把毫无章法的一幅画,把老者历尽沧桑的故事,通过我们的自媒体平台传播出去。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即使得到一分赞赏,得到一个点赞,得到一句带有鼓励的留言,这赞赏、点赞和带有温度的留言,都是属于他们。


为了这个看似理想化的事,作为自媒体人,我们可以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用我们的方式,让公益变的简单。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看、耳听、手写,用我们的心去感知另一个具体的生命。我们可以作为公益的连接者,让公益的受益者变成公益的输出者。


文末彩弹:想了解更多关于李伟标的支教事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连接。


推荐阅读:我的同学——李伟标(正面)

上篇文章: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


图片来源:得到APP

微信号:jianrenfc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聊天群,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见人风采口号:跑题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Could you do me a favor: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关注  

老板,再来一碗鸡汤:每个人都是一个载体,你的衣食住行,你的言谈举止,都是你的名片,都在定义你是谁?你要到哪里去?感谢你关注《见人风采》(∂ω∂) ——致:20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