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创动态 >新闻专业的你,来看看“别人家”的新媒体课程

新闻专业的你,来看看“别人家”的新媒体课程

2023-05-10 14:56:27

研究的缘起


自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社交网络相结合以来,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挑战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更深刻改变了新闻生产的环境与法则。在业界不断转型,寻找突围之路时,作为新闻学子,我们能感受到新闻学教育在不断地适应,努力地变革。


这些年,我们的新媒体课程增加了,但像大数据、新闻可视化、VR、AR这些酷炫的概念还少有操作层面的尝试。所以有时候,我们会好奇:究竟“别人家”的新闻专业在如何学习新媒体?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为了做一点严谨的学术研究,我们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山东省各个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根据山东省本科高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文件(http://60.208.80.195:1891/pyfa/),山东省设有新闻专业的院校共有14家,分别为: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烟台大学、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政法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临沂大学、德州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和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我们又把办学地点设在山东的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列入其中,这样共有16所院校。

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我们决定以培养方案为研究内容,又尽我们所能地联系到了一些新闻专业的老师和同学。这样,文献研究、数据统计加访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我们觉得自己也真是专业水准棒棒哒!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新媒体课程的数量

我们将凡是带有比较明确的新媒体特质的课程进行了统计,共挑选出89课程。



从数量上看,山东政法学院开设的新媒体课程最多,有11节。山东政法学院之所以在数量上拔得头筹,是因为它是上述院校中唯一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院校,新媒体方面的师资和课程优势体现在了新闻学教育中。


由上图可知,多数高校的新媒体课程都在4-6节之间,这个数字大概是专业课程(必修+选修)的20%左右。



2

开课学期



66%的新媒体课程集中于第3至第5学期。这是因为新闻专业大一学年主要开设基础理论课程和通识课程,第6学期以后会有专业实习(如山师和烟大在第6学期都有一学期的实习,德州学院在第7、8学期共有16周的实习),所以专业课多安排在这三个学期。这些课程集中在中后期,一部分原因也在于个别学校在大二之后设有专业分流,很多新媒体相关的课程在分流之后才陆续开设。



3

新媒体课程分类


在了解了基本的数据后,我们想进一步追问:到底各院校在新媒体课程的设置上偏重哪一类课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前提是我们得找到一个分类的标准


新闻专业的新媒体课程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结构,什么是它理想的体系和必要的内容,目前并无定论。各院校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偏理论,或偏技术;或讲媒介融合,或讲数据新闻,带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我们想到借鉴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


目前,新媒体专业在课程设计上选择了理论基础、新闻业务、互联网技术、媒介经营管理、营销公关、视听软件应用等课程模块【1】,这些模块会根据人才培养方向——新媒体新闻传播人才、新媒体产品设计人才、新媒体经营管理人才【2】——各有侧重。再结合彭兰老师曾提出的,新媒体的核心要素是终端内容关系服务【3】,我们将新媒体课程划分为理论类课程内容生产类课程技术支持类课程运营服务类课程四类。



然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



A


新媒体理论类课程占42%是每个学校都会开设的。这既反映了理论类课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也是因为理论类课程的开设更容易实现。新媒体导论(或新媒体概论)是开设频率最高的理论课程,其次是网络传播学,山大、山大威海分校、山财、山财东方学院、曲阜师大都开设了相似课程。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即便是同样的课程名称,不同院校的课程内容是不同的。像融合新闻、数据新闻这样的课程,有的院校偏重技术,有的院校则是纯理论课程。



B


新媒体内容生产类课程占23%,包括新媒体编辑、新媒体采编实践、媒介融合实践等课程。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青岛大学在2017年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很多以工作坊为形式的专业实训课程。其中“融合媒介实务Ⅰ”安排在了大三前的夏季小学期,训练融合媒介表达能力。“融合媒介实务Ⅱ”安排在大四前的夏季小学期,目标是在四周内完成一条以融媒体手段呈现的深度报道。据青岛大学的老师介绍,如果条件允许,这两个工作坊将与业界合作,采取导师项目制,由专业都是与业界导师共同指导完成。


(青大的同学真洋气,还有夏季小学期,可是,你们都没有暑假的吗?)




C


新媒体技术支持类课程占13%,仅有半数学校开设,在所有新媒体课程中占比较小。技术支持类的11门课程中,网页设计与制作的相关课程有四门,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有三门。如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等均开设了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山东体育学院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和曲阜师范大学的VR新闻设计与制作很是前沿,可惜这两门课都开设在了第8学期。



D


新媒体运营服务类课程占22%,多为选修课程。新媒体岗位不仅需要内容生产,同时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客户维系的能力与素养。因此,除了一些直接以“运营与管理”为名的课程外,我们将人际传播、危机公关、市场营销等课程也纳入运营服务类课程。研究发现山大、山师等10所院校开设了公共关系的相关课程,山东政法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开设了网络营销方面的课程,山财和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开设了市场营销的课程,烟大开设了消费者行为学,山师的人际传播也是专为新媒体环境而新设的。



结论


从新媒体课程的增设,到工作坊这样新型教学方式尝试,我大山东的新闻学教育正在努力回应新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但实事求是地讲,师资结构的调整,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摸索出一条与业界联合培养可行性路径,都并非易事。老师说,今天的新闻学教育,既要坚持以新闻为本,才能面对技术的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又要增加通识教育,以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有更好的理解与洞察;既要学会新媒体技术,以适应融媒体环境;又要具备策划和组织能力,以应对运营的需要。如何侧重,如何平衡,老师们说,他们也在摸索。



所以,我们想,也许在期待新闻学教育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实践。就比如加入一个校园公号的运营,或者像这样,做一次小小的、严肃的研究。


我们知道我们的研究还很粗浅,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选出的是带有明确新媒体特质的课程,一方面,一些院校虽然在课程名称上未体现新媒体的特质,但已将新媒体内容融汇贯通到传统课程中;另一方面,或因新培养方案刚刚执行,或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有些新媒体课程实际上并没有开课。所以,数字的比较可以呈现直观的印象,但它与现实之间偏差恐怕也是存在的。再比如说,我们尽可能地使用各院校最新版的培养方案,但我们不确定是不是仍有遗漏。


所以,如果我们有研究中的失误,请您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会有点难过,但我们会非常感激。


因为,这样的研究我们想要继续做下去。




参考文献


【1】鲍立泉、胡佩延: 《新媒体专业教育定位研究:以媒介形态创新为视角》,《现代传播》,2014年第 8期

【2】谭天、刘方远:《试论新媒体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 2 期

【3】彭兰: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本期工作人员

参与研究:夏铭睿  宋旖旎  李虹瑶  沈梦琦  王雯漪

文案:夏铭睿  李虹瑶

排版:王雯漪

审核:钱  婕   王  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