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广告狗”出身的自媒体人,为什么她能盛产好故事?

“广告狗”出身的自媒体人,为什么她能盛产好故事?

2023-05-10 14:56:27

相对那些从四五年前就开始运营的自媒体公众号而言,2016年年末诞生的“人类关怀计划”,有点赶不上好时候。

但半年后,“人类关怀计划”粉丝量3万,平均阅读量2万。现在,粉丝量达二三十万,平均阅读量五万。接广告,建立团队,成功变现……虽错过红利期,但在这片红海里,“人类关怀计划”称得上是优等生了。


 

现在的“人类关怀计划”以波普风的插画风格讲述社会故事和时下热点为主,热门文章《中产女性的幸福指南》《我的迪士尼噩梦之旅》《如何假装成一个名媛?》均超过10万+。

创始人是广告出生的阿默,公众号标签为“魅力四射的人民艺术家”。刚开号时,阿默还是上班族,在一家新媒体广告公司做项目总监,每天活在和甲方的斡旋中,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低沉期。

2017年3月份,阿默终于想通了,为他人做嫁衣裳,不如全心全意做公众号。

阿默并不是专业学画的,以文章见长,后来有读者给她留言,要是能改编成图画,阅读量会更好,至少翻一倍。后来阿默照做了,读者没完全猜中,阅读量翻了十倍。

《佛是假的,丧是真的》

 

就这样,朝着“灵魂画风”走下去的这条路也被定了下来。除了做一个文人,阿默的商人敏锐度和对大众市场的认可度也使得她甘愿特立独行,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公众号的名字来源,是有一次阿默在网上看到“人类清除计划”这个词,就改成正能量的“人类关怀计划”。绞尽脑汁想了几周后,这个偶然得来的名字,也就成了公众号的调性,处处可见“关怀”二字。

 “人类关怀计划”运营之初,粉丝和阅读量也是一步步搭建上来的。朋友帮忙转发 ,后台不过百的粉丝量,经常有几千的阅读量。不负期望,阿默在内容质量上也是不敢怠慢,渐渐的,第一篇十万+,第一篇广告,第一次对外招聘随之而来。

那么,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人类关怀计划”是怎么运营的?阿默又是怎样的人?有哪些其他自媒体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采访了阿默少女。

 

数英:你之前的署名是“耳可黑犬”,现在改为“阿默”,可以解释一下这个名字的含义吗?

阿默:因为我英文名叫 Amo 。之前初中英语老师让我们每人取一个英文名,常见的女名都被瓜分完了,正愁着取什么名,突然有一天街上有个人冲我喊“阿默”,喊完就跑开了(其实在叫我身后的人),我为了省事就沿用这个名字了。

叫耳可黑犬纯粹是因为“阿默”在新浪微博已经被注册,就拆开来了。

阿默本人自述小时候VS长大后

 

数英:随着业务不断拓展,“人类关怀计划”团队越来越壮大…请问现在团队的规模如何?另外,公司结构和日常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阿默:全职(定义:坐在办公室里的)就我一个人……基本都是线上协同工作。之前就我和一个画师助理。现在因为有孵化新号的计划,所以招了商务总监和内容总监。

 

数英:到目前为止,已经看到公众号关于京东、网易、腾讯这些大品牌的合作推文,现在公众号的合作品牌调性是怎样的?合作模式又是怎样的?

阿默:不接医疗美容和金融,不接销量案客户,不接会强势干涉内容的客户。合作模式具体看 brief 的要求,没有固定的模板,目前还在探索。

 

数英:看文章评论,有粉丝打趣道“裤子都脱了,居然没有广告”,看来粉丝对“人类关怀计划”的广告还是蛮欣赏的,你怎么看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阿默:我有一些新媒体朋友,内容做得很好,但一接广告,很多粉丝纷纷扬言“你变了”、“取关了”,导致她有钱不能赚。但这些粉丝往往又是白嫖的,而这些新媒体朋友也很玻璃心地在乎粉丝评价,搞得很痛苦。因为好人一有污点就全网讨伐、坏人做了次善事就全网夸奖,为了避免悲剧,我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坏人”,就是“广告狗”,重点强调自己广告人的身份。

很多原创号一接广告,内容质量就断崖式下跌,不怪他们,因为很多客户会干涉内容,与客户沟通斡旋是一门高难度艺术,所以我的广告行业从业经验也发挥了作用。


数英:留意到16年公众号新开时,一直是以吐槽电影电视剧为主,后来开始逐渐关注热点和时下话题,这个转变的契机是什么?

阿默:转变的契机:1、谷阿莫收到律师函,解说电影有风险;2、电影类公众号密密麻麻,此类别逐渐进入红海;3、电影题材太窄、不好发挥;4、辞职后没有了收入来源,决定拥抱大众市场。

 

前期作品:

人间新闻|奥斯卡影帝微博开户,瞬间圈粉40万

爵迹|二十张图看完电影爵迹的故事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

 

近期作品

中年人很委屈,麻烦多包容

认真洗头的朋友,已经赢了人生

过年回家装逼指南

 

数英:你把“人类关怀计划”的漫画风格定为波普风,这种风格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想用这种风格?会尝试其他类型吗?

阿默:美术史里说波普风格是最接地气、最商业化的风格,这和我想拥抱市场的观点相合。且绘制的时间成本可以接受。但我最近觉得这个风格上色很耗时,所以我打算再次调整画面风格。


波普风格这个词来自英语的Popular(大众化),它以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英国,,又称“新写实主义”和“新达达主义”,从设计上说更像是各种风格的混合,追求大众化下的通俗趣味。它反对一切虚无主义思想,通过塑造那些夸张的、视觉感强的、比现实生活更典型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实实在在的写实主义。

 


数英:《混蛋们是如何过年的?》这篇文章在数英发布后,获得很多网友的共鸣,大家留言“戳心了”“居然看哭了”,可以说是非常抓住用户痛点了,你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故事中的人设都有真实原型吗?可否说说你创作时的灵感来源?

阿默:唯品会的客户要做年货节推广,然后把命题定在“过年回家亲情团聚”这个主题上,但99.9%的此类作品都是春晚式的亲情讴歌,观众也麻木了。我的接稿原则是我绝不会去“圆客户的自嗨梦” ,我要对艺术水准和传播效果负责(也是近几个月发生的思想转变,之前对客户还是言听计从的,结果最后弄得我、客户、读者三方都很痛苦),不落窠臼。

关于亲情的话题,最触动我的故事,是《我是歌手》第二季里韩红说她奶奶把所有积蓄给她做专辑,却没有看到她成功那天。还有孙红雷说他妈来北京看他,为了省车票钱一路站着过来,请他们同学吃饭却花了七八百。

我有次逛“戒赌吧”,看到很多人间悲剧的真实故事(也是二号主角的原型),把父母治病钱赌光的比比皆是。我5年前混比特币币圈的时候,看到有个人为了买比特币,把奶奶的房子卖了、还借高利贷、用了奶奶的治病钱,群里人问他奶奶怎么会同意,他说他奶奶最疼他,就算睡马路上也无怨无悔。最后他炒币失败、亏损得一塌糊涂(短线炒币),就人间蒸发了。

这些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也是真实生活中最常见的(而不是构造一个灾难的场景),比较能打动人心。最后整合了几个故事,做了这篇文章。客户也很认同,基本是一稿过。

《混蛋是如何过年的》在数英网发布后,戳了很多网友的心。

 


数英:文章的选题是怎么确定的?比如这次的《过年回家装逼指南》,就很应景,这次和京东合作,你是如何考量内容和品牌调性之间的关系呢?

阿默:都是根据客户的 brief 确定调性……唯品会年货节就要求“亲情”的命题,肯定不适合搞笑。京东手机年货节 brief 中要求搞笑,那就走搞笑的路线。


数英:你是一位非常擅长讲故事的广告人,你是怎么带领团队去讲好每一个故事的,创意到执行,之间有哪些流程?

阿默:其实还是靠“职业敏感度”…很多我觉得理所应当“同理可证”的事,没有经验或天赋的从业者没办法感知到,所以基本现在每个故事还是我亲自操刀…… 做好脚本、画好分镜、指导画师绘制…现阶段都由我自己来做。

广告是个一伸手就能摸到天花板的行业,无法批量复制,帮别人做事、还不一定收获认同,也没有品牌积累(相较于其他行业)。遇到好客户的概率和遇到真爱的概率一样低。  我现在和每个文创工作者一样,还在探索“流水线生产”的路。

 

数英:在2017年的最后一天,你发了一张图,配文是“再见了,狗逼的2017”。哈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017对于你和公众号来说,是怎样的一年?新的一年有什么计划?

阿默:这张其实是一个“反转漫画”,里面也埋了点我个人的恶趣味(窗外画了个楼作为窗户高度的参照物……)。 2017年对于我来说还算顺风顺水,但跨年那天发现朋友圈很多人过得都不好,所以这张漫画是为他们创作的。

新的一年希望把团队组建起来,这样我的精力就能抽出来去孵化新号。

 

数英:现在做漫画的自媒体越来越多了,GQ ,局部气候调查组、海豹和小章鱼,广告行业自媒体有关公小姐、姜茶茶等,你怎么看待这个市场?觉得现在插画自媒体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又有哪些新的机遇?

阿默:画面取代文字、视频取代画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机遇就是新的形式更让读者耳目一新,但插画的的工期与成本是很高的,前期投入也比较大。

 

数英:“人类关怀计划”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怎样的?会有哪些创新的想法想要去尝试?对啦,之前你说更想拍视频,现在你还有这个打算吗?之后公众号会转变做短视频类吗?之前说想要开店,那现在筹备得怎样?

阿默:短期目标就是多孵化几个新号,把新号先孵化到收支平衡的时候再去做短视频。,暂时不考虑开店了。

 

数英: “人类关怀计划”这个公众号,看似有些痞子气,但实际上内容足够引发深度思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平时你都看些什么书?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吗?

阿默:最近我书单里的几本:

《如何高效学习》斯科特杨 (据说看完后学习效率能提高十倍,我还没验证过)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据说看完以后看书就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举一反三了)

《自控力》凯利·麦格尼格尔 (据说看完就没有拖延症了)

《荣誉》苏牧 (电影研究的入门指南)

《大师镜头——低成本拍片的100个高级技巧》(为之后的短视频之路准备)

对我启发最大的一本书,是我高中时无意间看的一本书——雕爷写的《MBA教不了的创富课》,我之前是个纯文青,看了这本书后,完成了从文艺工作者到商人的转变。所以我现在既能做到把握作品调性,又能梳理出清晰的盈利思路以及说服客户。现在有很多优秀的广告工作者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与甲方扯皮上、用青春去圆客户的自嗨梦,我觉得怀揣创业梦的广告工作者可以去看看这本书,或许能找到把自身价值最大化发挥的方法。

 

最后,附上阿默为想要独立创业的广告从业者规划的一张计划表——《自媒体新人自助上路指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