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与新媒体抢时效的博弈与融合

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与新媒体抢时效的博弈与融合

2023-05-10 14:56:27

新闻报道的深度与速度,一个是体现专业,术业专攻,一个是抢时效,分秒必争,哪一个更重要,是万年历式的老话题,近些年新闻报道的“深与快”之争,屡屡被用于论证传统媒体的所谓衰落周期和新媒体特别是个人自媒体的方兴未艾。传统媒体行列,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代表,如今可能还要加上门户网站,与新媒体出现激烈的读者(用户)争夺战,前者的受众规模有停滞甚至负增长态势,而后者受众的跨地区跨行业广散分布与低龄化趋势,似乎为两者目前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分析依据。

新媒体,尤其是移动客户端的众多非官方的个人自媒体平台在最近五年来野蛮生长,来势汹汹,直接影响和改变了大量信息用户的阅读习惯,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充分发挥渠道平台优势,不但传播信息,更打通了生活服务、电商购买等领域,让信息直接服务于智慧生活。一二线城市公交车和地铁上乘客采取哪种方式阅读,是比较明显的风向标,如今手捧报纸的乘客数量远逊于食指划动手机屏幕的乘客,这一信号很有些新媒体阅读正成为主流的味道。

有那么多人放下书报,拿起手机,习惯和频繁使用新媒体,就是图个看起来方便,传播时顺手。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不占用大量时间,可以自主选择在任何时段看完一段微信微博,随手点赞,即时评论,无障碍无门槛地参与发表个人观点,参与新闻事件的传播。在如今各类资讯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这种随时随地能接受最新资讯,并直接参与新闻评论的方式,比过去传统媒体单向输出模式下无法互动交流,且受固定时间限制,确实更具备吸引人的优点。新闻、信息、资讯,有着共同特点,就是鲜明的时效作用,越是离它发生的时间近,其传播价值越大,对受众的吸引力也越大。其实,早在20多年前,传统媒体人士就有新闻“速朽”之类的清醒认识。

提起新媒体成功秘诀,琢磨它的运营技巧,还是有路可寻的。有权威机构发布大数据,中国网民打开微信的最高峰时间段,集中在8:00-9:00、11:00-13:00、17:00-22:00。从中可以看出,新媒体受众也并非全天24小时无休无止地关注,所谓的“无时间限制”优势,也不一定百分百成立。

不是说做了一个好软件就代表着新媒体成功了,内容决定着是良性还是恶性循环,用户愿意在新媒体上花费时间的终极理由还是优质内容。新媒体自媒体的成败,其可持续发展动力主要取决于粉丝生命周期——一旦产品运营期到了用户生命周期后,实质上就开始出现大量用户流失,哪怕他们暂时没有点击“取消关注”。这些粉丝通过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开始关注,但必然希望有后续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持续提供,你提供不了,我就产生失望。实在有太多大起大落的服务号,它们跌宕起伏的成败就是证明。这些粉丝的粘合度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脆弱的。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受众的忠诚度体现在报纸续订、电台电视台续缴费,对于非官方发布的新媒体,一个极其重要指标是粉丝生命周期。目前多数个人发布的自媒体出于内容生产的迫切需要,必须在内容生产上按照流水线生产状态,批量制作。这个天然的供需矛盾直接爆发——高品质的信息内容需求不断增加,完成资讯创作的原创者越来越少。要求每期都推出爆品内容不现实,太多情况下靠“刷屏”内容维系日常运营。

能解决吸引眼球一时之需的办法是刷屏,炮制博关注,激发少部分用户的短期热忱与共鸣,但这些通过快速阅读廉价共鸣产生的认知度和信任感并不牢靠。事实证明,所有低认知的内容,终究会被大脑识别为“无效思维”。通俗的说法,就是资讯做得“套路化了”。一旦被用户主观判定内容提供方“玩套路”,必然出现失望、厌倦、抛弃等负面情绪,取消关注在所难免。

“特许的内容生产权——基于传统介质的分销与传播”,是传统媒体价值链的重要环节,而在移动客户端时代,内容生产权被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大大稀释,移动端逐步蚕食传统介质,新传播模式冲击挑战旧模式,发声渠道一定程度上被分化。介质渠道被分享是不争事实,但集体生产、采访权利、品牌背书、公共信用、专业素养等领域的先天优势,依旧是传统媒体手握的王牌。

所有问题的出现,必有其背景和根源。一些网上发声,谣传媚俗、混淆视听、似是而非、道听途说,林林种种,千奇百怪,一切为博眼球增粉丝为单纯目的。普通民众要想拨开迷雾获取更真实的信息,不被泛滥信息所迷惑和干扰判断,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权威的传统媒体了解事实真相。公信力和信任度,由此彰显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价值。


信息需求感性化,受众囫囵吞枣不假思索,是把双刃剑,利于传播,也容易取消关注。充分发挥自身采访资源核心优势,追求深度报道的延伸度和服务性,这是传统媒体最可贵的核心竞争力。严格执行采访的贴近性真实性原则、数据抓取有效可信、严肃把关多角度核实信息源,重拾受众对资讯深度、权威的诉求和认可。相比起那些个人自媒体发布“刷屏式”“流量式”信息来博得共鸣认同,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目前都面临一个融媒体发展的机遇,不是你输我赢的决斗,理想的未来方向应当是融合一体发展,搭建渠道平台,实现内容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统筹管理终端出口,取融媒体新理念新认识为传统媒体补短板,同时保持新闻内容采集渠道的优势,解决新兴媒体平台分散经营、传播终端出口多而无信的问题。做强自己,并不等于拒绝融合,借用新媒体的渠道平台,发挥自身的深度和理性优质,内容为王,依旧成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