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社群是自媒体最好的出路吗?究竟怎么才能玩转社群营销

社群是自媒体最好的出路吗?究竟怎么才能玩转社群营销

2023-05-10 14:56:27



社群这个词很早就开始流行了,很多人都想去搞个社群,然而大部分人的做法是什么?

建一个微信群,然后拉人进群,互相聊天、分享,我们最常听到的一个词是自由链接,群主会热情的鼓励大家去自由链接,并不断告诉大家链接的好处。

然而实际状况是什么样的呢?

当我们建立一个新的社群之后,除了最开始的相互介绍、聊天、分享,没过几天,这个群基本沉寂了,发消息半天没人理,只有群主每天发一些新闻早餐之类的信息,也很少有人去看,甚至你会发现,一个很久以前群突然从微信聊天会话框跳出来,你才想起来,原来自己还加过这样一个群……

你会发现建立这样的社群并不是你想要的,你希望自己能够创建一个活跃度很高社群,大家能够在这里分享知识,相互链接,你希望这个社群能够为每一个成员提供价值,但为什么大家都不活跃呢?

我们在考虑这件事的时候,首先应该去考虑,大家为什么要在这个群里面去很活跃的分享和链接?

就好像你要拍一部电影,你召集了刘德华、黄渤、葛优、范冰冰等一干演员,然后仅仅说一句:人来齐了,你们自己开始演吧,演好了叫我。

我们都知道:好电影是需要被设计的,要有定位、有剧情、有主题、有台词……

每一个环节如何紧扣,包袱该在什么时候抖出来,那社群为什么不是呢?

因此当你在组建社群的时候,却经常忘记了这一点,以为什么都不用做,仅仅拉人然后让他们自连接就行。

而好的社群,就是被设计出来的。

让我们回归社群本质,看看如何建立一个好社群。

一、垂直定位

垂直定位就是指聚焦在某个垂直的领域,比如说母婴社群、画画社群、音乐社群等。

垂直定位又可以划分为内容垂直定位和地域垂直定位。

内容垂直就是宝妈社群、画画社群、读书社群这一类的;

地域垂直就是本地化或乡镇的一些社群;

总之,你建立的这个社群,定位越垂直,后期会员的归属感就会越强。

所以,建立社群,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一群相同特性的人聚集一起,然后一起做一件事。

这里又非常容易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将这类人拉进一个微信群,就是建立了社群,事实上你只是利用微信这个工具提供了一个更便捷交流的交流方式。

就像校友社群和工作群本身就已经存在,即使没有互联网,这些人已经在脑海建立了连接或者认同感,因此拉个微信群并没有创造社群,只不过是为已经存在的社群提供一种便利的沟通方式。

而且社群的载体不局限于微信,各种平台,都可以做社群,论坛,微博,QQ群,甚至线下的社区。

在这个社群里,大家经常沟通、建立感情、互相帮助、彼此信任,从而形成了强大了凝聚力。

凝聚力就是把大家都粘在一起,而且粘得越来越牢,像滚雪球似的,使得这个圈子越来越大。

比如一个钓鱼爱好者,凝聚一群喜欢钓鱼的人,一起准备接下来的钓鱼大赛。

一个小区的大妈,也可以凝聚一帮人,练习广场舞,备战广场舞大赛。

一个大学生,凝聚一帮人开展青年支教活动,希望偏远山村的儿童受到关爱。

总之,我们并不是拉一帮人,而是先有一个使命和目标,拉一帮人一起完成。

如果你是一个健身会所,那么你建立的并不是健身爱好者沟通群,而是“6个月,一起改变自己”群。

所以,当你在构思组织一个社群的时候,要告诉成员们,我们要一起改变些什么?一起做出哪些让自己自豪的事情?

二、需求定位

一个普通人,假设玩了微信1—2年,估计号里面也会充斥着各种群,什么公司群、小组群、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同学群、小分队群、旅游群、兴趣群、临时群、客户群……太多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分析一个人加群的动机在哪里:

1、感情联络:亲戚朋友同学间

2、学习提升:寻找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3、宣传推广:宣传公司的产品、服务,又或者个人品牌

4、社交/人脉资源:认识同兴趣、同行业的人

5、工作需要:公司同事,项目小组,部门

实际上当我要加入这样一个群体的时候,是满怀期待的,我们期待的是接下来将遇到怎样一群人?我们自己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就像陈坤每年5、6月份组织【行走的力量】,每一个参与的小伙伴除了对见到陈坤本人充满期待,还有对这一次行走历程的期待,我会走什么样的路,我会遇见什么样的路况,会遇见什么样的同行伙伴?

最终,我们都想因为加入这个群体,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比如我们加入一个读书社群,目的是希望能够督促自己读书,让自己变得更有深度。

女性加入美妆社群,也希望能够让自己更懂化妆,使自己变得更漂亮。

所以,当我们加入一个社群前,都会对自己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而满怀期待。

因此,运营社群之前你需要做好需求定位,然后把社群活动固定化,培养用户期待感。

但用户不会每天都会有这种期待感,因此就需要我们去设计这种期待感的触发场景。

有时候这种触发场景是某个固定时间,比如即将参加广场舞比赛的大妈会每天晚上固定7点在小区广场开始跳舞;

6个月改变自己健身计划的朋友每天晚上8点将会聚在一起健身、跑步。

所以每到这个时间点,进行预热,都会触发期待。

有时候触发场景也许是某个事件,比如被陈坤【行走的力量】活动选中的伙伴,也对这件事充满了期待。

当我们设计出了饱满的期待感之后,如果后续不能让社群的伙伴有所收获,对伙伴形成的落差感无疑会对社群的品牌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很多用户加入付费社群,最终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值,而认为这是欺诈,运营社群的人该是很委屈的吧。

所以,我们在运营社群的过程中,需求和定位做好之后,一定要组织活动让社群的伙伴有参与感。

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最不缺的就是内容,每个行业的大咖都会提供出优质的内容供大家学习,比如音频课程、视频课程、直播课程……

但是这种单项的学习没有参与感,很多人买了很多学习课程,都没学习完,因为总有各种事情打断学习计划,有些费用相对比较高的,就会容易被用户退费。

因此我们需要与一群人一起进步改变自己,而很多社群的做法却仅仅是:每周安排一个人进群分享。

这其实不是“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是“你为这一群人做一件事”,这样的话,你做的更像是一个媒体,而不是一个社群。

所以,除了坐在群里静听之外,你需要让你的成员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提高参与度,强化仪式行为。

1、定期话题讨论

这个话题是什么?每个品牌和自媒体的调性都不一样,讨论的自然不一样。

但不管什么话题,绝不是随便讨论一下“论哪位明星颜值高低”这样就完事的,这样得来的效果反而只有几个人瞎扯。

我认为定期话题讨论应该具备一定的仪式感,比如今天我们预告明天晚上21:00—21:30分将讨论一个怎样撸自媒体收益的话题,并选取积极发言的给激励,让群员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与动力。

另外,群内的活跃分子和KOL,可以鼓动他们一起参与说两句,对讨论的氛围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后,将选取优质的讨论结果整理成文,不管是群内发布也好还是自媒体发布也好,都会形成更大的影响。

2、让群员获得参与感

前文讲到,社群并不是微信群,微信群只是交流载体,理想的社群是获得归属感的,而参与感是获得归属感的前提。

比如一间餐饮店,可以建立“一起做吃货”(emmmm貌似不好听)

一个护肤品品牌,可以建立起“新品试用群”(emmmm我词穷了)

通过定期产品试吃/试用,给予产品反馈,甚至让他们参与进来给产品命名、拉投票等。

3、线下互动沉淀

互联网是相对陌生和虚拟的,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块,真的很难聊些什么。

做社群就像谈恋爱,两个人如果线上认识,刚开始聊蛮有热情,如果不实际见面,很快就冷淡了。

在建立社群归属感的基础上,还需要培养社群员的视觉、听觉、触觉记忆,只有真正从网友成为朋友,才会有继续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

比如一个青年社区,针对年轻职场群体,有自己的线上社群,隔三差五在自己社区内搞活动;

比如一个书画坊,针对收藏者和书画艺术家,有线上社群,隔三差五的在自己店里做沙龙;

久而久之,在他们各自完成商业目的与个人目的之余,并且能使得彼此对这里有一种记忆归属。

我觉得这样的社群是好的,也能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并保持较为长久的黏性。

最后总结一下:

社群并不存在于微信中, 微信只是辅助社群的一个工具,我所期望的好社群就是:凝聚一批人做一件事。

你需要设计出明确的使命和目标,然后设计一个共同达到此目标的仪式化行为,接着为所有人履行该行为提供反馈。

构建完整的社群,群成员互相认同、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即使微信消失了,他们仍然可以继续。

因为并不是微信造就了社群,在有微信之前的几千年,社群就已经出现了。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