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

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

2023-05-10 14:56:27

赋能成长互助社群

关注回复“美好品牌”

获取分享导师干货内容



Hello,我是同道雅集大管家村长。


昨天推送了风正一帆老师在第10期「同道雅集-美好品牌养成记」活动中分享的干货笔记,小伙伴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直夸瑾仔同学梳理得真好,仿佛重新上了一课,还没看的小伙伴可以拖到文末查看。


今天给大家分享第二位分享导师-乌鸦电影创始人陈波老师的干货笔记,找个安静的小角落慢慢消化吧。



作者丨剑飞

写作马拉松活动创始人

一个喜欢挑战极限的人

群坐标同道雅集-赋能成长互助 1群

来源丨笔记侠(ID:Notesman)



以下是陈波老师的分享干货,读这篇文章前,请先思考三个问题:

  • 你了解新媒体吗?

  • 新媒体“新”在哪里?

  • 你如何看待新媒体的发展?


第10期同道雅集分享导师:乌鸦电影创始人陈波

01

最好的创业时代


时间倒退20年,在座的任何人,哪怕是一个很牛的人,在这个国家发出自己的声音,对这个国家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但是在这个时代,在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写出一篇千万级阅读量的刷屏文章,阅读量远远超过广州日报10倍、100倍;都有可能做出一个刷屏短视频H5,去改变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甚至改变千千万万的人的命运。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虽然不是我们在座各位所创造,但是我们享受着这个时代最好的结果——这是最好的创业时代。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2

新媒体“新”在哪里?


新媒体,问题核心在“新”字上。传统媒体人进入新媒体领域未必能够比广告人在这个领域做得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前者很重视“媒体”,而不重视“新”。


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分成三个层级。

 

1)新的传播介质

最简单的变化就是媒介形式变成了手机屏幕,在这个变化当中最大的一个变化是所接触的媒体介质面积变小了。


传统媒体:有地图的旅行

新媒体并不比传统媒体高级,它的阅读体验在很多方面不如传统媒体,由于阅读介质变小,出现了非常多的阅读障碍。


传统媒体的阅读方式是给读者清晰地规划思维路径,用小标题的方式引导阅读路径,这是一种宏观的阅读方式,我把它称为“有地图的旅行”,你会很清楚自己的路径在哪里。



新媒体:没有地图的旅行

新媒体是从俯视的、宏观的阅读方式变成微观的、局部的阅读方式。传统媒体可以用各种方式迅速筛选我们感兴趣的资讯,而在手机上几乎没有办法能迅速寻找我们感兴趣的方向。


我在手机上随便截了一个公众号的两个短视频,视频播放时间条以非常微小的方式出现在手机上,即便用手指精准地拉动,滑动条能找到我们所关心的资讯的概率也是非常小的。


新媒体的“新”,面对阅读介质的变化而带来阅读方式的变化,传统媒体有比较好的纠错能力,一篇文章没有写好,受众有办法快速略过他不感兴趣的部分,进入他感兴趣的部分。


但是新媒体没有这个机会,新媒体试错的空间非常小尤其是短视频,短视频门槛之所以高,是由于读者或受众放弃获取资讯的几率非常大。


抖音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刚刚说的这个问题。每一个抖音视频都在10-30秒之间,用户在观看过程中纠错能力比较强,5秒钟就可以筛选出不感兴趣的资讯,快速跳转到下一个有可能感兴趣的视频的内容上。


抖音通过APP解决了新媒体介质变化带来的问题,使用户拥有快速筛选资讯的能力,这是它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做图文,还是做短视频,都要想清楚阅读介质导致阅读方式变化之后,你能做出什么对应的策略。


新媒体叫做“没有地图的旅行”,你失去了引导资讯路径的那个方式,在一个很盲目的情况下进入到新媒体资讯。


传统媒体的一个版面是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但我们用手机屏幕阅读时,每一个屏幕获取的是不完整的形式,图片可能只有半截,文字可能只有半段。


2)新的阅读方式

碎片化阅读、复杂的阅读场景以及获取资讯的读者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时间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心态的变化)。



碎片化阅读

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让我们公司同事去地铁上写推送。


只有在地铁上写推送,才能感知到读者阅读时的感受是什么。这样就不会写出一句话直接跨越手机屏幕两行的现象,导致读者可能在要下车时,这句话还没看完。


因此,我们对新媒体的写作方式有要求:假设你在微信公众号后台选择14号字,尽量一句完整的话不要超过25个字。


如果超过了25个字,意味着读者可能要换行,但是我们无法评估读者阅读这行字的场景是什么,可能在厕所里,可能在地铁上……这样的阅读场景下,写倒装句、双重否定句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要求所有的同事必须写简单的陈述句,像童话一样,写最简单的句子,尽量少用复杂的对读者有很高要求的句式和句型。但简单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技巧。


读者的心态

一个人在阅读传统媒体的时候,会给自己一个相对稳定的阅读或体验的时间,从而预设一个相对封闭的时间。


但新媒体时代,大家使用手机阅读时,很少给自己留一个5分钟不干其他事情。我们要随时做好读者的阅读或一个视频被打断的准备,要为读者的下一次阅读找到断点记忆的位置。


所以我们的推送会有大量的图片,平衡文字的排列方式,因为图片更容易让读者找到上一次阅读停下来的位置。


陈波老师正在分享:新媒体究竟“新”在哪里?


关于短视频选题最大问题就是:选题雷同。


我觉得中国匠人很辛苦,每天接受短视频的采访,都没时间做茶壶或木工了。做短视频的朋友好好想一想,过度泛滥的资讯,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问题。


我们每天在接受大量相似的垃圾信息,包括公众号也一样。


在一个没有相对宽松和舒适的阅读环境下,如何把内容做得有吸引力,留下断点记忆给读者,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3)新的传播方式

关键触发点

传统传播方式中,传播路径叫做扩散式的传播路径。


现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叫做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我们做内容的人期望信息能够触动关键触发点。


那关键触发点在传播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技巧呢?戛纳广告节的评审标准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新媒体一个重要的创作原则就是如何制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信息。简单说就是“啊!哦!嗨!”

当你看到一个信息的时候,

你会觉得,“啊!为什么会是这样?”

然后,“哦!原来是这样。”

最后,“嗨!”从意料之外能够回到情理之中。

 

两根线条

先是抛物线,这是传统媒体撩动读者情绪变化图,它有一个非常小的情绪点。开始慢慢起来,到一个情绪高潮之后,传统媒体要秀一下自己的文笔,淡淡地结尾。


新媒体,一步步把读者的情绪推到高点之后,毅然决然截断这个信息的输出。


哪怕这篇文章没有写完,这个短视频故事还没讲完,让它结束在读者的情绪最高点位置,这样很可能触发他转发朋友圈的冲动。


03

提问环节


提问一:

电脑端是否为新媒体要讨论的范畴?


陈波老师:

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资讯中心,这个时代的变化无法定义新媒体这个行业。所以,我个人不太看好过于庞大的媒体。


我认为今后的新媒体可能是这么一个趋势:

目前看是手机承载了移动的资讯中心,今后可能是穿戴设备;

家庭、办公场所里有一个固定的资讯中心,如小米的智能电视;

工作场景,电脑屏幕是资讯收集的中心。

我觉得不同的场景下有一个收集资讯的中心,可能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所以我刚刚说只是目前这个状况最活跃的确实是手机屏幕,我并不确定它是否正确。


全神贯注听讲的童鞋们


提问二:

在选题上有哪些技巧或心得?如何平衡大众关注的点以及小众的追求?


陈波老师:

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我是一个广告人,刚做新媒体时,没有关注过一个公众号,没进行过网上购物。我不懂新媒体,也不是很喜欢新媒体。


第一天做新媒体时,我找了一个行业大咖学习怎么做新媒体,他告诉我一个基本概念,叫做“用户画像”。


刚开始我沿着这条思路去做,但三个月后,毅然放弃了这条路。


我觉得用户画像是特别扯的方式:预设读者可能喜欢怎样的内容,然后做迎合的内容。但是逻辑上有一个严重的漏洞,你失去了你自己: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是无法长时间伪装的,伪装始终都会被人看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做选题的秘诀是:做你自己,做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不能成,一部分取决于缘分,一部分取决于你自己。


比如你自己的价值观和你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的看法,能否找到诸多知音。如果找不到,你就应该离开新媒体行业。


或许你是特立独行的人,你勇敢地做自己,忠于自己的审美,去做一件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做出来之后它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说明你能吃这口饭,否则就趁早想想其他的路。

▲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提问三:

小众号的价值如何?


陈波老师:

精准,忠诚,变现力强。


非常小众和垂直的号,如果有几万粉丝已经很好了,比如说像我们写电影,它必然是一个很大众的内容,这个时代没谁不看电影。


锁定一个非常窄的群体,虽然它带来的内容阅读量不会很高,影响面也比较小,但是它带来的用户非常精准,非常忠诚,你和读者的关系也会非常紧密。


如果有一天需要变现,这种垂直号的估值方式和大众号的估值方式是不一样的,当你做到十几二十万粉丝的时候就已经打开属于你自己的天地了。



— 点击图片查看其他分享导师好文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