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新媒体下的“镜中我” | 别让社交网络成为你的魔镜

新媒体下的“镜中我” | 别让社交网络成为你的魔镜

2023-05-10 14:56:27

请配合wifi食用

叮,你梨已上线。



Who am I ?

Where do i come from?

Where am i going?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在网上偶然刷到这个视频,突然想起了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于1902年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提出的的“镜中我”。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不难看出,我们所认识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镜子,而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知逐渐被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主观因素被消解。





1

关于镜中我

库利认为问题不在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

因此,认得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在做出行为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做出的评价;

3.我们根据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


2

互联网时代下的“镜中我”:

在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足不出户就知道每时每分发生在地球上的新鲜事。不得不承认,各大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信息影院。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影院的受众,进一步来讲,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每个人从受众变成了用户。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兼容功能让我们从一个接受者变成了传播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不仅满足了信息的需求量,还满足了个人的使用与满足。



我们通过140字的“微革命”去发布我们想传递的内容。慢慢的习惯通过点赞和评论来确定和自己引起共鸣的人。再逐渐变成通过他人的评论和点赞量来评价自身的人。

就这样,互联网成为了“镜中我”中一面强大的镜子。承包了我们大部分的喜怒哀乐。


3

变质的“镜中我”:

每个人都有照镜子的习惯,就像Meaghan在Ted演讲中描述自己的小侄女一样。从最初我们从自己的身上找自己,到之后通过首属群体找自己,到现在通过大众社交找自己。我们开始靠别人的评论去评价自己,慢慢活成了非中心的自我。



从视频中看到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视频发到YouTube上,配上“我美吗?”的文案,果然不出所料,这个小女孩收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其实并不知道小女孩的初衷,不管是因为寻找自我认同感还是缺乏自信心,都不该“以网络正衣冠”。不难想象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看到那样的言论会作何感想。像这种小女孩的“自我认证”视频和照片还有很多,想来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

前不久上映的很热的一部电影《神秘巨星》,讲的是一个女孩怀揣音乐梦想最后梦想成真的故事。在电影伊始,女主(神秘巨星)将自己的演唱视频发布在某网络平台上。在互联网面前,在等待陌生人的“赞赏”时,她变得焦灼、困苦甚至茶饭不思。

细细想来,我们又何尝不是,很多人通过自己的文案的点击量来确定自己人际交往的优异;通过评论来评估自己朋友的多少。


4

社交现实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成为了互联网中的社交达人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患者。

“点赞量高了就是朋友多,认同感高,甚至是个人价值极大满足;反之就代表一味的落魄与孤独。”这是这个世界的诟病。



我们不再把一天更多的劳作当成充实,而是看自己发布的内容和照片被拍案叫好而感到没有虚度。

现如今物质极大满足,我们缺少的是精神的食粮。我们从互联网上汲取营养,随时获得新鲜事。但是滥用社交网络容易让我们迷失自我,活成“网络中的自己”。

最后变成了我们在社交网站中并不发表自己喜欢的内容,而是受众喜欢的内容。

我们常常因为网络中一点点攻击谩骂就辗转反则,夜不能寐。因为社交网站上的无人问津而否定自己甚至是讨厌自己。

试问自己:这是自己想成为的人吗?


5

沉默的螺旋快乐

除了微博、微信、qq等传统社交媒体之外。知乎、简书甚至是支付宝都在互联网双向甚至是多级传播中增加了社交板块。不管是支付软件、摄影软件亦或是阅读软件都没能豁免。我们随意打开一个软件,都能找到一两个聊得来的“朋友”。

可以说这些形形色色的app完成了从人际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华丽转身。我们可以通过报刊软件聊娱乐,通过购物软件谈美食,通过相机软件说风景。可以说社交无处不在。



在大众传媒中,我们将“自己与大多数意见相左”这件事当成是一种极大的不合群。为了体现自己的合群和所谓的“正确的想法”,我们为同自己想法相反的观点摇旗呐喊。面对自己的想法时反而成了沉默的螺旋。结果是自己收获了大众的多票数支持,获得了一种妙不可言的膨胀感。但自己本来的想法却迷失在自己一往无前的社交认同感中无法重现。

这样的你收获的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吗?

也许你觉得只有和大众观点一致了,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追随者,。但是你领袖的是自己的观点吗?

当“丧”成了日常用语时,真的是该好好反思了。为什么我们日常丧?大概是因为我们在社交平台中入戏太深了吧。


6

适度社交:

不可否认,互联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我们可以知晓新闻、接收知识、获得娱乐等等。我们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联系许久未见的好友,发布重要的新闻,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社交在于分享所见所闻而不是我们自身的反射;它可以是你镜子的一角,但绝不能成为你的整面镜子,更何况社交网站上并不是现实生活中自己的全部。



自信是一个宝贵的优点。有许多人沉溺于社交网络中(尤其是匿名性的)无法自拔,很多是由于缺乏自信,找不到现实中的自我认同感而逃往网络世界寻找所谓的那个“强大的我“。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跑到网上寻求“嘘寒问暖”,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抱团取暖”。但我们会发现当发泄内心的不满之后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不一样,有也多半是内心的空虚。

倒不如多看些书来充实自己,多增长些阅历去提升自己的价值,当达到一定境界时,自信自然就出现了。世界这么大,一起去看看。

有人说在网络中才能体现出自信,其实这种自信有时候只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负感”的替身罢了。

适度社交,将互联网当成有利于自身的工具,而不是我们零点还不眠的“零食”。




一只不定期更新的梨,但也不妨碍我们做好朋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