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不买贵口红就是抠”
“男朋友不买包就是不爱你”
什么时候我们被自媒体这样的言论给洗脑了?
首先,为什么要把感情物化?
其次,为什么要在经济上依赖男生?
最后,谁告诉你贵的就是好的?
▲
不久前微博有个热门话题,是讨论00后用什么护肤品。
结果真的是惊呆了,00后都开始用la mer了,但令我震惊的不是他们,或者说他们的家长有这个经济能力,而是他们的肤质竟然需要用la mer了!
平价护肤品和贵妇级护肤品的效果确实有天壤之别,这绝不是logo带来的品牌效应,你不得不承认200块钱永远不可能达到2000块钱的效果。
但问题是,你的肤质真的需要这么高强度修复的护肤品吗?买la mer不该是为了证明你买得起,而是你的肤质状态刚好需要。
也就是说,la mer适合这样的人:1.负担得起 2.肤质特别差,需要它来进行高强度修复
然而,小红书上的作者们争先恐后的po自己的笔记,好像只有很奢侈的东西才会引起关注。自媒体呢,也把商品价格与消费能力、身份地位相挂钩。
▲
提到奢侈,其实奢侈已经不局限于彩妆与护肤品了,它贯穿在鞋、包、衣服、首饰等各方面,满大街(至少我的票圈是这样)都是Gucci酒神包、Lady Dior、Chanel……
如果你有足够的消费能力,随手掏出一张黑卡,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买下这些奢侈品,那没问题。
如果你没有充足的消费能力,但是真的很喜欢它,很想、很想、很想要它,然后在不降低自己正常生活标准的情况下,自己攒钱去买,那也OK。
但是,如果你没有充足的经济能力,也没有那么喜欢它,还要去买它,只是为了证明你买得起,那真的很low
那些人以为一只爱马仕包包就可以脱离自己原来的中产阶级,殊不知,上流社会不是被一只爱马仕包包定义的,这个世界不在乎你能消费什么,只在乎你能生产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