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致敬! 第一份稿费1元,写稿30年发稿6000篇,这个苗族“草鞋记者”值得所有媒体人学习!

致敬! 第一份稿费1元,写稿30年发稿6000篇,这个苗族“草鞋记者”值得所有媒体人学习!

2023-05-10 14:56:27


编者按:

今天(11月8日)是记者节,你眼中的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记者节,小苗带你走近最草根、最有泥土味的苗人记者。




一双解放鞋、一台数码相机……

11月7日,记者见到78岁的“草鞋记者”张希才时,他正在采访国家级芦笙锻造技艺传承人莫厌学。

张希才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黄里村的苗人,仅上过夜校的他凭着对新闻报道的热爱,通过自学干起了“农民记者”,而且一干就是32年,发表稿件7000余件,被多家媒体采用刊发,他也因此被多家媒体聘为通讯员和特约记者,被当地干部民众称为“草鞋记者”。

莫厌学是雷山县国家级芦笙锻造技艺传承人,远近有名。眼下,雷山县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苗年节”临近,莫厌学一家老小在家制作“千把”芦笙为苗年做准备,张希才认为,这是个节前的“好新闻”

在莫厌学眼里,张希才是真是的记者,是他敬佩的人,“我觉得他是大记者,他来到我这里就写了好些文章,他对我的采访大概有四五次了,我觉得他这么大的年纪了,还为我们苗年节服务,为我们苗族服务,为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呼喊。”


夜校扫盲班成就写稿生涯


据了解,今年76岁的张希才的童年是在困难中度过的。他上有父母,下有姐弟三人,老大就是大姐,现今健在,已80多岁,他排行老二,在他之下,还有个弟弟。

约在1944年,张希才的父亲当兵奔赴抗日前线,但一去不复返,他姐弟三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家里贫寒,母亲无钱供姐弟三人上学,所以孩提时的张希才,从未进过校门,目不识丁。

“农村都流行这样的话,买田买地,不如多买金书。”张希才说,在他心里,对读书写字这样的事,充满期待。

机会终于来了,1953年,全国掀起扫盲运动,不等队里通知,他就主动去报名了。

那时,扫盲班是夜晚上课,张希才不管有多累,每天晚上都坚持去,学得特别认真。“也很吃力,因为一点基础也没有。”张希才说,通过这次扫盲学习,他认识了不少字,可以阅读简单的文章了。

1958年,全国再次掀起扫盲运动,他再次报名参加,还是那样认真。有了上次参加扫盲班的基础,这次学习,显得轻松多了,认识了更多的字,还会写请假条、留言条、书信等。

张希才还经常看书、看报,听广播,巩固学过的文字,扩大知识面,这为他后来从事新闻写作奠定了基础。

张希才写稿的念头萌发于1985年3月的一天。当时,他到一个叫大龙的村子办事,看到该村20多名青年民兵挑柴抬米去4公里外的乌尧苗寨,慰问战斗英雄周忠烈的母亲。

“因为经常看书报、听广播,我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篇好新闻的题材。”张希才说,他立即采访,很快就写了一篇题为《为英雄的妈妈排忧解难》的广播稿,送到县广播站。

当月的16日,稿件播出了。4月10日,他就收到了县广播站寄来得1元钱的稿费通知单。

自此以后,张希才勤奋学习,潜心写稿。这一写,就是30年。


不深入现场不写稿


张希才对新闻真实性有着高标准的要求,他给自己定了一个铁的规则:不深入现场采访不写稿。

2001年时,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是雷山沼气建设的示范村之一,也是州、县扶贫开发办、县爱卫办、县畜牧局的帮扶示范点。该村在建沼气池 时,有两位作者先后在报纸上发表过相关报道,其中一位作者在报道中称完成沼气池123口,90%农户用上了沼气;另一位作者说117户全部用上了沼气。

因报道不真实,帮扶单位很有意见。

获知情况后,张希才在2001年11月3日上午,自费到13公里外的大塘乡政府采访,并走村串寨,逐户登记了解,最终确认实际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沼气池是110口,占全村208户的52.8%。

采访结束后,张希才赶回县里,写了一篇题为《沼气点亮旅游村》的通讯,次日又将稿件拿到县扶贫开发办、县畜牧局、县爱卫办进行核实,之后才正式定稿。

不久,此稿件在《贵州民族报》等媒体上刊发。张希才将它复印之后,分送给大塘乡政府以及帮扶单位县扶贫办等单位。这些单位的领导说:这样的新闻才是真实的!


2008年初,黔东南境内持续凝冻,各地受灾严重,那一段时间,家人劝他不要再出去跑了,实在不行,打电话了解下情况就行了,但张希才说,不到现场,怎么知道灾情的严重性,那样写出来的稿件肯定不真实。


为此,他步行去了很多村寨报道灾情。是年1月8日,,寒风凛冽,道路完全被冰凝覆盖,张希才走得十分艰难。

交流时,李青连获知,张希才要去陶尧村采访当地村民遭受雪灾的事情。他深受感动,当即掏出相机拍下了一组反映张希才艰难采访的图片贴到网上后,引来了无数网民跟帖赞扬。


农活采访“两不误”


从开采写新闻后,张希才一直都是“半工半写”的工作模式,做到了新闻采写和劳动生产两不误。

1982年至1992年,张希才被聘为黄里乡副乡长、林业员以及西江镇科技办公室主任(半脱产干部,后来被解聘回乡),工作中,他经常上山保护林木和指导农户造林。

张希才每天早出晚归,非常忙碌,但对新闻写作却毫不放松,经常开“夜车”或天不亮起来写稿。写一次不行,就写两次、三次,直到满意为止。

那时候,没有电脑,稿件全凭手写,一篇稿件,可能使用十几张草稿纸,才能抄正。第二天天明后,张希才拿着稿件等候在公路边,。

“有些稿件时效性很强,我就步行送到县广播站去,往返总计有40多公里,很苦很累,但也很快乐。”张希才说。

后来,张希才返回家干农活,当起了“全职农民”,但新闻采写仍坚持进行,,半个月在家干农活。

近几年,张希才采访之余,还和老伴担负3亩责任田土耕种,每年收粮都在2000公斤以上,还种2.5亩茶叶,饲养2头猪,仅茶叶、猪两项纯收入就有4000多元。“重要的农活基本上没耽误,只是在田间管理期间,老伴多费心了。”张希才说。

据了解,他的家人对他从事新闻采访活动的事,经历了从不理解到习惯、再到理解支持的过程。


采写6000多篇稿件


2000年,因为工作需要,张希才在雷山县城租了一间房子。雷山县委宣传部领导获知此事后,决定从2003年起来,出钱帮助张希才解决了在县城的租房费用,还买了一部价值2000多元的数码相机送给他。

几年前,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袁刚被张希才的精神所感动,让有关单位出资为张希才更换了一部相机。


写稿件,是劳动付出,付出就会有回报,张希才写稿件的回报就是媒体发的稿费和相关单位,包括县委宣传部的奖励。

雷山县非常重视宣传工作,除了县里,各单位也制定了宣传奖励政策,张希才的稿件发表后,就可以找到对口的单位兑现奖励。据了解,这样一来,他每年都会有上万元的收益,这是张希才主要的收入来源。


据统计,30年的时间,张希才共采写稿件6750多篇,、《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黔东南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6410篇,用稿率达95%,同时,他发表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金黔在线等省内外多家媒体网络的新闻稿件不计其数。


不计其数的,还有张希才走过的乡村采访路里程以及那一双又一双穿烂了的解放鞋。

对于“退休”还乡后的打算,张希才说,以居家养老为主,但有好新闻自己也会去跑一跑,发挥余热。


“草鞋记者”寄语年轻记者


张希才对年轻记者有很高期望,他说“记者写稿不要延长,今天发生的事情要马上写出来,不要休息了过两天然后才发简报,用‘近日’这样就不行了,新闻就是今天发生的事情,今天就马上见报,见网络。”

中新社记者 贺俊怡 摄

张希才希望记者都必须到现场采访,采访写稿必须认真二字,不到现场,关门办报,关门写文章,这样不行,必须脚又跑,手又动,必须到现场采访,才能看到世面,这样才能写出好新闻。





 苗人邦突击小队

 宝惹夸尤   必韬雄

 阿边蕾朵   米娜多

 跌泥夸洛   春梅依

 乔


苗人邦

微信ID:MRB1108

1.苗人邦,帮苗人,天下苗人第一互动平台!

2. 投稿邮箱:453438895@QQ.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