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歌单 >赛评:新媒体是否必将取代传统媒体

赛评:新媒体是否必将取代传统媒体

2023-05-10 14:56:27


赛评

新媒体是否必将取代传统媒体


一般而言,一个辩题默认会明确双方的立场所在,也就是得要有“两句对立矛盾的话”,这才像是个辩题。


即便说,有一些非对称性的特例(打个比方,“细节决定成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虽然在字面上“不对等”,但是也具备实质性的对立矛盾,同时也有“两句话”摆在面前,接受起来也就不会太困难。

这样看来,这个辩题本身就是一个看点。正反双方首先得把这个题目切成“两句话”,在此环节上,就有很多可以争夺的地方。


比如,正方把立场确定为“新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反方需要加一些字词,比如“新媒体不会必然取代传统媒体”,就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切法。具体怎么去确定,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双方都可以精心设计一下。

由此,也就自然而然会带来一个问题:反方切题时,为什么要配合正方?更何况,既然要意会、要演绎,为什么不能直接在辩题上加入对我方有利的元素?


以上面给出的“新媒体不会必然取代传统媒体”这句话来看,对比“新媒体必定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反方的论证义务会少很多,有很多腾挪的空间。至少,可以承认新媒体的很多优点,甚至我帮你划定一块空间,为你的新媒体找到相应的受众和发展空间。


这样一来,新媒体的框架越清晰,和传统媒体之间的楚河汉界也就越明显,大家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多好。

实战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反方虽然出发点也都是“不必然”,然而基本上都会变成“必定不然”,本能性地否认新媒体的优势,或者攻击新媒体的缺陷——而且还是内容方面的缺陷。


实际上,新旧媒体在这里的差异并不大,你说新媒体有很多三俗内容,我也可以对传统媒体以牙还牙(典型的比如《太阳报》)。要知道,媒体内容当中的很多问题,类似于抓眼球之类,根本上还是人性所在,这和媒介方式没关系。你即便要说新媒体的缺陷,也不应该攻击内容方面,因为这一块大家是对等的。


关于新媒体,目前应该还没有特别权威的定义。有人说新旧媒体的差异在于交互性,其实网络时代的交互性大扩散,也是web2.0阶段才有的,难不成你说web1.0阶段的网站就不算新媒体?


还有人说新旧媒体的差异在于是否使用网络这种介质,如今三网合一工程正在铺,数字电视逐步成为主流,依然还是挡不住开机率连年下滑的颓势,这又怎么算?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先从“媒体”出发,推荐阅读《娱乐至死》,这本书会让你知道,在上一个媒体时代中,电视这样一些当时的“新媒体”是如何生长发展的。我这里直接给一些结论性的观点,聊作一笑。

1

 
 

人们通过媒体要实现的诉求是多样化的,这需要多种多样的媒体来满足;而在不同的时期中,各种媒体承载的诉求也是可以变化的。例如书曾经是最重要的媒体,随后尽管屡屡受到冲击,但是并未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某些领域的重要性还在加强,这就是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

眼下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我们也不能、不必否认。然而要说传统媒体就此消亡,也未免断言太早。事实上,传统媒体的转型也在加速推进,尤其是和新技术结合以后,还是有望实现华丽转身的。


例如电视,以后或许会转变成为家庭多媒体娱乐中心的屏幕输出口,主要用处就是显示各种智能设备的图像视频(把电视当成一个超大显示器)。这个趋势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显现,相关的一些技术(第二屏应用以及等等)也在这次的CES展上受到关注。


至于电视台,由于拥有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还是会在一些节目的制作上占据制高点。如此一来,电视这个产业链还是有很大希望延续下去的,只是说生态圈需要重新调整。


2


 

人们通过媒体要实现的诉求是抽象的,例如娱乐休闲、获取资讯等,具体要怎么去实现,这种需求看似决定供给,然而从根源上来说,反倒是供给在决定需求(在电视出来前,大家根本就不会有“看电视”的需求)。这就告诉我们,有些问题并不是只能看需求方的,供给方也是一个值得考察的对象。


由此推演开去,任何一次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技术上的领先当然是一个重要理由(先进生产力生产工具对于落后生产力生产工具的替代效应,马克思如是说),然而如果放在辩论里,以“需根解损”系统去分析,会发现第一步就很难走通——这个“需”到底怎么成立?不知道。


打这个题目的正方,往往会在立论中列举新媒体的一系列优势,可是如果你以为这就能直接证明本方立场,实则还是不够的(“需”“根”这两环都没有解释)。

换种思路,还是立足于“技术上的领先”这个点,如果我们不谈需求,而是观察“供给决定需求”这个理论,就会发现,一些杀手级别的技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确实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你是可以说出这些技术的很多优点,然而直到你的生活被改变时,你甚至根本就不会有“优点”的概念,因为你已经习惯去用,这东西好像理所应当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比如现在的小孩子,一出生就是网络时代,他肯定会觉得这东西当然是生活必需品,没什么好坏不好坏的,顶多说中国电信的宽带质量更好一些。

再打个比方,我一直是诺基亚砖头机的拥趸,直到某次假期聚会,发现大家纷纷交换微信号而非手机号,才赶紧去换成苹果。以此类推,新媒体的威力,就在于能够塑造、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成为生活当中不能缺少的部分,这才是“取代”的真正含义。


当一个东西已经变成你的生活、你的习惯、你的必需品,你是根本不会去讲什么好坏优劣的(比如早上起来要洗脸刷牙,你说说这是为什么)。从“没电可以活、没网死得快”这个角度去论证,不谈好坏,直接谈“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不能缺少”,会不会更好一些?各位可以斟酌。


如果正方从上述的“供给论”出发,他可以把论证层次变成这样——


1、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要媒体传播方式”,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都扮演过主角,“取代”这种现象并不新鲜。
2、如今,新媒体已经全面侵入我们的生活,即将取代先前的主流方式,成为新的媒体主角,这不过是历史规律的再现,不值得大惊小怪。
3、虽然新媒体取代旧媒体的主角位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舞台并不算小,其余的媒体方式既可以成为配角,也可以通过转型重新定位,并不是说必须退出历史舞台。

这三个层次,在我看来,难就难在第二个。换一种方式去理解,还是要解决这个疑问:新旧媒体的分野究竟是什么?


凤凰卫视的老板刘长乐曾说,新媒体的关键不在于形式,不是说把凤凰卫视的节目从电视搬到网络上,就可以叫新媒体战略成功。要做新媒体,首先是思维要转变,要用新媒体的思路去做事情,才能最终获得胜利。

我们可以首先分析一下,当前的媒体环境是怎样的。在旧媒体时代,内容的发布相对单向,报纸写什么、电视播什么,你就看什么。这是因为,由于技术的局限以及等等因素,媒体资源的供给相对有限,比如报纸就只有这么多版面,电视一天就24个小时。所以,媒体门槛相对较高,在内容的选择上,也就处于相对优势的话语权地位。

可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大发展,技术的进步导致媒体门槛快速下降,从传统的媒体到最简单的自媒体形式,其间还有非常多的层次、非常非常多的参与者。


与此同时,供给量的大幅增长,并不能被需求同步消化(人们接受媒体内容的能力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这就使得供求关系将会被重新定义,卖方市场(供给端优势)逐步向买方市场(需求端优势)转变,整个媒体生态环境至少会发生如下几个变化——

1、从信息不足到信息严重过载。在此过程中,信息大爆炸在初期会使得观众目不暇接,迅速填满先前信息不足的空隙,随后则会使得观众陷入疲劳状态。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信息本身将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再加工,包括筛选、分析以及相关过程。
2、买方市场要求媒体的出发点必须彻底转向观众需求,这就要求媒体人放下精英的骄傲(立足于“观众想看什么”,而不是“我想给观众看什么”,好坏让观众去判定),准确定位市场和目标受众,包括重塑业态和商业模式。

3、由于新媒体更多以互联网为基石,在商业模式上就需要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思维”,包括用户免费原则(至少是基础服务免费)等等。


在我看来,新媒体并非是以某种形式来定义,而是一种在新的技术、商业生态环境下,对于媒体转型的必然需要。你能满足这种需要,你就能生存下来,自然也就是“新媒体”。


否则,你不具备这种思维,既不主动转型,也不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最后终将被历史淘汰(是的,我奶奶现在还是习惯看报纸看电视,新型的电子产品她都不会用,但是等到我老去之时,我难道还会倒退回去么?)

至此,我想说,更好的立论方式,就是告诉大家,现在的媒体环境本来就在革命,更替的时刻已经来临,一定要把这种时代变动的风起云涌感给体现出来。


然后再说,你能适应能调整能转变,你就会成为“新媒体”,到最后你活下来,别人死去,自然而然就是取代。这个意思肯定还要再组织语言,总之出发点就是一种循环论证,整体囊括着打,力量才会发挥到最大(个人之见)。 

不妨这样想:当我们强调新媒体的优点时,潜台词就是“旧媒体存在很多缺陷”,可是,这种缺陷是不是一定不好,话还得两说。比如强势文明吞并弱势文明,这其实也存在着必然性,很多古老的艺术逐步消亡,这其实也很难挽回。


然而,当我们谈到这些的时候,情感上毕竟还是很不舒服的。所以,若是正方主打新媒体的优势、旧媒体的不足,然后以此得出旧媒体必死无疑的结论,这种强打的策略反而不容易引发共鸣,一旦论证不足,更容易让人觉得你就是高高在上,自然也就难以服众。

一旦当我们站在历史、时代的高度上,去审视一种趋势、一次变革,这就会让你的体系变得更从容、更有包容性。即便你想要高高在上,你的体系高度也足以支持你装B装到位——实际上,如果你真的站得足够高,看得足够全面,就会知道新旧之争并非你死我活。


旧事物也可以通过重新定位,找到新的发光发热点,而不是只有高空坠落死路一条。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铁器取代青铜器,这只是说青铜器不再成为主要的工具材料,并不代表青铜器不再出现(主要是作为工艺品)。一句话,正方站在历史的高度,淡看千年风起云涌,打出高贵冷艳的气魄来,应该会很好看。纯粹就新媒体说事儿,格局多少显得有些不够。

至于反方,由于我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是正方负责证成,相应的反方就是负责搞破坏即可。要搞破坏,就需要步步退防,比如先掐新媒体的定义,然后掐取代,用弱打的方式慢慢消耗,通过一些例子来攻击正方的“必然”。


这里主要想谈一个问题:在场上,无论是论点还是定义或者战场,不是说讲完就算成立,你还需要展开演绎,采用合适的推进方式,才能让大家充分理解,直至信服。

这个题目,很容易想到就是在“取代”上争一争。我在上面说,正方可以把题目转换为“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主角地位”,额外的一个作用就是避免争定义。反方谈“取代”,一般都会说“完全取代”,如果用到上面这样一个转换方法,是无所谓“完全取代”的。


如果真的争起来,我也在想,多半会很无趣,比如双方会不会说到取代和替代的差异性?或者别的什么,反正会比较麻烦。某种意义上,在理论上争,很难好看,更多用一些类比、事例,才能让人有印象,例如这样——

反方:请问正方辩友,按您方的意思,取代不需要具备完全性,也就是取代不等于完全取代,对吧?
(正方如果说是,借力打下去)

反方:大家一定要小心,因为正方辩友以后对他的女朋友说,“你在我心里无可取代”,其实他不是只爱他的女朋友一个人的,因为还有别的人也可以取代进来。
(正方会比较难办)

以后大家再去争取代,反方直接说,对方辩友还是在说女朋友的问题。由于这个类比给人的印象够深刻,你一说观众都记得,反而会加强你这个得分点的有效性。BTW,观众对类比和事例会比较感冒,理论性的东西往往听过就算。

总结一下。我们在处理一些辩题时,往往会从“好”“坏”的对比去着手,这个不能说不对,只是如果两方都是这么去打,格局上就不会有什么分别,剩下的无非就是技术水平、经验技巧的高低。


某些时候,我还是建议能够跳出原有思维框架的桎梏,到更高一层去建立体系,一旦成功,就是高屋建瓴般的层级性优势。特别是在网辩赛场中,往往就是立论分胜负,在这个环节上多努力一些,或许会有事半功倍的结果。OVER。

 




来自塔·拉夏、也是兰天风的辩论文字。

我以此铸就堡垒,对抗时间的风雨。


友情链接