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为了做新媒体毅然辞职,大叔凭什么比年轻人还拼命?

为了做新媒体毅然辞职,大叔凭什么比年轻人还拼命?

2023-05-10 14:56:27



前两期,我们介绍了两个媒体人。

也通过他们的故事,看到了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没落。

一个行业的败势,身处其中远比旁观者感受深切。


颓势初现的初期,很多人愿意对自己的职业报以忠诚,不是谨慎地固守旧模式,而是随时代潮流做创新,期望靠新模式拯救老报刊。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能拔得头筹。


做经营的张津铭,会更早意识到这个问题。




风雨飘摇的时尚界

从北京到沈阳,张津铭陪了时尚报刊十几年。

都市化报刊受到冲击的初期,他就开始考虑《时尚生活导报》的营收问题。


《时尚生活导报》曾是沈阳时尚界的标杆,比《外滩画报》《周末画报》等具有更强的影响力。半杂志半报纸的属性,使它在行业没落初期依然能在主妇的菜篮子里觅得一席之地。

全国时尚的冰冻期来自2015年末《精品购物指南》的严重收入下滑现象,而2016年仍没有任何改观的可能性。“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其后,老品牌《瑞丽时尚先锋》也在2016年1月起停刊,几乎同一时间,《外滩画报》宣布停刊并全面转型做新媒体。

时尚报刊,本号称是纸媒的最后一道堡垒。



比这更早的2013年,张津铭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向新媒体端转变,为《导报》做一个自己的公众号。当时,报社有三大优势,优秀的内容生产、强大的粉丝基础和大量广告客户资源,这保证了一个新媒体从内容到营收的产业链完整。

当时的《导报》从属于辽报集团,局部个性化的改革,就像一个天方夜谭的梦想。


2014年,他离开《时尚生活导报》。

这其中有对老制式的担忧,也有追随新媒体的决心。



“我在传统毕竟做了十几年,临出来之前还是做了很多考虑,那个时候我对移动媒体什么都不懂。就问了自己几个问题,第一个我有什么?第二个我想要什么?第三个我能放弃什么?”

“后来我想到,我们大时代的变化个人是阻止不了的。”

他引用了马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胳膊拧不过大腿的话,就不要去拧了,抱大腿不就好了?”


这大概是另一种固守本职的方式。



“我尝到了新媒体的甜头”

同年,创办自己的广告公司,与“今日头条”合作。

在我希望得到一些他对新媒体的迷茫时,我失望了。

张津铭显得自信满满。

显然,他在新媒体初期分到一杯羹。


“初时就几个人一起做,确实很辛苦。”

今日头条当时在沈阳找了不止一家代理商,各自拓展业务,只签短暂的协议,颇有些“竞争上岗”的意味。有其它广告公司已经做了一年多的时间,构成完善、人员齐备。今日头条当时与张津铭的公司只签了半年的合作协议。

成就做,不成就散伙。


张津铭当时只能用尽自己原来积攒的资源,每天要见大量的客户,一边完善团队架构,一边提升业务。用他自己的话说:“那真是段特别苦逼的日子。”

终于在2016年的4月份,他拿到了今日头条辽宁公司的独家合作权限。



“我唯一的优势是2012年就开始看今日头条。”

敏锐的市场目光,丰富的传统媒体经验。

新媒体尝试的第一步,他没有像别人一样狠狠摔到地上。


随后,公司迅速覆盖省内其它城市。辽宁公司也在2016年全国43家“今日头条”公司,做到了第七的位置,业绩也达到了3000万。

张津铭甚至笑着说:“人手不够是公司现在面对的最大难题,我们也需要人才啊!”



前一阵,沈阳市委宣传部在沈阳电视台举办了一个“筑梦沈阳,新闻力量”的颁奖晚会,今日头条辽宁公司作为唯一一个新媒体代表的颁奖嘉宾,站在颁奖舞台上,奖励在某个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单位。

他现在的最新想法,就是希望通过今日头条定向推送的功能,把辽宁这种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传递给全国的用户,这是他想为政府做的事,也是想为沈阳百姓做的事。


号召人才回流,协助优秀企业成长,祈愿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

这是传统媒体的老营生。




时光磨不掉的新闻理想


一个行业,三个媒体人,三种故事。

相同的是,提起老媒体人的新闻情怀,他们的语调会轻微抖动,即便嘴上说着“都是社会变化”,我却看到提起老媒体的热泪盈眶。

无论转行做什么,总有一种精神贯穿始终。


这是一个媒体人必备的精神。

是一个无论身在媒体任何职位都具备的荣誉感,是一心想让世界更美好、让所有不公都得到申诉的执念。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也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信念。


我曾看过一个老记者的控诉,说:“调查报道,不是个体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出差,需要费用,需要合作,需要潜下心来。当一个人付出十倍的劳动量去采访,还有可能被驱赶被羞辱。如果这样得到的回报还不如微信笑话的转发量高,谁还会去做事倍功半的工作呢?毁灭记者行业的不是金钱,而是没有成就感。”


他恐惧的是,没有记者再愿意认真写稿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消失了。

未来的某一天,记者会变成一个“老匠人”职业,就像大街上偶然所见缝补匠或者木匠,拿着微薄的收入,却背向全世界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但有人说,没有没落的行业,只有没落的思维和商业模式。

最重要的是,在行业的浮沉里,不忘初心。



媒体人系列至此告一段落,回顾往期请点击蓝色字:

1.从执笔天涯到砍柴喂马,看纸媒人如何实现职业蜕变?

2.她自己掏钱在五星级酒店办了一场活动,连杨鸣、曹琳琳都抢着参加





帮 沈 阳

现代实体产业如何做转型?


沈阳的人才外流情况很严重。

张津铭对此隐隐担忧,这关系到他自己公司,也关系到沈阳这个行业乃至城市的发展。

这也直接导致了沈阳大经济环境的不佳,实体的大中小企业不重视新生的互联网文化。

“我建议这些实体企业结合一些互联网资源,以此为基础做些企业的变革和创新。并根据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更好的利用新媒体,对企业品牌进行宣传推广。”

在任何时候,不要排斥社会的新生事物,而是去适应他,挑选企业适合的文化与之匹配。

一个传统媒体人成功转型新媒体,给沈阳企业主的建议。




- END - 



  


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时间有太多信息,就会“忙不过来”。第一眼看到什么,能体现出性格的差异。

下面这张图,第一眼你看到了什么动物呢?



后台回复“动物”两个字

查看答案吧!



轻点阅读原文,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