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这种古代的“自媒体”,广州原来有这么多

这种古代的“自媒体”,广州原来有这么多

2023-05-10 14:56:27

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画圣”顾恺之为给一座寺庙募捐,在寺庙墙上画了一壁壁画。然后跟大家宣布,想第一天抢鲜看的,请捐十万钱;第二天看的,请捐五万;第三天以后看的,随便捐多少都可以。结果大家都抢着看,而且都被他超人般的画技惊呆了,很快募够了百万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顾恺之是个伟大的画家;二、壁画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具有巨大的震撼力。


说到看壁画,一般想到的是敦煌。其实在广州及周边,就有大把古壁画可看。它们保存在古村里,祠堂内,是有名或无名的匠人们,给我们留下的穿越时空的艺术珍宝。



把那些熟悉的故事 

变成墙壁上的艺术


清代至民国广府传统建筑壁画主要分工笔彩绘和水墨两类。彩绘画的主要题材有山水、花鸟和人物,这类花红柳绿、色彩斑斓的画占现存壁画的绝大多数。它多采用传统的重彩设色的技法,敷色艳丽。在人物的刻画上,从形象神态、服饰衣冠上讲究细致入微;画面人物安排聚散有致,前后呼应。在历史典故画上多有题跋,以白话叙述该典故的全貌,使画作易于被广大文化程度不高的乡亲所理解、认可。


《柑酒听黄鹂》

叱石成羊

刘洞微画龙

东坡听琴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东里村合德里4号,有一座麦公祠。和广府地区的很多祠堂一样,这里的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等建筑装饰艺术都很精美,古代壁画尤为突出。难能可贵的是从未被修改过。这里发现了广州市已知面积最大、原汁原味的清代在天飞龙壁画《教子朝天图》,长约2.5米,高约90厘米,保存得十分完整。



《教子朝天图》是一种清代岭南民俗工艺中常见的传统题材,其形式多是两条在天空云海中见首不见尾的苍龙,其中一条老龙正在教育一条小龙,寓意重教传礼。

在《教子朝天图》的两侧还有两幅宽约60厘米,高约90厘米的小图,分别为《蓝田种玉图》和《写道德经图》,三幅图总长达到将近4米。



由于壁画是当时影响广泛、深入人的通俗文化,是大多数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品;是基层社会妇孺皆知的“大路货”。所以当中的古诗、古文与传说故事在广府民间社会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传播。这是在其他历史文献资料中无法看到的珍贵“史料”。当我们看到画上丰富的国学内容时,有如切肤感受到晚清民间社会文化里国学的温度。比如说这里有“米芾换画”。


米芾换画


有《鹿鼎记》第三十九回所描述的,韦小宝回扬州时就听到的故事——金带围(也称四相图)。


金带围


有描述西汉的“商山四老”、“伏生传经”;魏晋的“嵇琴阮啸”、“以字换鹅”;唐代“李邕鉴真迹”;北宋“四相簪花”等故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商山四皓图》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 

让孩子从小受到教育


壁画在古代中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大众媒体,蕴含着强烈的“教化”功能。如广为人知的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这种功能主义在距今不远的清代仍发展得相当繁荣昌盛,其突出代表就是广府地区的清代壁画。


《观帖图》


与中国壁画的另外两大系统——敦煌宗教壁画和唐墓室壁画相比,清代广府壁画所采用的媒介更加贴近大众,大多分布于祠堂、私宅、寺庙等场所。正如广府壁画研究的权威专家黄利平和康薇所说,晚清广府壁画延续了自汉代以来中国壁画“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其中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内容,这对于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甚至于不认识多少字的广大基层民众来说,等于是直接向他们图解了传统文化、传统观念的具体内容。壁画在神庙、祠堂和民居建筑上起着和西方教堂故事画一样的作用。这也是壁画除装饰之外的独特价值。


青坭图


壁画在中国起源很早,秦汉以前已有壁画流传。到隋唐时这种艺术发展到顶峰,当时吴道子、阎立本等一代大师辈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彩重抹的一页,以和以皇宫贵族生活为主要题材的甘肃敦煌壁画和中原魏晋到隋唐墓室壁画至今仍为国宝。

自宋代宣纸画(即今天所谓的国画)兴起以来,壁画的社会地位就开始下降,逐渐沦为建筑艺术的一部分,画师也多为画界底层以画为谋生手段的民间艺人。但壁画艺术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被人们所抛弃。


《观帖图》


正如后来宣纸画受到少数社会精英的追捧而成为‘雅’文化一样,壁画也因为走向民间而更加受到大众的喜爱,成为影响广泛的‘俗’文化。壁画的内容也从以前的和贵族文化转变为世俗的民间传统文化。



多亏了这些乡间的画匠 

为我们接续远古的传统


黄利平认为,由于宗祠在乡村社会具有祟高地位,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在类似的建筑上作画,因此广府传统建筑壁画绝非古人闲时的信手涂鸦。壁画家多数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画匠,就整体而言,他们的绘画是程式化、机械化的临摹,有着明显的职业化特点,但其中也不乏技艺高超、享有盛誉的大师,如道光时的梁汉云、同治、光绪时杨瑞石、黎浦生、黎天保等。这些艺术家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有相当大的影响,经常被一些有实力的祠堂请去作画,如陈家祠的壁画就由杨瑞石负责。


《天孙乞巧》黎蒲生画


杨瑞石是番禺沙湾紫坭乡人,也有说是佛山人,生于1836年,故于1908年,可谓高年长者。他恰好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清朝崩溃前夜半个多世纪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但从现存的他作品中可知,他仍是一位严守传统的画家。

杨瑞石师从沙湾杰出民间艺人黎文源。在广州南沙区黄阁莲溪村麦氏大宗祠门楼右侧上有这位壁画大师的一幅壁画《传经图》,绘的是汉代伏生口述《尚书》二十八篇给晁错的故事。


杨瑞石《传经图》


另一件杨瑞石作品发现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祠堂,纵120公分,横150公分,绘于清同治六年(1867)。画的是王羲之书写一篇《道德经》(或《黄庭经》)来换鹅的故事。直到现在,这个故事也是低幼教育故事之一。


1867年《白鹅换字》杨瑞石


最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关注吧



编辑:阿卜

图及资料提供:黄利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