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黑箱自媒体和奢侈的思考

黑箱自媒体和奢侈的思考

2023-05-10 14:56:27

iPhone设计精良,简单易用,但你会用它不意味着你懂得LED显示屏的工作原理、无线通讯和4G传输的科学知识——这叫黑箱理论,就是说一个高科技玩意儿你用就是了,不必了解其中奥秘,内部构建对用户而言是不透明的,但不妨我们使用它。

该理论现在渐渐可以用于某些付费自媒体了。

部分付费自媒体基本上是直接抛出问题,然后你还来不及思考,就匆匆给出答案。说白了,这简直是一种价值观的填鸭,听多了这种节目,而且听完后还暗暗称是,那样独立思考能力会下降的。这一问题在音频节目中突显的十分严重,很多论证的严谨性就在讲话人的激昂声调中丧失了(很多都构不成一个严谨的论证,基本在胡说八道,结论更是难以让人认同)。

我想起罗胖的口号:死磕自己,愉悦大家。但是有时候要想一想,那些通过愉悦得到的真正是知识吗?或者更极端一些:这些媒体本身贩卖的就是娱乐?而非知识?

这道理,甚至读书本身都适用。比如说两本经济学方面的书,一本郭凯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一本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第一本写的挺好的,很易读,以故事引入,讲浅显的一些道理,提供作者的一些看法。第二本是教科书,名词解释甚多,没什么私货夹带,论调客观,阅读艰难,现在我连一半都没读完。但是平心而论,曼昆的书的知识密度更高,更客观理性,更有“工具性”,因为我虽然只读了一半,但再去看一些财经新闻已经不那么懵比了。我在读第二本书的时候,很多时候不得不琢磨书里的问题,这个过程不是舒适的,但知识的学习就是这样的。

在任何媒体说出观点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想象成辩论队员,媒体就是对方辩手,在心里与听到的观点搏一搏,这说到底就是个怀疑精神有无的问题。这就是《奇葩说》抓住的痛点,辩论可以很好的体现怀疑精神(某些选手别那么娘就更好了。。。)。

上述种种,做付费自媒体的人只会更清楚而不可能不清楚,他们的产品基本只有一个:“给大伙一个‘我在学习’的幻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