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一个汽车自媒体人的一年和一份汽车科技报告

一个汽车自媒体人的一年和一份汽车科技报告

2023-05-10 14:56:27

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快来吧,亲


       (如想加入无人驾驶微信圈,有国内整车企业和科技公司无人驾驶研发负责人,请加车评君的微信号,具体微信公号里有,麻烦注明“姓名”和“公司”。)



2018年2月12日,这是车评君写的农历鸡年的最后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18版)》


这是一个故事,一个汽车人的故事,一个产业的故事,一个时代变迁中人们挣扎求存的故事,也是欲望与恐惧,光荣和梦想的故事。这是我的故事,也是你们的故事。


如果时针回拨到1年前,车评君做梦也不敢设想,《建约车评》在一年的时间之内,能够贡献全行业超过50%的微信10万+文章,《百度扔下原子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一文刷爆投资、科技、AI、互联网及汽车圈。


同样,我也不敢想象,仅仅在1年时间内,《建约车评》会受到包括李想、李斌、何小鹏、付强等行业大佬的一致好评。包括徐留平、朱华荣、付强、曾毓群、杨浩涌、王劲、董海洋、廉玉波等行业大佬主动成为订阅用户。在美国硅谷、大波士顿地区、西雅图、底特律有大量的忠粉。


因为在《建约车评》起步之前,车评君刚刚遭遇了一场极其失败的创业,而彼时自媒体行业的大环境也寒风萧瑟、每况愈下。




2016年的3月,车评君度日如年,每天早上醒来之际,都有一种无力感,不愿意去位于创客总部的办公室上班。


那时,在经过了6个月的智能停车创业之后,我已经烧光了种子轮投资人的钱,包括自己的“小金库”,融资已无望。此外还经历了某些投资人的撤资,合伙人的背叛,“豪华”高管团队的分崩离析。


那个料峭的春天,我不得不把30来人的团队大部分裁掉,留下一点点人员维持业务的运转,并艰难地寻求转型。


我也不得不把自己的积蓄不断地投进去维持运营,但是看起来没有任何希望。最窘迫的时候,用于购买服务器的不到四位数账单,我都需要请媳妇友情代为支付。


2003年,车评君毕业于大连理工的是汽车工程专业,曾是che168首任产品和内容负责人,后去到搜狐,在2008年时,已是国内最好的汽车评论平台的运营负责人,在这个行当拥有广泛的人脉积累,和较为出色的业务素养。2013年,是车联网娱乐内容运营商考拉FM的副总裁。



车评君的悲剧在于,作为一个汽车人,扎到了以房产和物业为核心的停车行业,并高效地在其中刨了一个大坑,把自己填了进去。


一方面原先的核心积累不能发挥作用,同时这份工作和我个人的调性也不相符。


2016年“10.1”以后,最后一位陪伴我苦苦支撑的兄弟,也不得不离开了。在那一刻,我们彼此也许都感到释然,他为了一份责任和情感,以极低的工资、没有社保陪我守着这个没有希望的业务,而我不得不为那点微薄的工资发愁。然而,对这份长达10来个月的几乎没有工资的陪伴之情,我将永远铭刻于心。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段无比惨痛的滑铁卢,但真正塑造你的,恰恰是经历。苦难会让人堕落,也会让人涅槃,如果你时刻铭记本心,不愿迷失,不愿沉沦


2016年8月的时候,我已经意识到,在智能停车业务,不足以让我养活团队,甚至不足以养活自己。我必须回到汽车领域,回到汽车媒体领域。


人们往往会在自己山穷水尽之时,才会想起自己的看家本领,回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然而,在我内心深处,并不愿意重操旧业,一方面不愿意承认智能停车业务的失败,另一方面也不愿意灰溜溜地回到老本行,面对故旧们“关切”的目光和小心翼翼的询问。另外,我当时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媒体行业的赛道太小。


但在生存的压力面前,你不得不低头。


回到汽车自媒体领域之后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时刻关注你,关注你的成功或者失败。人最不能战胜的,反而是自己的心魔。内心中过分在意的所有的尴尬,多数是你想象的。


这让我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在生活中,一定要把注意力focus在那些真正对你的人生有实质性意义的东西,尽你所能,让目光和认知穿透面子、虚荣这些的迷雾,返璞归真,做有价值的事情。当然,这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易做到的。


经历生死的人,总能比常人更容易看透一些东西,更倾向于思考本质的东西。




对车评君而言,于2016年下半年之际,再度杀入自媒体行业,毫无疑问可用灰溜溜来形容



首先,彼时的微信红利早已损失殆尽。


其次,尽管文娱类项目从长期看是投资的战略级赛道,那时的资本几乎是躲着自媒体走的。头部的自媒体在两年前就已拿到钱了,而投资人进场之后发现成长缓慢,陷入苦战,又没有发现新的具有爆发力的商业模式。


最后,因为大量的人员进入这个行当,素质参差不齐,泥沙俱下,这些参与者为了流量和收入,一再突破底线,自媒体行业的声誉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害。


以至于出现过这样极端的个案:某公关公司年轻稚嫩的工作人员,在为“媒体老师”准备“车马费”之际将其称为打发乞丐,并公然将上述言行发到微信朋友圈。


车圈的情况尤为恶劣,自媒体几乎被车企系数“”。主要的工作状态是,玩命的赶赴车企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一周3次出差如家常便饭。


产出则是企业的公关稿,某些不提供公关稿的企业甚至会遭致怒骂,因为记者老师实在没空写字。有些自媒体,也许能够拿点微薄的底薪,“车马费”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媒体本身已不能称之为媒体,大部分稿件不是“枪稿”就是“黑稿”,用户显然是用脚投票的,刷量成了自媒体们最后的“遮羞布”。


这样的“媒体”及从业者怎么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任何一个稍微理性的人都可以预测,这样的情况不可持续、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惨淡之中,在2016年下半年的时候,才开始设想做一个汽车自媒体,机会在哪里?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从2016年10月到2017年7月的整整10个月时间,车评君一个人就是一个公司,一直都是在独自思考和探索汽车自媒体的方向和未来。其中的孤独和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汽车科技媒体的定位,是很容易就可决定的。汽车交易是明显的大赛道,然而巨头林立,第一时间就Pass掉了;汽车后市场也是个巨坑,基本上还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跑出来。


于是只能做汽车垂直媒体服务行业人群,但在这个市场依然有一些做得很不错的行业媒体,科技是与他们形成差异化的最佳切入点,而且与自己的经历及核心能力结合良好。


另一方面,2016年3月,谷歌的Alpha Go在围棋的番棋大战中大比分击败了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棋士之一李世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人工智能浪潮。


百年汽车产业,在PC和移动互联网中岿然不动,然而面对AI浪潮,这个产业中的精英敏锐地意识到高科技将重构这个产业。2016年8月左右,包括福特、宝马等车企都公开宣布2021年量产完全自动驾驶汽车,震惊世界。


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福特肯定疯了,竟然制定如此激进的计划。然而和现在Google准备在2018年将几千辆自动驾驶汽车投入出租车运营的计划相比,福特的动作还是太慢了。


果然,时任福特CEO马克•菲尔兹,后来因在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方面进度缓慢而丢掉工作。


从2016年开始,整个汽车产业界因为新能源、自动驾驶、车联网、共享出行等多项能够颠覆产业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同时出现而陷入焦虑,一个能够解决产业从业者信息及观点焦虑的汽车科技媒体需求日趋强烈。


《建约车评》在2017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


惨痛的经历告诉我,在做业务选择的时候,请考虑一下几个因素:

1、是否擅长,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

2、是否具有明确的商业模式?

4、是否具有社会意义?

3、是否有未来?

4、你是否感兴趣,和你的调性是否相符?




曾有一小段时间内,车评君为能够收到车企的邀请而高兴,和一大群自媒体像鸭子一样被运到发布会现场,领取车马费,赶完发布会的场子,再被运回去,挖空心思写一篇“枪稿”,丢到该企业的媒体微信群再转到朋友圈,收获几个公关人员的点赞。当然,还有同行和读者的diss。


甚至有一次,长安的某一款新车上市,因其公关没有发邀请函,觉得不受待见,一度想写一篇“黑稿”搞一下,当然最终没有付诸行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媒体人都将能够接受车企邀请函的多寡和级别作为衡量其江湖地位的标志,尤其是一些在国外的发布会,因涉及不菲的成本,能被邀请的不是核心媒体就是江湖大腕。


每年的北美国际车展、日内瓦车展、巴黎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对汽车媒体人都是一场小型的“声誉测验”,提前一个月时间,收到邀请的人眉开眼笑,没有邀请函的人则上蹿下跳、频频出击。


那段时间内媒体大腕们之间的聊天通常包含这样的寒暄,某某车展你去不去呀?邀请函空空的被询问者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表示实在太忙抽不开身。


然而,邀请只是媒体影响力的一个非典型衡量指标。媒体的好坏,只取决内容,用户数和用户忠诚度。


对于任何一家媒体,最核心的工作是生产出优质内容,通过优质的内容服务用户,吸引用户,最终获得口碑和影响力。然后才可能有可持续的营收,以及行业真正的认同和尊重。


优质内容的生产,首先要有优秀的编辑记者。


好的编辑记者,创作一篇好稿,良好的文笔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行业洞察力,从各种新闻中发现有价值的选题,优质选题是所有新闻工作者最稀缺的金矿,选题是决定文章好坏的最底层因素。


选题对于内容工作者,就如土地之于农民。一块贫瘠的土地,不会有丰收的可能。而如果你找到了一片沃土,加上经营得当,则丰收可期。


对于媒体和记者而言,天天出稿没有任何意义,这是门户的打法,这是运营产品的方法,讲究体系,保证任何时间周期内体验的一致性和可以预期,但这不是做内容的方法论。



做内容,量多并不能胜出。经常会看到一些媒体平台,在PR之时,会声称每天产出多少篇文章,事实上这毫无意义。


对于读者而言,他的时间非常宝贵,根本不需要看如此之多的垃圾内容,这不是福利而是负担,用户只需要看到几篇真正对他有价值的内容。


降低用户选择的成本,提高命中度,才能提升用户体验,用垃圾内容将用户淹没,只会让用户用脚投票。


做内容的宿命,本质上是在海量的内容之中争夺用户的时,要想杀出重围的唯一出路是做爆款、做IP。


从这个角度而言,频繁跑发布会就会演变成一场媒体的灾难:

1、 绝大多数时间内,在做厂家指定的平庸甚至垃圾的选题。

2、 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发布会现场和事后写“枪稿”上,而缺乏有效的时间来学习,来研究产业,来打磨值得花时间的文章。


在2017年3月,车评君就已经决定,《建约车评》不再参加绝大多数车企的发布会,除非是一些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的发布会。


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做重大选题,研究行业问题,了解用户需求,提升自己。如需要采访,就主动联系。


给编辑记者足够多的时间操作和打磨选题。


比如《钴的战争》这篇文章,燕十七用了三周时间,数度推翻稿件,重头再来。但这一篇文章的效果,无论是用户新增、行业口碑、个人成长,远远比他写100篇平均点击数只有1000个的平庸文章强得多。


《建约车评》不追新闻,不纠结于能否做独家新闻,专注于做评论和深度报道。


因为新闻易碎,没有门槛,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做。基本上处于谁都可以杀进来做的状态,也许你可以快1分钟,但一分钟之后,所有人都出来了。做新闻,平台最有优势,利用自己的网络,瞬间推送给所有用户。而评论及深度报道,没有10年的行业经验,根本做不了。出来之后,也没有被拷贝的风险。


《建约车评》在周末不更新。


文以载道,优秀的文章来自优秀的人。好的输出来自于好的输入,任何一个人,如果7*24地忙于琐碎的日常工作,怎么可能有时间提升自己,如何保证可持续地输出有价值的东西。


《建约车评》只招聘优秀的和具有进取心的、愿意改变行业的人。


燕十七做过多年汽车周刊主编,在初创公司汽车事业部做过总编辑,自己还有多次创业经历。苏清涛在此之前已是自媒体大V,出过几本书,在《秦朔朋友圈》之时就是主力编辑。但他们在《建约车评》都拿着相当低的工资,清零,重新开始学习、提升,甘之如饴。


他们忍受短期寂寞,是能够相信未来会无限辉煌,也许看不到未来,但他们相信常识,能延迟满足。任何人或事业,在起飞之前,一定要经历蛰伏期,要忍受痛苦、寂寞,而这些才是未来腾飞的基础。




2017年7月的时候,李想告诉我,《建约车评》是目前做得最好的汽车科技媒体。


随后,付强告诉我,《建约车评》几乎篇篇都值得看。何小鹏告诉我,看了《建约车评》非常多的文章。李斌主动告诉我,某篇文章写的很好。陆斌说,他身边的同事、原来的朋友都在看《建约车评》。


包括徐留平、李想、曾毓群、朱华荣、杨浩涌、付强、廉玉波、董海洋、王劲都主动关注《建约车评》。我们的用户群体,几乎包括所有车企的中高层,科技企业相关业务的中高层,一级市场汽车相关投资人,各大投行汽车行业分析师,零部件供应商的中高层,媒体从业者。


从上汽到一汽,从蔚来汽车到小鹏汽车,从百度Apollo到阿里斑马。我曾不止一次地被朋友们告知,他们的老板又把《建约车评》的文章转发到大群里了。


与此同时,从摩根士丹利到中金、中信,从硅谷的VC到国内的知名VC,从国内最大的PE到全球最大的出行机构,他们都开始来找我,来咨询行业看法包括一些具体项目的意见,几乎涉及国内所有重大标的。而很多汽车科技人士,在面临职业选择时,都会找过来听取我的意见。


在整个2017年,《建约车评》一家媒体,贡献了全行业超过50%的微信10万+文章。《百度扔下原子弹 炸掉全球无人驾驶数百亿美金研发投入》一文,仅仅微信点击就达到148万,引发科技、AI、物联网、芯片圈的媒体撰文跟进,表示不服。


这让我懂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人云亦云。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行当不能有足够的敬畏,不能有深入的洞察,你做好这份工作的概率很低


做媒体经营,包括企业运营,永远不要去follow别人,这是懒汉的做法,战略上的懒惰,会让执行变得事倍功半,做越做吃力。


从众者何其多也,何其容易?独行不易!但要坚守,把其他的事情交给时间。


作为一个媒体,《建约车评》走在了正确的轨道上。


然而,《建约车评》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18版)》这样的一份报告。




2016年的下半年,我曾做了一份BP,挨个发给几个关系不错的投资人朋友,都被以各种委婉的方式呵呵掉了。一个关系不错的做FA的哥们,也努力地帮我推了几次项目,结果同样惨淡。


其中某位耿直的投资人兄弟直言,垂直媒体的天花板很低。还有一个负责汽车口投资的朋友,委婉地在朋友圈放了一张图,以解释自己的投资逻辑。


毫无疑问,这张图,反应了媒体运营和流量变现的真理。


是啊,你的自媒体做得很牛,你怎么赚钱呢?你和李想、何小鹏、李斌这些人谈笑风生有个毛线用?


到头来,还不是得找到公关部,老老实实地写“枪稿”。汽车圈有多少耿直的“老炮”、有新闻理想的大咖,在现实的生存压力面前,不得不低头。


随即,那些曾经承载着他们梦想的自媒体平台,成了“枪稿”的集散地,一起随风飘散的,还有曾经的梦想,以及淡忘了的、出发时的初心。


201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给自己定了一些规矩:

1、《建约车评》这个平台,每个月不能写超过3篇“枪稿”,只用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

2、只和行业里最顶级的客户合作,且只作战略合作。

3、写“枪稿”时,必须要署自己的名字,只写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为自己说的话负全部责任

4、如果《建约车评》的读者不认同、不转发,所有的战略合作客户可以选择付款或不付款。


现在的自媒体,在自由选题的情况下出爆款文章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给定立场和题目的情况下,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是何其之艰难?


鉴于此,现在的自媒体人员写“枪稿”,并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有两大挑战


1、 无论如何在客户和用户之间做平衡,在利益发生冲突之时,屁股不得不挪到客户这边,除非你不赚这个钱。因此,这个媒体如果“枪稿”数量多了,用户一定会离你而去。


2、 平衡客户和用户利益,本质上是矛盾的,能够做好这件事情的人非常稀缺,难以复制,最大的瓶颈其实不是需求,而是供给。《建约车评》很难在可以预期的时间之内,培养出多个余建约。


3、最重要的是,投入产出比不合适。如果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培养出一个能写爆款文章的人,为何将其用于写“枪稿”?写一篇“枪稿”,只能销售一次,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复制,无任何积累,还可能损害读者的阅读体验。


自媒体能卖广告吗?


也许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我认为会有一些长尾的、精准的展示广告的机会,但不是结构性的机会。如果内容生产人员去做流量变现这样的生意,无疑是可悲的,当然也毫无竞争力


现阶段的流量采购,向头部平台集中是毫无疑问的。流量变现的机会属于百度的搜索,属于腾讯的广点通,属于今日头条的信息流,属于阿里,属于汽车之家,属于视频平台。但这里没有自媒体什么事情。




内容生产人员,只有一个结构性的机会:就是你所生产的内容从“0定价”变成有价格。前提是,你是这个领域里最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做出的东西能够带来价值。


作为常识,人类的时间在哪里,GDP就在哪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历,价值是由时间来定义的。


在接下来的一个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的主要时间,会用于消费内容产品。在万物互联的IOT时代,设备之上、之间,流动的都是内容流


然而,现在的内容生产者还没有为这样的时代做好准备。现在,尽管每天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碎片内容,但这些内容大多数都是“拷贝”,以及各种各样的碎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还不能批量涌现。


内容产业,亟需一场“供给侧改革”,消灭垃圾内容,生产出更多有价值的优质内容。


整个产业,整个民族,在物质极大丰富之后,高速行进在认知升级、文化升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复兴和进化之路上,如果底层的知识和文化供应如此贫瘠,怎能成功?


市场和需求是巨大的,孙正义的一个判断我非常认同,未来的人类世界,70%以上的资产是数字资产。


未来的社会,思想最富有的人,同时也会是真正最富有的人,因为未来的资产不仅仅是房子,还包括庞大数字资产。房子会消失,数字资产不会消失,可以永世消费。


从现在这一刻起,人类将在数字空间,持续不断地积累自己的Know-How,并永传与后世,这是一个多么波澜壮阔而激动人心的事业。


然而,现阶段的内容生产者,甚至于还不能依靠生产内容养活自己,今日头条的高估值之下,是对内容生产者廉价的剥削。


如果内容生产者,不能因为自己的知识过上体面的生活,永远不要指望拥有健康的内容生产生态


任何一个内容生态,如果他的交易体系过于畸形,在利益分配中,渠道拿走了95%以上的利益,而内容提供商连生计难以为继,它的生态一定是脆弱的。没有任何意义上的护城河。


所以当百度信息流大举进攻时,今日头条没法抵挡。因为内容生产者对他没有任何忠诚度,他们很乐意把自己的信息复制一份给百度。


按照现有媒体的商业模式,暨媒体生产内容,通过今日头条免费分发给用户,用户在这里消费时间,今日头条将用户的时间卖给广告主,收入中也许有1%会分给内容生产商。


在这个交易结构中,你不能责怪平台的贪婪。


今日头条的核心能力是渠道和个性化推荐,而内容生产商的贡献是,“零对价”的内容。


“零对价”,意味着大多数情况下,对读者价值不大,内容没有独创性,缺乏进入门槛,所有人都可以做。比如,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新闻,内容生产者必须求助于渠道,才能实现自己的影响力。对渠道而言,我可以用自媒体A,也可以自媒体B,甚至自己的机器就可以生产。


在这样的背景下,内容供应商和渠道的博弈中,没有任何竞争力。在任何交易当作,有筹码才有话语权,才会享有分配权。


做有价值的内容,做可以付费的内容,是重构健康生态的起点。有价值的内容,在与渠道的谈判中才有机会拥有话语权,因为渠道也很多。所有的内容分发平台,最终要搞定头部的优质内容生产上,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价值的内容,一定是可以销售的,也许这个时间会显得稍微长一点,但请要耐得住寂寞。


我相信在未来,每一个内容生产者,都会拥有自己的内容商铺,他可以把自己的内容放在微信销售,也可以放在阿里销售,也可以放在今日头条销售。就像现在的淘宝店。


前提是,他一定是某一个垂直市场的最专业的内容生产者。做头部内容,是内容生产者的方法论和宿命。


在那个时候,内容生产行业,会是地球上产值最大的制造业。




这就是《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18版)》源起。


打造一份优质的内容,一份行业现阶段亟需的内容,能够帮助从业者了解自动驾驶、车联网、新能源等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也能够从融会贯通的角度,看整个汽车产业在接下来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了做好这份报告,在过去将近50天里,包括所有的节假日,《建约车评》团队几乎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在每一个部分都力求做到最好。


车评君作为报告的执笔者,数度修订这份将近90页的报告多达3遍。想了解报告具体内容,请点击:《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18版)》


我们相信它是现阶段在汽车科技这个行当、在关于产业宏观战略极具价值的趋势报告,鉴于对其价值和质量的信心,我们承诺如果不满意我们无条件退钱。这是《建约车评》以后所有的付费产品的基本承诺。


对所有的组织和从业者而言,在如此的动荡和变化中,战略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如果决策失误,失去的不仅仅是几百亿、几千亿的战略投资,而可能是在未来时代的生存权。


和李想的一次聊天中,他的一个观点我深为认同:在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时代,掌握客户的人掌握话语权;在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时代,掌握用户的人掌握话语权;在变化的时代,掌握变化的人掌握话语权。


掌握变化的本质是拥有洞察,拥有知识。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机构,每一位个体都应该会提升洞察而付出。而对这个产业而言,一份几万元的报告的投资,可忽略不计。


中国的汽车产业,包括高速融合的出行产业、AI产业、能源产业、互联网运营产业,是一个高达几十万亿规模的市场。


《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18版)》开始,我们希望对这个产业的Know-How开始进行积累,永传于世。


同时,我也深深地祝愿,所有的内容生产者,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回复内容生产者的使命和初心,坚持生产优质内容,为这个大时代的变革发挥作用。


时间一定会回报我们的坚持和付出。


祝大家狗年新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备注:从今日起,《中国汽车科技趋势报告(2018版)》 正式上线发售,欲了解更多报告信息,可点击上述链接、阅读原文、或《建约车评》微信公号里的“报告”栏目]


建约车评,由原搜狐汽车新闻部、评论部主编、市场总监,停开心CEO余建约主持。如果你是汽车圈中的业内人士,如果你想用“葛优躺”的姿势瞬间一网打尽车圈前瞻科技和深度报道,如果你想持续拉升逼格,这个号你值得拥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