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范卫锋:许多“沦为”评论的自媒体价值极低

​范卫锋:许多“沦为”评论的自媒体价值极低

2023-05-10 14:56:27

本文由善缘街0号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善缘街0号(ID:zhumengtrip)

在范看来,很多自媒体现在沦为评论,评论的价值超低。但相反,新经济100人、读懂新三板、迟宇宙的商业人物等都是在用比较笨、比较重的玩法做内容,虽然投入大,但是产出更大。

光头范卫锋现在的标签是一个新媒体投资人。


传媒是范卫锋第一个新媒体天使投资项目。这第一枪开得很准,传媒2015年获得鼎晖的A轮融资,据说春节前可能敲定B轮融资,估值在一亿美元以上。

 

2015年11月,宣布从证券时报离职之后,范卫锋募集了高樟资本第一期基金,计划“将专业、专注地投资于新媒体,不会碰O2O、P2P、电商、。”


除传媒之外,财联社、商业人物等炙手可热的新媒体项目皆有高樟资本的助力。

 

范卫锋曾表明投资新媒体的标准只有两个:对的人,对的事。高樟资本目前已经投资的12个新媒体项目中无一例外都具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

 

在范看来,很多自媒体现在沦为评论,评论的价值超低。但相反,新经济100人、读懂新三板、迟宇宙的商业人物等都是在用比较笨、比较重的玩法做内容,虽然投入大,但是产出更大。

 


以下为范卫锋近期在钛媒体原创节上的演讲原文:

 

我自己是一些非常传统的媒体人,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全都做过,自己也做了一个自媒体曾经,那个时候我是在钛媒体发篇文章是我努力尝试做一个自媒体的努力之一,后来我发现这个事情也挺难的,就没有把自媒体这个事情去发扬光大。我做这些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是在,我并不是跳了很多槽,是在同一家单位里面,我们这个单位不停的扩张,不停的开新业务,于是我就把每块业务都去负责内容,把他都做了一遍。

 

到了后来,我就做了一个自媒体,因为这个公众号后来认识了陈序老师和王忠全。王忠全动员我说,你应该写本书,为什么呢?他举了ABCD好多人的例子,说这些人当年出了书以后,他们的职业生涯都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

 

那个时候我正在想以后干什么这个问题,所以我就在他的鼓励怂恿之下,我就出了一本书在赞赏这个平台,我这本书当时是获了这个平台的历史记录,第一天众筹了12万,然后一个星期筹了20万左右,后来我的记录被KK那本书给破掉了。

 

于是在出了这些书之后,我就后来真的有了变化。在写这个自媒体同时,我本身的工作有一个小的变化,可能也是因为写这个文章,后来被我们大老板所看到,我们整个集团的大领导,他担任着我们整个大集团和一家上市公司的多种职务,董事长,书记,总编辑,社长都是他,他有一天找我,说你愿不愿意来我这里工作,帮我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帮我看手边的战略,了解一下别人在干嘛,我们内部的人在干嘛,以及了解一下外面所谓的新媒体,互联网他们在干嘛。第二件事情,如果说我们看到不错的,我们就投资,我记得我当时在证券时报,我们这个报纸本身帐上有四五个亿的现金可以做股权投资,于是我就跑去干这个事了。

 

第一个项目是投了,我投了一大堆别的项目,第一个项目投了徐安的传媒,应该说运气很好,如果你第一枪没开准,连开三枪没开准就没有机会了。我运气很好,他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从30个人小的团队,只有一个小社群,那个时候叫社区,还不流行叫社群,现在已经有一百几十个人的一个公司,上半年,2015年拿了鼎晖的A轮,投了几千万的现金进来,春节前可能敲定他的B轮融资完成,是一个一亿美元以上的一个估值。

 

他还做了一个财联社,这是今年的一个爆款财经资讯产品。你一开始的时候,你从微博帐号开始切入,他变成所谓的社区,再最后变成了一个出品的一个App,自媒体下的用户量在2015年已经是财经资讯App市场如此饱和的情况下,已经有几百万的用户,而且活跃度非常之高。

 

在这之后,我就2015年下半年11月9号是我们记者节的第二天,宣布成立了这家高樟资本,我们是一家专业的新媒体基金,募三个亿人民币的资金,我募资的过程非常顺利,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顺利,不停的有人来找我,说要给我钱管理,我们就选择了三个人的钱。成立以来,我们投了一些项目,非常谨慎的投了,非常非常谨慎的投了一个项目,目前为止投了12家新媒体,而且特别巧合的是,这12个人无一例外的都具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

 

有人说你们以后投资那么多媒体,媒体感觉不太挣钱怎么办呢?怎么退出呢?老实说,你们是不是还是以情怀为主,老实说情怀就是我们的战略,至于说怎么退出的问题,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担心我们投的媒体不挣钱这个问题,我觉得也确实还是挺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创始人,包括我们LP,我们的团队本身其实都担心这个问题,但是别人比我们更担心我们能不能挣钱的这个事情。

 

我接下来举几个非常小的案例,很短的时间供大家参考。读懂新三板,这是一个财经类的一个垂直的新媒体,创始人是典型的媒体人,他以前在理财周报做记者,后来去了创业家杂志,老牛做总编助理,做采访是他的工作,然后去雪球做运营总监,做了将近四年的运营总监。

 

有一次跟我吃饭,其实我那天本来是约另外一个人吃饭,他们的名字很像,微信上约人就错了,他第二天到了酒店,打电话给我,说我到了,我发现怎么是这个人,叫错人了我也得去,我说你最近在雪球做什么,他说我已经刚刚从雪球辞职,我说你准备干嘛,他说我要做一个新三板垂直新媒体,我说那新三板的媒体好多了,一说公众号两百个,比较活跃的有二十来个,我说你怎么搞,我大概听一下听靠谱的,我说找投资没有,我说我到时候投你们,你不用再找投资了,于是定了这个事。

 

我看了他的排行榜,进入垂直领域的第一名,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争议的第一名,非常短的时间之内,他微信公众号垂直的微信公众号的订户达到十几万的水平,在短时间之内,一个新三板领域内的,能够到这个水平是什么难度,而且内容完全是原创的,弄一帮人写,这个内容写作是真的有门槛的,目前他的A轮正在谈,基本上快定了,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我再举一个例子商业人物,刚刚有谁提到吴晓波那篇文章,那篇文章里面举了空心化的几个例子,然后说我们看到传统媒体表现很差,我看到了,全是自媒体的,我看举的案例里面,大部分跟我有关系。

 

商业人物的创始人叫迟宇宙,在座的如果说是85前的媒体人,财经媒体人应该都会听说过,这老兄28岁的时候做了经济日报的副总编辑,他此前做了一个,有过创业,做了一个App,叫果仁,当时我在单位做投资人的时候找过我,当时我非常礼貌的拒绝了这种融资的需求,他后来找了另一家单位,我不知道他运气好还是不好,那家单位正好把我请过去作为一个外部的评审,我们又一致的把他的融资需求给谢绝了。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活动,我碰到他,我说你其实可以考虑做一个商业人物的垂直新媒体,为什么呢?因为你看我特别喜欢看企业家传记,我是企业家传记一个忠实的读者,但是国内没有什么写这个东西的。我认识很多老人都走了,他们本身这个需求又在,你为什么不干呢?App这个东西没什么前途,你肯定又拿不到融资。

 

于是他就干了这个事情,他先发了三篇文章,他对宗庆后的独家采访,很快发生了万科事件,他就连续出一堆十万加,这个老兄我觉得他还是能抓住风口,除了运气好之外,也要有底气。像这样的东西是蛮有价值的,他后续融资已经确定了。

 

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叫李志刚,也是典型的媒体人,他写了一本书叫《九败一胜》王兴传记,又写了《创京东》,刘强东的传记,他前两天写一篇文章是蘑菇街和美丽说合并的文章,为什么他的文章最火,他们宣布合并之前好几天跟我说了,他说我已经采访完蘑菇街创始人和美丽说的创始人,采访了很多员工,文章我准备好了,就等他们发消息,发消息当天他推出了重磅的长文。

 

我觉得很多自媒体现在沦为评论,评论的价值超低,相反我刚刚讲这几家,都是在用一些比较笨的方法,比较重的玩法在做内容,但是投入大,但是产出更大。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善缘街0号立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