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毁掉传统媒体人的不是体制,而是穷人思维!

毁掉传统媒体人的不是体制,而是穷人思维!

2023-05-10 14:56:27

贫困农民通常只关注眼前的事。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只想考虑眼前,不愿考虑将来。


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只能考虑眼前,由此导致了他们缺乏考虑将来的能力。因为稀缺占据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再也无力考虑其它,尤其是将来。

贫穷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

01


穷困的人会永远缺钱,忙碌的人会永远缺时间,而体制内的传媒人会永远缺空间。


但事实上这都不是问题的根本,而只是一些表面现象。


你会发现,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给体制内的媒体人一些空间,他们仍然无法获得更多的财富、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作品。


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吗?


拖延症患者之所以拖拉是因为不知道时间宝贵吗?


传统媒体人之所以做不好是因为他们在体制内没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吗?


不得不承认的是,上述原因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但本文更想用另外一个观点来解释:并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而是贫穷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

越缺少越得不到

02


这里所说的贫穷,并不仅仅指物质或者金钱上的贫穷,而是指对于某种资源的稀缺。


这种稀缺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还可以是作为体制内的传统媒体人所希望获得的能够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觉得它特别重要,而我们的大脑更是时刻提醒自己密切关注我们自身所缺失的那一部分资源,从而忽略了其它更重要的事。


饥饿的人,整天想着如何找到食物;缺钱的人,会想方设法去挣钱或省钱;买不起房子的人,会觉得有了房子才会拥有一切;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会觉得自由施展的空间比起稳定的岗位更重要……


然而,当我们越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稀缺资源上的时候,我们也有可能越会局限住自己的眼光,并进一步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反而更不容易得到自己所期望的金钱、时间和空间。

过度专注与稀缺陷阱

03


如果长期处于某种资源(金钱、时间和空间)的稀缺状态中,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就会垄断我们的注意力,以至于我们可能会忽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


对于穷人或者忙碌的人而言,当他们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他们的智力和判断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对于体制内的媒体人而言,当我们被体制本身所束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乃至能力都放在抱怨体制上面,或者放在寻求突破体制、违背体制甚至逃离体制上面。


现实的状况可能是,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对媒体人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全世界最优秀的媒体作品也都是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媒体人不能因为体制和政策对我们有一点限制,就把自己创作的低能全部归咎于体制。


然而,过度关注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束缚,会消耗掉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智力、判断力和创创造力,从而导致我们无法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内容创作。


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的

04


所以,《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的两位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而长期得贫穷、孤独或疲劳,对思维方式的改变非常类似,它们可以直接导致分析力和判断力下降。


这个现象不只是出现在低收入及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也不能幸免。后者可能不缺钱,但疲劳和孤独也能降低他们的认知和判断力。


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女演员德雷斯勒曾经说一句话:“假如蚂蚁真的是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又怎么还会有时间去四处野餐呢?”


同样的道理,一天到晚抱怨个不停的传统媒体人,又怎么会有更多的时间理性的思考自身所面临的困境,并认真的拿出一个可行的突围计划来呢?


你的带宽被什么占据了

05


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导致我们失去了理性决策所需要的心力丧失,或者叫做“带宽”(bandwidth)变窄。


一个穷人,为了满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细算,没有任何“带宽”来考虑投资和发展事宜;


一个过度忙碌的人,为了赶截止日期,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紧急的任务拖累,而没有“带宽”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


一个被体制束缚的媒体人,把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与体制对抗上面,而没有“带宽”去研究如何在体制框架下做出更有价值的成果。


这样的个体,即便有一天他们摆脱了这种稀缺状态,也会被这种“稀缺头脑模式”纠缠很久,这种“稀缺头脑模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意识到我们的“穷困”,而是在于太多的关注“穷困”本身,从而丧失了解决问题的判断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找一个可以充饥的玉米吧

结语


经济学家们喜欢讲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快饿死的人看见一片玉米地,如果他想着找最大的玉米,结果可能是还没找到就饿死了。而如果只找一个可以充饥的玉米,那么结果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是令人满意的。


那么同样的,体制中的媒体人,不应该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寻求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最大的玉米”上面,因为即便你跳出体制,体制外的媒体组织照样有各种各样的束缚。


沉下心来,在不完全自由的空间中或舞台上,好好施展我们的才华和智慧,找到一个“可以充饥的玉米”并不那么难。(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传媒耕读志”,作者刘庆振系高校传媒系教师、博士、专栏作者)


:从都市报到智媒体

“人民号”进军自媒体平台

从看意见领袖的迭代

传媒行业高考试题答案揭晓

2018年传媒行业高考试题


本公号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你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