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月入百万vs月入5000 ,自媒体收入两极化加剧,内容电商成大势

月入百万vs月入5000 ,自媒体收入两极化加剧,内容电商成大势

2023-05-10 14:56:27

在刚刚结束的V影响力峰会上,新浪微博CEO王高飞提到了2017年微博自媒体的成绩单:自媒体通过微博赋能而获得的收入超过207亿元(去年是117亿元),其中内容付费收入13.3亿元。



内容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具备便捷变现的渠道。以内容为基础的自媒体在这个知识经济愈发流行的时代,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收益和关注。那么,如今自媒体的收入行业的收入现状如何,盈利模式出现了哪些变化,自媒体到底该如何适应新时代。


估值过亿vs收入不足5000  

自媒体收入贫富差距大


自媒体平台如火如荼的成长,在一些顶级自媒体年收入过千万甚至上亿的同时,却也有些自媒体人未能实现盈利,在温饱线上挣扎。自媒体的繁荣只是少部分人的狂欢,在这个行业贫富差距悬殊。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广告语言犹在耳,而如今这句话正逐渐成为现实,至少在资本市场看来,包括公号在内的新媒体平台内容创业的“钱景”未来可期。新榜记录显示,2016年里有超过110多个公开发布的投融资信息,共有21亿人民币给到了内容创业者。


其中不少头部自媒体公号估值极高。据了解,2016年7月底,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完成了由BAI(贝塔斯曼)领投的A轮融资,估值3亿元。 “餐饮老板内参”6月完成A轮融资,其估值在过去三年间从1000万升至2.5亿。财经和金融新媒体“金融八卦女”宣布,已完成1100万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1.5亿元。


20158月获得腾信股份1500w投资的关八,则是完成了从内容到IP的转化,去年9月,关八微信公众号订阅量达300w+,视频播放量近4亿,目前微博粉丝为480万,估值已经过亿。



同时,去年12月,美盛控股以2.175亿收购了“同道大叔”72.5%的股份,全面接手这个星座IP的衍生品开发和店铺经营;百度1亿元收购李叫兽的公司。首席娱乐官创始人陈妍妍也曾透露2016年营收数百万,2017年目标是千万级别。


此外,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一个粉丝数40万以上,平均阅读量10万以上的公众号头条报价从1.6万到3万不等,这个级别里知名度较高的公众号,如石榴婆报告、严肃八卦、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等,非头条价格均在10万元以上。而200万粉丝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号收费在10万元起跳,与此同时,一些粉丝数在上万人的微信公众号,头条文章的广告价格一般都在5000元起跳,而这些公众号还够不上大V级别。


 

这些数据都向外界说明自媒体从业者活的不错。但其实细究起来,并非如此。还有不少底层自媒体人在苦苦挣扎。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开放平台部兼内容平台部总经理侯晓楠说,内容行业发展至今,普遍存在流量获取成本偏高、盗版严重、变现模式单一、融资困难等困局,在图文、短视频领域,只有超过12%的人每月有超过1万元以上的收入。


IMS新媒体商业集团、克劳锐联合举办的2017自媒体高峰论坛上发布《2016自媒体白皮书》显示,有超过六成自媒体人都未实现盈利,在盈利的自媒体人中也有七成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



新榜联合头条号和插坐学院于2016年12月发起的《自媒体人生存状态调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样本共1032份,从收入状况、商业模式、职业满意度等多角度解读自媒体人的生存状况。根据数据显示,超过80%的自媒体月收入不足万元,70%左右的收入不足5000元,约有50%的自媒体人日均工作超过了8小时。


在知乎和百家号平台,舆情官发现了一些自媒体人活地并不舒坦。



自媒体行业的二八定律愈发凸显,在未来这种优胜劣汰只会加剧,而彼此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将持续扩大,在大浪淘沙过后,自媒体行业也将愈发成熟。


从“广告思维”转向“电商思维”

头部自媒体想要的更多


从卖思维,到贩卖产品,对于挣钱,罗振宇说:“我就是个买卖人”。要做个买卖人的头部自媒体又何止罗振宇一人,如今随着资本入场,一批头部账号正在从“广告思维”向“电商思维”进行跳跃转变。


在过去,自媒体收益构成中广告占大头,二次贩卖原理的应用,使得不少头部自媒体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根据企鹅智库调研,88.8%的自媒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广告,来自打赏收入的也有14.3%,其他还有电商收入和会员订阅,分别为9.1%和4.5%。



咪蒙公众号粉丝突破千万,目前主要收入来源也是广告。它的公众号软文广告报价:头条68万元,二条38万元。靠这个一年能挣超过5000万。


但头部自媒体要做大做强,过度依赖广告显然不够,纵深的行业资源和精确的社群运营才有未来。据了解,罗振宇在见到胡辛束之后,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能一直发广告了”。对于内容消费,在他看来,即内容要么能够产生购买价值,要么你能够依靠内容销售商品,让用户付费也是罗辑思维继社群化之外的前沿玩法。


其实就是广告思维和电商思维的碰撞,罗振宇确实在电商思维下创造了估值高达70亿的逻辑思维。2014年6月份他们开始卖月饼,四万盒的销量据说秒杀了去年星巴克月饼网上的销量。



“如果到年底不出重大意外的话,我们大概在卖书方面能达到1.5亿元~2亿元的营业额”,加上530万会员的会员费,其他商业合作推广费用,粗算一下,罗振宇2015年的年营业额(不包含非图书/自媒体类产品)在13亿左右。


此外,通过贩卖“知识”商品,今年2月 “得到”App向外界公布了运营数据。据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李天田)透露,目前得到App的总用户为 529 万,日活 42 万,订阅总数 130 万,总人数超过 79 万。营收或超2亿。



咪蒙、时尚大号 “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同样如此,正在摸索执行广告之外的另一种盈利模式。咪蒙此前其与喜马拉雅合作,推出了售价99元的音频课程《咪蒙教你月薪5万》,考虑到咪蒙影响力,靠这个收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没什么问题。

 

而“黎贝卡的异想世界” 的 MINI 最新限量版汽车的抢购活动,更是成为营销界的一桩美谈。4 分钟内 100 台售价 28.5 万的 MINI 汽车被全部抢空,50 分钟后,所有订单全部完成付款。这已经不是黎贝卡第一次尝试品牌联名了。


去年七夕,黎贝卡和故宫文化珠宝联合推出 “故宫·猫的异想” 联名款首饰。400份单品在 20 分钟内全数售罄,加上第二批补货,此次合作的总成交额超过 200 万。11 月,与故宫再次合作推出 “故宫·异想2017手账,不足 4 小时 10000 册手账全部售罄。


基于此,这些自媒体人向市场传达一句话,从此节操是路人,一个媒体人通过自己的内容生产然后挂上商品这条路走得通。“媒体+社群+电商”的变现模式已经成为不少头部自媒体正在尝试的盈利形式。


打造IP 平台赋能 

以内容为基础实现品牌化转型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斯有一句话曾被广泛引用:“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这句话运用于自媒体行业再合适不过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时间和距离都不再是限制个体发展的因素,触手可得的千里之外,低门槛、易扩散的表达渠道,让个体发展有了更多机会,而随着个体价值被强调,个人品牌的价值也越来越大。


在自媒体行业中,内容和价值观固然重要,但自媒体品牌化更重要。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建立在优质内容基础上,但决定了其能否冲进头部。内容质量和papi酱、咪蒙等同一个级别的很多,但最终我们在自媒体山顶,只能看到那些人格化属性强的个人品牌。


咪蒙团队深谙其中的道理,如今的咪蒙早已不只是一个新媒体行业的kol,而是一个品牌,而这个的品牌,正在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容。早在今年1月份,咪蒙团队就进行了品牌化的尝试。



咪蒙给自己拍了一支视频广告,并将这支广告送上了国航春运期间的飞机。 并在推文《世界上只有一种男人,绝对不会出轨》的末尾,咪蒙附上了一支短视频,伴以广告slogan“不讨好世界,只讨好自己”。


无独有偶,papi酱在2016年年初推出了papitube视频内容平台,定位是:一个集创新、有趣、正能量于一身的视频内容平台。胡辛束也开始拓宽内容的边界,不再满足于只是借助微信公号和用户讲一些温暖的故事或是温暖的广告,新的主题——比如一支口红的评测报告——会和她的读者见面,并完成情感上的全新洗礼。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内容的同质化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品牌去强化用户的认知。不得不承认咪蒙的文章,作为一款产品,和竞争对手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和竞争力。反而是咪蒙、papi酱等人积累的品牌形象,在受众中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



当然,现在对于腰部以下自媒体来说,更实际的或许是善用各大自媒体平台,为未来品牌化积累能量。

如今,腾讯、阿里、百度、今日头条等平台对于内容入口的争夺越发激烈,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曾表示,内容创业已进入多平台时代。这对于基层自媒体来说是机会。


毕竟其不同于大咖,这部分人群缺乏强大的媒体资源,充盈的资金支持。因而在进行内容营销时,要学会全网布局,多平台发布,况且如今各大自媒体平台注册引流成本低,且都有相应的广告扶持计划,各种资金和流量的支持,鼓舞和吸引真正能做优质内容的作者。



在刚刚结束的V影响力峰会上,微博就提到“赋能”的概念,微博搭平台,为自媒体提供流量和商业工具,去帮助自媒体打造自身品牌价值。微信公号也是如此,其最关键的就在于,社交关系是赋能的一个基础。


正如文章《自媒体还有多少能可以“赋”与“被赋”》中提到的,一直以来,都存在一个误解,大家觉得补贴多就是赋能升级的表现。实际上,补贴的钱只是一部分很基础的“能”,自媒体通过平台的一整套有效机制获得的影响力和商业化空间才是“赋”的过程。


总之,内容传播革新,媒体行业风起云涌,自媒体的竞争和洗牌程度只会越来越激烈。当社会信息传播发展到人人都是自媒体时,用户的注意力则越来越分散。长久以往,用户对自媒体内容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自媒体的生存门槛也会逐渐变高。成为一个自媒体人或许容易,只要一张身份证件,注册一个自媒体号即可,但是当受众逐渐在良莠不齐的内容锻炼下,提高媒介素养时,一批依靠复制粘贴,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的基层自媒体即将被淘汰。

 

而对那些能够保证,持续不断输出优质内容的自媒体而言,完成品牌升级,将用户转换为粉丝才有机会成为佼佼者。毕竟在个体发声被重视的当下,再小的个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品牌,再加之人格、情怀等高附加值元素,一个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个体,甚至有可能比企业的寿命更长,培养核心竞争力,看准市场风向,当个体的理念和价值得到市场认同和接受时,也就是自媒体品牌形成之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