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和传媒所领导的就是一个人类集体堕落的文化运动,它以大众“喜闻乐见”为理由,把文化的结构由“向高看齐”颠覆成了“向低看齐”,从而消除了文化和精神品级制度,以弱智替换精致,以低俗淘汰高贵。这样的一个趋势的形成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群体性的发展所决定的,但是希望你不是,对,就是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娱乐至死的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你现在就可以打开手机,打开QQ看点,或者今日头条,或者百度贴吧,看看首页推荐的内容,我想八成都是娱乐新闻。同样在各种热搜排行榜上,各种娱乐明星都是霸占头条的存在。
即便是商界精英,某些所谓倡导知识付费的学者们,也都把自己包装成娱乐明星一样。让我最有深刻印象的是去年的一个文案付费学习课程,包装了一个小学文凭,自学成长进入文案行业,半年时间月薪5万的案例,。
当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从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和良善,逐步转变为偷窥别人生活的花边新闻,我们早已迷失了生活的方向,陷入了温饱后的无所事事。
教育逆人性而上,商业顺人性而下
知识碎片化这个词语,大概是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一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想想你已经被手机绑架的生活,其实你每天就生活在一个信息粪便场,海量的内容投放让你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你的生活不是每天在接受新的知识,而是把时间浪费在提取内容中度过。
这种碎片式的提取使你陷入学习上的困境,,从而慢慢引导你走向无知,而整个过程你好像毫不知情。其结果就是,你获取的信息越多,就会变得越愚蠢。
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系统思维模型,没有自己的知识主干。过多的碎片化知识进入脑海的结果就是,这些本来应该充当枝叶的碎片知识,反而冲击了知识主干的稳定性。
所以,在这个知识越来越饱满丰富的年代,很多人却发现有效的知识反而变得越来越稀缺,正是过多碎片化知识冲击的结果。
回到段落的小标题上,教育从来都是反人性的东西,回想你上学时候的经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死记硬背,题海战术。
毫无疑问,这种方式相当反人性,但正是这种反人性的教育方式,让绝大多数天资一般的学生,能够逆势而上,进入高等学府。
而商业的本质,从来都是顺从人性的,它满足的消费者需求,说直白一点就是顺从人性的弱点,刚好与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知识付费这种商业模式,最终是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人性弱点,让消费者们觉得自己学到了知识,满足了害怕自己落后的心理需求,真正能够提供有效知识的少之又少。
请逃离时代的平庸
这个全民娱乐至上的时代,曾经的精英文化几乎已经消失殆尽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大众文化全面取代精英文化,成为主导性的文化力量。
在传统社会,精英阶层决定了社会的文化走向,民间文化虽然自有其发展空间,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精英文化的影响和约束。如传统中国在信仰方面,因为精英阶层秉承儒家的“敬鬼神而远之”,各地民众虽然供奉各自的地方神,但没有哪个神可以上升到全民信仰的高度。
而现在,随着“伟大的平民时代”的开启,所有“地方神”都可以登堂入室,成为全民狂欢的偶像。其结果就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所有媒体的头条换成了谁谁谁结婚了、出轨了、离婚了。
所以,首先需要逃离的,就是铺天盖地的10万+。自媒体为商业而生,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所以这些顺应人性的10万+基本不能提供有效的知识,空洞的头脑和无聊的时间需要大量信息来填补,于是毫无营养的八卦消息开始侵占你的大脑。因为世界上总有你八卦不完的东西,所以你总是会从一个疲态陷入另一个疲态。
然后,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主干。我们可以狭义的把知识主干用脑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时候碎片化的知识就可以作为知识主干的补充,而不是扰乱你思维体系的不稳定因素。
接下来,需要的系统的补充知识,而不是去茫茫的知识大海里捞针。少部分真正能够提供有效知识的自媒体,往往是阅读量少的可怜。因为这些知识点需要去反复阅读,思考,记忆,所以这些逆人性的东西并不被大多数人所喜爱,却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焦虑不安、岌岌可危,生怕一不留神就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时,所以愈发想要去跟上时代的脚步,却愈发的误入歧途。
微信长按二维码
或
搜索微信号:so-so-tian
关注公众号
这个总喜欢站在人群对立面的家伙
也许能提供给你一些不一样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