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自媒体写作:学者何以自存

自媒体写作:学者何以自存

2023-05-10 14:56:27

点击蓝字关注风行如是说

如今是个自媒体满天飞的时代,各种的诸如微信公众号,其他网络平台的“头条号”“专栏号”等层出不穷。而很多原本严谨的,枯坐书斋试图“传道受业解惑”的学者,或是希望写出著作“藏之名山,传之他人”著作的学者,也有不少放下身段,试图借助自媒体的东风,将自己的学术成果或是学术思考传递给其他人。这样的学者中,自然科学的学者有一些,不过由于专业的限制,他们的“知识传播”往往限制于同行之中,距离公众的视线往往较远;社会科学的学者也有一些,当然最多的还是人文学科的学者或是“?学者”们。往往的,这样的一个群体成为了“学者自媒体写作”的主力军。

如今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所以大家大概都是以“一家之言”的心态和写作方式在阐述着自己的观念。这样的好处显然是,大家有了相对更为灵活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读者也不会因为完全“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表达而感到厌倦;但问题在于,过多的“多样化”表达面前,人们是否能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认识,或是被动地被某些更为强势的或是更为“花哨”的表达所吸引,则显然成为了一个问题。

观念自然可以多元,观点也自然可以多样化,但是不是意味着“多元化或多样化”的观点背后,就完全没有了一个判断的依据,每个人都可以肆意的去表达某些观点,而不负责这一观点的“认识”了呢?如果是普通人,这样倒也无无可厚非。但如果写作的是“学者”,当你试图要去表达你的观点,即使是在自媒体的渠道下,其同样也要有一些“看不见的手”的制约。这样的制约,并不是所谓的“社会限制”,而更应该是从学者自身角度出发的“学术上的制约”。

如前所言,自然科学的学者,其即使在自媒体上有所发声,但其因为圈子较小,且往往属于“同行评议”的范围,一旦与学术规范有悖,则很容易被发现。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特别是人文学者,其受众群体可以非常大,但“有效的同行评议”却几乎不可能。这样的背景之下,更要求人文学者对自己在自媒体上的“写作有一个自我的评估。

首要的评估要点,是学术的规范性。所谓”知知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看似很容易,实际上做到却并不容易。化用现在的学术规范,如果学者在自媒体中所讨论的是一件琐事,那自然没有问题;但如果这样的”琐事“要向”学理“层面上上升,其所要面对的,就必然是严格的”学术规范“了。

自媒体自然不是学术论文,也未必要有严格的注释系统。但作为写作者的学者本人,当其所要使用的观点,或是其所要涉及的内容,实际上不是来自自己的观点,而是他人的观点或是考察,那么至少在作者自己的”知识背景“中,这些观点必然要有切实的出处,而绝非信口开河。

此外的一点,如学术论文的路径一样,学者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即使在自媒体层面的讨论,也同样不是简单的对其所涉及的内容直接采用”拿来主义“的策略,而同样也需要进行甄别、鉴定与辨伪。自媒体写作,虽然往往有着急就章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急就章“就完全变成一种情绪化的表达与宣泄。信笔成文自然是好的,但写一些有自己观点支撑的文章,则还不是简单的”急就章“就可以完成的。

另外的一点,学术可以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正因为这样的相结合,才使得不少学者愿意参与自媒体写作的大潮,也因此吸粉无数),但正如小提琴家不可能指导医生进行手术,建筑师也未必能够指导篮球教练训练队员一样——有很多问题,即使是学者,也未必都是专家,更不用说自以为自己是正确的。真正的学者,在如今社会分工已经愈发细密,专业领域日趋精细化的今天,如果不能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理,那么至少还应该表现一份老实,写作之前或是之后,谦虚地表达一下”自己只是一家之言“吧。

如今是一个相对多元的时代,话语的表达已很难说清究竟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了,每个人似乎都是”和尚摸得,我也摸得“,都有着一定的对问题进行表达的权力。但表达终究只是分析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总还是会牵扯到判断。普通人不论,作为”表达者“的学者,则往往还需要有些更为清醒的认识和对”学术观念“的坚守。如果”泯为众人“,学者何以自存?


欢迎关注每周三周六准时出发的”风行如是说“,如今是一个资讯发达,自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很多原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者,也愿意紧跟时代潮流,臧否时势,讨论社会得失。但既然是学者,讨论问题就必然会对”更深层次“有所涉及,而这就需要有些更为清醒的认识和对”学术观念“的坚守。如果”泯为众人“,学者何以自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